APP下载

中医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观

2018-12-26马庞飞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医针灸

马庞飞

【摘 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腹泻是其主要临床症状,其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基因是导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因素,该病具有发病急且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甚者出现便血。若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中医;针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2

引文: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就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其属于炎性疾病,在20~40岁时经常发作。该病发病的原因还不太明确,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因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例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等。该病主要表现情况为腹痛腹泻、脓血便、黏液、里急后重等,发病后的治疗很难进行,并且会出现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对预后及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可归属于中医“泄泻”、“休息痢”及“肠风下血”等范畴。该病多由饮食失节,或素体脾虚,或情志不畅导致的脾胃受损,瘀毒内生,致肠中脂膜溃烂,脓血相杂而发。针灸是中医治疗的常用手法,主要根据患者体病情对其相关穴位刺激,从而使患者局部微循环得到改善。笔者提到足三里及天枢穴,消炎止泻的作用,肾俞穴主要对改善患者充血及糜烂的症状有所帮助,三阴交及关元穴能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对提高患者免疫力有一定帮助,酌情联用,能达到更好地疗效。西医常用美沙拉嗪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认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多由正气不足、外感邪毒及饮食失调等外因造成,过度劳累亦能导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笔者采用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天枢及上巨虚诸穴行针灸治疗,能够达到疏通患者气血的目的,也利于对患者肝脏进行调节。研究表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时,对患者实施针灸治疗,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消化,提高免疫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符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患者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沟通和交流不能正常进行;(2)患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3)患有消化道大出血;(4)同期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5)不能进行针灸。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8~75岁,平均(40.3±13.9)岁。试验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29~74岁,平均(40.1±12.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口服甲硝唑(北京天惠参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396),3次/d,0.2g/次,柳氮磺砒啶(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874),3次/d,0.2g/次,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试验组采取中医针灸进行治疗,首先选择患者腹部关元、气海、长强、大肠俞以及天枢等穴,再配合三阴交、足三里,关元穴针刺2寸,再放射至腹部;气血瘀滞患者针灸天枢穴,针刺大肠俞穴,斜向脊柱3寸;脾肾阴虚患者针刺足三里,三阴交、长强等穴2寸,针留在体内20min,5min进行1次;湿热郁结患者直刺天枢穴、足三里,或者使用温针法进行针刺,1次/d,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的判定可以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镜检结果显示阴性;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溃疡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发生任何改善或者是症状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分析时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中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6.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中恶心1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对照组中恶心3例,呕吐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肠辟”“久痢”范畴,主要病位在大肠,与患者的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严重患者发展到后期还有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受到影响。患者日常饮食喜食肥甘厚味,导致温热蕴结,气血不畅,在肠道聚集,使得脉络受到损伤,出现下痢脓血。肝脾受到损伤后,肝脏与疏泄、脾脏不能正常运转,水谷精微不能在患者全身分布,导致胶结肠道,形成黏痢。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以疏肝补脾为主。既往临床主要采取西药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治疗后很容易导致患者反复发作,并且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中医针灸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疏通气血,改善患者的脏腑功能。有学者发现,通过对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针刺患者足三里、三阴交及关元、肾俞等穴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两组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對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杜薇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王康.35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针灸治疗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23(3):436-437.

王增.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J].光明中医,2016,31(8):1142-1144.

吴济洲.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2):171-172.

杨立江.观察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J].医药与保健,2015,23(3):23.

杨金锁.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及效果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6):27-28.

猜你喜欢

中医针灸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宁神汤结合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探究
针灸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