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的临床观察

2018-12-26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22期
关键词:五物先兆半胱氨酸

中风是临床常见危重病,治疗难度大,致残率和病死率高,中风病发病之前大多都有中风先兆证的存在,因此,在中风先兆阶段进行干预和治疗,对防止或延缓中风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黄芪桂枝五物汤为治疗血痹的经典方药,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症状与血痹证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机制极为相似,本研究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病人,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入住我院内科符合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证诊断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2岁~75岁(62.75岁±6.72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5岁~81岁(64.27岁±7.5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1993年全国脑病协作组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风病先兆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符合中医证候诊断中的气虚血瘀证型诊断标准;年龄35岁~85岁,病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经检查证实为脑肿瘤、脑寄生虫病、代谢障碍、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影像学检查有明显的颈部及颅内血管狭窄;②有严重的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原发性疾病;③孕妇及母乳喂养期妇女,过敏体质者,精神病病人;④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判断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西医常规治疗,兼有高血压、糖尿病者给予对症处理,疗程为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去大枣、生姜,加用当归、赤芍、红花、川芎。组方:黄芪30 g,桂枝15 g,白芍15 g,当归10 g,赤芍10 g,红花10 g,川芎10 g,甘草6 g。由我院中药房制成颗粒剂,用法:每日两盒,早晚各1盒,疗程2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并进行疗效评定。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病人空腹静脉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1.5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风先兆气虚血瘀型的主症和次症进行评定,主症按4级评定(依次计为0分、2分、4分、6分),次症按4级评定(依次计为0分、2分、4分、6分)。疗效百分数=(治疗前总分数-治疗后总分数)/治疗前总分数×100%,于第15天疗程结束时评定疗效。临床治愈:疗效百分数≥95%;显效:疗效百分数为60%~94%;有效:疗效百分数为20%~59%;无效:疗效百分数<20%乃至负数,甚至发生中风。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s)

3 讨 论

中风先兆证是中风之轻症,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其临床症状为眩晕、肢体麻木、一过性言语不利、偏身无力、视物黑朦、步履不稳等。中风先兆证相当于西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颈椎病(椎动脉型)等疾病密切相关。缺血性中风以气虚血瘀证居多,中风先兆病因病机与中风病大致相同,故益气活血自然也成为中风先兆的主要治疗原则。本研究应用《金匮要略》中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进行加减治疗中风先兆证,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2];黄芪总苷具有显著抗实验性血栓形成作用,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3];黄芪多糖能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4]。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或桂枝提取物可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桂枝提取物还能通过显著抑制胶原及血小板膜二磷酸腺苷(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5]。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白芍总苷具有降低红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和低切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6]。赤芍具有行瘀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赤芍总苷具有抗血栓作用[7]。在本方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养血,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有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血液中丙二醛的浓度,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8],改善血液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防止血栓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近年来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实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炎症过程,动脉粥样硬化本身及其在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以及栓子栓塞血管的过程中都有炎症因子的参与,并在其中起关键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相关,是中风先兆病人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较可靠的实验室指标。另有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脑卒中发生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每升高4.7 μmol/L,脑血管病发生率增加20%~40%,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脑卒中发生率为19%~42%[9]。本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含量,从而减轻神经组织的损伤,防止血栓形成,阻止中风先兆向中风病的演变。

猜你喜欢

五物先兆半胱氨酸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先兆流产,别害怕
Application Status of Infrarde Therm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