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精片对弱畸精子症患者精子ICSI结局的影响*DNA完整性及
2018-12-26张培海李俊君俞旭君常德贵陈帝昂
张培海 李俊君 阳 方 董 良 俞旭君 常德贵 陈帝昂**
1.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72);2.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据WHO统计,约15%的育龄期夫妇不能自然生育,男性因素约占1/2,其中70%为弱畸精子症导致[1],偏高的精子DNA碎片率(sperm DNA fragmentation index, DFI)和核蛋白不成熟度是重要原因[2,3]。越来越多的不育夫妇受益于辅助生殖技术特别是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术前良好的精液质量,能够极大改善ICSI妊娠结局。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观察强精片对弱畸精子症患者DFI、核蛋白不成熟度、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探讨指标间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收集
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到我院就诊、需行ICSI治疗的男性弱畸精子症患者,女方检查无明显异常;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45岁,平均年龄(33.03±5.54)岁;不育年限1~12年,平均(4.54±2.40)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基线分析,两组患者男性年龄、不育年限、女方年龄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 诊断标准
1. 病史:夫妇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同居生活1年以上,女方检查无异常;
2. 按照《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WHO 第5版),精子浓度>15×106/mL,精子总数>39×106/一次射精、按严格标准进行精子形态学检查,正常精子形态<4%,同时满足前向运动(PR)精子百分率<32%。
三、入选标准
1. 符合诊断为弱畸精子症者。
2. 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排除标准
排除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异常或生殖系及泌尿系炎症导致的男性不育,女性卵细胞发育异常、激素紊乱等导致的不孕不育,由于子宫疾病、排卵障碍等引起的不孕不育,免疫性不育患者和有严重慢性疾病、肝肾疾病患者。
五、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ICSI治疗前服强精片(院内制剂,川药制字:Z20070621),5片,tid;对照组:ICSI治疗前服维生素C(国药准字:H51022742)0.1g,tid、维生素E(国药准字:H20003539)0.1g,tid;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ICSI妊娠结局。
六、 观察指标
1. DFI、精子核蛋白不成熟率 (1)DFI正常参考值:精子DNA碎片率<15%;(2)核蛋白不成熟率正常参考值:核蛋白不成熟率<30%。
2. 3个月后ICSI治疗的妊娠结局 (1)受精率=受精卵数/取卵数×100%;(2)妊娠率=妊娠周期数/移植周期数×100%。
七、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及JMP 9.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定量数据采用(±s)符合正态分布的成组定量数据采用成组t检验。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则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用于描述两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DNA碎片率及核蛋白不成熟率比较一、两组治疗前、后精子
两组治疗前精子DFI均不符合正态分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子核蛋白不成熟率均符合正态分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
试验组治疗后精子DFI和精子核蛋白不成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表1)。这说明通过强精片、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后患者精子DNA碎片率及核蛋白不成熟率均有改善,且强精片作用明显。
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DFI和精子核蛋白不成熟率的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DFI和精子核蛋白不成熟率的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 *: P<0.01
DFI(%) 精子核蛋白不成熟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6 21.18±7.30 12.62±3.44* 25.61±8.94 21.43±4.70*对照组 36 18.73±3.75 21.43±4.70 25.28±8.17 22.32±7.61 n
二、ICSI治疗后两组患者受精率和妊娠率比较
ICSI治疗后,强精片干预治疗的试验组受精率为68.66%,对照组受精率为4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试验组妊娠率为32.65%,对照组妊娠率为30.51%,两组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ICSI治疗后受精率和妊娠率分析
讨 论
男性不育症为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辅助生殖技术作为不孕不育症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对精子质量有确切的要求[4],良好的精液质量,包括DNA碎片率低的精子能够提高精卵结合能力,改善着床情况,增加优质胚胎率,降低流产率[1]。其中精子DNA完整性(包括精子DNA碎片率及精子核蛋白不成熟率)作为一种新的精子功能评价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6]。引起精子DNA损伤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生殖道炎症、睾丸部高温、精索静脉曲张、吸烟、环境因素、药物与放疗、化疗等。精子DNA损伤的治疗应针对病因对症治疗并辅以抗氧化药物[4,6]。
祖国医学关于男性不育症的论述多集中在“无嗣”、“无子”等方面。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和发育。精子的生成依赖于肾的滋养与温煦,故精子质量异常所致男性不育症与祖国医学中的肾虚关系密切。大多数医家认为肾精不足是其基本病机,与血瘀等病理产物关系密切。
强精片由人参、当归、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鹿角胶、车前子、益母草、桃仁、丹参等药物组成,具有补肾填精、活血化瘀的功效,充分体现“阴阳气血并调、肝肾兼顾;补中有通、补中有清”的特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补肾填精、活血化瘀可改善睾丸、附睾功能及精子发生、成熟的微环境,促使缺陷精子修复为正常精子[7,8]。我们前期研究表明也证明,强精片可提高精子浓度、活力,能降低精子畸形率和精子头部畸形率的百分比,增加附睾液唾液酸(SA)含量,降低精子膜甘油-3-磷酰胆碱(GPC)含量[9],并能显著改善不育大鼠附睾精子质量,提高睾丸附睾器官系数,增加附睾质量和管壁厚度,促进损伤附睾上皮恢复和上皮细胞的分泌,从而改善附睾精子成熟功能[10,11]。
基础研究表明,精子DNA完整性的损伤往往是稳定的双链结构断裂成单链,其中发生的机制可能与染色质组装缺陷、凋亡异常、氧化应激等有关系[12]。精子DNA损伤与体外受孕率和胚胎质量呈负相关[13]。精子DNA的完整是作为精子发挥功能的基本条件,当精子DNA完整的时候,核膜能够正常包裹住其基因团块,一旦精子DNA受到损伤出现断裂导致碎片产生后,DNA碎片会逐渐透过核膜,导致DNA携带的遗传基因信息丢失,与女性卵原核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基因组学可能就会产生异常,进而导致生化妊娠、无胎心、先兆流产、反复流产等[14]。
本研究显示,强精片治疗后患者精子DNA碎片率及核蛋白不成熟率明显改善,可能是通过抗氧化作用降低DFI,清除精液中多余的活性氧自由基而使精液中ROS趋于平衡,从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精子DNA损伤。同时,试验组、对照组受精率有明显改善,说明强精片可能通过改善患者精子头部的某些与受精相关的成分。但是强精片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E并没有显著改善ICSI的妊娠率,这个可能因为后阶段的妊娠情况主要是取决于女方的相关因素,与男性的精子质量关系不大所致。
同样,前期回顾性研究[15]中,收集不同因素致无精子症患者,均采用睾丸活检取得其精子,无论是来自梗阻性或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精子,还是正常大小睾丸或小睾丸的精子,ICSI的受精率有差异,然而ICSI妊娠率无明显差异。
目前,中药治疗弱畸精子症已成为研究热点。采用强精片治疗男性弱畸精子症有效,能够明显降低精子DFI。如果增加ICSI周期数量,能够显著改善ICSI术后受精率的优势,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更大的妊娠机会。然而,强精片提高ICSI患者的受精率,而患者的妊娠率未见明显改变,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