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与科技创新关系的几点思考
2018-12-25刘华
摘 要:2001年国家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经十余年探索积累,新课改一路走来,所获成效有目共睹。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多元发展的今天,随着科技创新的全面“渗透”,每个领域、每个人的生产生活及行为方式悄然改变,教育的发展无疑亦要承受科技创新带来的冲击。
关键词:科技创新 新课改 应用欠缺 紧密结合
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方能立足今天,把握明天。时下,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科技成果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深入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这种新形势下,教育该何去何从?课改该怎样调整?紧跟时代步伐,契合主流精神,转变发展思路,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动态、多元需求,这就是教育谋发展、课改求突破的必然选择。
一、科技创新在教育教学应用上的欠缺
(一)科技产品鱼龙混杂,负面影响无处不在
科技创新发展具有“兼并性”“侵占性”,能够迅速、深度“渗入”社会生活。科技创新成果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学校硬件设施的飞跃、教学手段的革新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娱乐、日常需求上。对于后者,若管控缺位或不到位,势必影响孩子身心发展,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制约因素,对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造成冲击、形成阻碍。高科技产品方便快捷、新奇独特,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给人带来“心理满足”和“精神享受”。QQ、微信、抖音等交际娱乐软件,各种规模不一的网络游戏软件,许多乱七八糟的木马病毒或垃圾程序,甚至一些不堪入目的涉黄涉暴涉诈骗的违法软件,充斥了网络虚拟世界,潜伏在青少年学生身边的危险无处不在。如果不严加防范、有效甄别,给了“电子垃圾”“科技毒品”可乘之机,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将受到重大安全威胁。
(二)教改课改意识淡薄,科技创新应用不足
顺应新时代、紧跟主旋律,这是教改、新课改最突出最明确的要求。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众多区县成功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并积极向优质均衡迈进,很多学校硬件设施提档升级,配齐配足了功能室、信息技术设备和专门师资。
(三)过度运用科技产品,课堂教学华而不实
科技创新成果再新颖、再独特、再有吸引力,也只是教学的辅助。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孩子的个性特长,才是新课改始终坚守的初衷。在利用科技创新成果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工具的时候,有的教师本末倒置,对其过度运用,出现流于形式、搞花架子的不实之举,呈现“满堂皆科技”的泛滥态势,丢失了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学到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获得情感体验、发展多种能力的本真。有一堂小学数学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认识1到10这十个数。整堂课动用了几乎所有能用上的现代科技设备,让人眼花缭乱。
二、新课改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
(一)革新教育理念,引进现代科学技术
如何做到教育教学与科技创新有效结合?如何将科技创新与教改课改融合捆绑共同发展?我们需要解决“知”和“行”这两个问题。
1.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新常态。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无论学校曾经多少辉煌,无论教师曾经多少优秀,靠时间加汗水的时代已经过去,靠几本资料加一支粉笔的时代已经过去。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将科学技术革新、技术学习以及教改课改中应用科技具有何种便利等理念自觉吸纳,并进行深入性普及,解决“脑”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步解决“手”的问题铺平道路。
2.加大投入,引进利用新装备。教育及学校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中间状态。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要在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不足不平衡的矛盾中不被沉没,就必须不断“武装”自己,使自己常进常新,时时保持有活力、有增长力。根据需求,加大科技创新设备添置、技术引进力度,把科技体验终端、远程智能系统等现代装备“请”进校园,着力打造现代化学校,锻造现代师资队伍,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现代意识和国际素养的未来新公民。
(二)借力技术服务,搭建共育共进平台
1.技术构筑多方“大平台”。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是科技创新下所有领域发展应具备的“基本品格”,作为文明传承、知识认知、方法突破的教育更当如此。我们也包括我们的学生应在资源共享中学习,而不是在固步自封中学习;在知识交流中进步,而不是在单打独斗中进步。强化资源共享、加强交流合作不仅在学业上有积极作用,也对学生身心发展、人际交往等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就教师而言,也是自我提升、互相进步的有效途径。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校园公众号、家校共育平台等已屡见不鲜,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家庭、社会共育平台成功搭建,孩子们在科学技术的沟通联接下實现多样化学习。
2.科技成就共享“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展示问题场景,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经验,教师记录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将思路、方法通过“班班通”向外班级传输,甚至通过“校校通”向外校传输。
(三)整合科技元素,打造灵动轻松课堂
1.融入科技创新,课堂教学多样化。狠抓课程建设、增强课堂实效性是当下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之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新课改的主要导向之一。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积极创新课堂构设,增添、善用、活用科技元素,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一成不变向丰富多彩转变,从而调动全体孩子参与其中。开发科学设计、科技成果展、认识科学家及发明、创新实验基地等拓展课程,综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媒介多形式地恰到好处地呈现。
2.利用技术手段,抽象思维形象化。在小学数学“角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可以安排一个实践活动。学生组队设计活动方案,然后动手实践,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模拟角的一边绕顶点旋转的过程,利用电子白板等工具进行直观展示。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对教育、课改的影响是持续、深远的,不仅带来学校面貌的变化,也带来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革新,积极作用是主流,但利弊共存。
作者简介
刘华(1979.8—),男,汉族,籍贯:重庆合川区,1998年7月参加工作,重庆市合川区凉亭子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和学校党政办公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