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教育服务大众的对策与方法
2018-12-25康梅
康梅
摘 要:说起教育服务大众,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高等教育,然而,要真正让教育为人民群众服务,不仅仅要推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更要发展小學教育并让其为大众服务。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求学生涯的开端,正因为其基础性,国家与政府一直关注着其发展状况,让教育服务大众,必须从各个学习阶段入手。本文从教育服务大众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让教育真正做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关键词:新时期教育 教育服务大众 对策与方法
教育服务大众是国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否让教育为社会和人民服务是衡量我国教育水平与教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深入,教育服务大众也就是要让教育的成果反馈到社会以及未来的发展中去,然而,就当前我国教育服务大众的进程来说,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才能让教育真正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一、教育服务大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来说,教育服务大众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教育发展不平衡严重阻碍了教育为大众服务的步伐。教育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我国的中西部由于自然、历史等条件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也情况不一,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受到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过调查研究,我国各个地理区域内的各个级别的教育无论是在办学理念、资金投入、建设条件还是教育标准等方面都存在的非常大的不同之处,教育资源上的不平衡现象比贫富差距还严重。
(二)城市与乡村教育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虽然已经日益加快,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长久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对城乡之间的教育产生了影响。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差距明显,不仅造成了社会在教育方面的不公平,更阻碍了教育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三)本地区学校与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
在同一个市或者同一个县,由于重点学校的建设,使得提供义务教育的中小学学校无论是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质量上,都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中小学之间条件水平的差异,进而让老百姓产生了给孩子择校的困扰,譬如有有些家长会因此产生不平衡的心态,中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而教育资源上的不平衡,使得广大家长之间产生了择校方面的跟风与攀比的不良现象,这不利于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教育带来的好处。
(四)教育结构发展不平衡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一说起教育服务大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高等教育,然而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虽然很重要,但是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仍然不平衡,只注重智育,而缺乏对学生责任感、创造性思维、身体素质、审美意识、劳动意识和独立自主等方面的培养,由于缺乏这些环节的训练,孩子只是一味地学习书本知识,这不利于学科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教育服务大众,首先是能够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其次是受到教育的人能够将所学反馈于实际,运用于实际,进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鉴于教育服务大众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有采取相应的方法与措施,才能让教育真正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二、新时期让教育真正服务大众的对策与方法
要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让教育服务大众,可采取的措施有:
首先,针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从政府方面,可以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资金拨款,呼吁社会捐款改善落后地区的办学条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去落后地区教学,改善师资力量。从学校方面,落后者可以与先进者建立合作交流关系,资源共享的同时,还能让学生见识到更为广大的世界,从而让更多的人受益。
其次,要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也逐渐兴起,这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极大的优势。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将学校内的学习资源免费开放,在增强互动与交流的同时,还能满足更多想要学习的人的需要。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的利用信息化资源,整合各个学校的课程与师资力量,进而让教育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最后,要积极发展多种办学模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只有发展多种办学模式,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使用性人才,学习者也因此才能够将所学运用于实际,让教育成果服务于社会。
结语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教育优先发展支撑国家现代化未来。教育为大众服务,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而促进教育为大众服务,既是促进社会教育公平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敏,叶澜.关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状态”的调查研究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0(3):1-14.
[2]周冬梅.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华章,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