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环”急救生命链在急诊无名氏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2018-12-25安小力李瑞兰戴珍娟

上海护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无名氏入院家属

安小力,李瑞兰,钱 瑾,戴珍娟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上海 201600)

无名氏患者是指来医院就诊时无家属、亲戚、朋友的陪伴,无家庭地址,且当时无经济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1]。无名氏患者的救治,历来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难点,也是急诊护理服务中的难点,更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命保障的民生热点。“生命链”最早于1992年由美国心脏学会在《美国医学杂志》上正式引入,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发表的《2010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将其不断完善修订[2]。本研究在对无名氏患者的急诊急救中实施了“5环”急救生命链,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的无名氏患者182例。将2016年1—12月救治的94例无名氏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8例,女性36例;入院方式为救护车送入68例,他人(非亲属)送入26例。将2015年1—12月救治的88例无名氏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4例,女性34例;入院方式为救护车送入61例,他人(非亲属)送入2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入院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常规急诊路径进行救治,主要包括评估患者的病情,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记录送院者的姓名、联系方式,辅助医师诊断,完善相关检查,予以生命救护等;若患者意识不清,立即通知警务部门,收集随身物品,尽快联系家属;并列举费用清单,交予财务科。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5环”急救生命链的救护方式,主要包括以下5个环节。

1.2.2.1 绿色通道紧急救治 接诊后立即开放“先救治后收费”的绿色通道,落实特色“5专”服务,①专人接待:从接诊无名氏患者开始,医护人员应及时向现场人员询问尽可能详细的病情,获得患者尽可能多的病情资料并记录。若遇危重患者,在接诊途中应立即对患者实施紧急救治。白天通知医务科、科主任和护士长,晚上及节假日通知医院总值班、值班护士长,严密观察和详细记录病情变化的同时,保持护理记录的及时、准确与客观性,特别要注意与医师书写记录要保持一致,防止涂改和丢失[3]。在治疗过程中,遇到无名氏患者发出的病危通知书、创伤性检查治疗、用药与手术没有患者家属或监护人签字时,请示值班领导,保留书面记录并请值班领导签字,在患者家属后到达后及时进行补签,以避免后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危重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预防压疮、坠床、窒息、自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②专用编号:详细记录无名氏患者入院时间,需精确到分钟,并用“无名氏年月日时间”到挂号处录入患者姓名,确保其身份的唯一性,如:无名氏2016 0101 1010(入院时间2016年1月1日10时10分)[4]。从该患者入院到转归使用该专用编号,并为其佩戴腕带,用于身份核对的同时,也便于后续信息的追溯,后期家属可携带有效证件至医院医务科更改姓名。③专用图章:各类检查单、处方、检验单上盖无名氏专用章,并登记上患者的专用编号与就诊卡号,以保证各个环节的“绿色”通行。④专人护送:在患者行辅助检查、办理住院、安排手术等过程中做到专人护送,保证无名氏患者像其他有家属的患者一样得到快捷、有效的治疗。⑤专职生活照料(护理员一对一照护):针对没有家属、生活起居无人照料的无名氏,在护士照顾的同时,也由医院安排专职护理员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让患者的生活起居得以照料。

1.2.2.2 全程一站式交接路线 从患者入急诊室开始,使用一站式三联交接单。由急诊室护士与120急救中心、警务人员进行共同交接患者来源、初步病情、联系方式、随带物品、现金等,封存所有物品,装入统一标识的口袋内封好,并贴好标签写明事发地点及时间,以备家属认领[5]。在患者未康复或好转前由警务人员保管,待患者家属赶到时退还给家属。三联单内容包括患者检查的项目、处方、材料收费及患者预后与去向(死亡、家属领回、多部门联合安置、自行离院)、联系家属情况等。救治结束后,与财务部门进行具体欠费项目的交接(包括诊治科别、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处方及治疗费用等),并在急诊室、财务科、接收科室各留存一联,以便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及费用追踪。

1.2.2.3 精细化照料模式 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安排专职护理员对其实施一对一生活照料,由营养师为其拟定合理的膳食,确保患者能得到妥善的生活照料。

1.2.2.4 信息化寻亲平台 当医护人员对无名氏患者抢救治时,积极与公安及民政部门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与民政救助站联系商议遣送事宜[6]。针对无名氏患者信息链中断、搜寻线索无果的现象,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电视广播等渠道,进行网络寻亲,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扩散寻亲信息,尽快找到患者家属。

1.2.2.5 个性化爱心急救卡 在患者及家属即将离院前,科室向其发放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爱心急救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住址、联系方式、既往病史及用药史等,卡片小巧、醒目,可随身携带,为独自外出的老年及特殊患者提供基本的身份信息。

1.2.3 观察指标 ①无名氏患者在急诊救治的时间(患者从来院就诊至办理住院、手术、留院观察、死亡等在急诊停留的时间)、抢救成功率(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在24 h以上定为成功[7]);②患者预后与去向、联系家属情况(据一站式三联交接单统计结果)和满意度(参照《上海市卫生系统行风测评调查问卷》结合急诊的特点,采用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了解护理工作是否及时、到位、合理,以满意和不满意评定,调查时间为患者离开急诊科前,调查对象是患者或家属);③医疗费用追缴率(离院时缴清医疗费用的无名氏患者人数/接诊的无名氏总人数×100%)。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无名氏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无名氏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n(%)]

2.2 两组无名氏患者预后与去向、联系家属情况和满意度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医疗费用追缴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费用缴纳情况:缴费86例、未缴费8例,追缴率为91.49%;对照组患者费用缴纳情况:缴费68例、未缴费20例,追缴率为77.27%,两组患者追缴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7,P=0.029)。

表2 两组无名氏患者预后与去向、联系家属情况和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3.1 “5环”急救生命链的实施规范了急诊无名氏患者的救治流程 无名氏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群体,具有病因不明确、发病急、症状体征不典型、病情变化快、既往史不清楚、患者主述模糊、病情告知难、医疗纠纷多的特点[8]。从急诊接诊到检查、住院、手术、转归等每个环节都要求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拖延都会造成救治的延缓和病情的延误。“5环”急救生命链的实施,将无名氏患者的救治服务流程进行重组及优化,使各个环节链之间的衔接更紧密。“生命链”实施越广泛,危急患者抢救成功率就越高。救治流程按照一套完整全面的医疗护理计划进行,可避免了挂号、等待医嘱等所造成的时间浪费[9]。专人负责可以掌握患者救治的每个环节,保证无名氏患者像其他有家属陪同的患者一样得到快捷便利的治疗,真正体现了“迅速、准确、有效”的急诊急救理念[10]。专用编号的使用,让患者从入院到转归有了统一的身份,保证了诊疗的安全,有利于后期信息的追溯,方便家属的寻找。专用图章的使用为患者的各项诊疗开通了绿色通道,缩短了救治时间。专人护送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精细化照料、信息化寻亲平台的建立、个性化爱心急救卡的使用,将人文关怀融入急救护理过程中,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本研究中“5环”急救生命链明确规定了护士在每个阶段应进行的具体工作内容,便于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11],及时捕捉到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抢救成功率。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急诊的平均救治时间由对照组(8.89±1.45)h缩短到观察组的(5.50±1.56)h,抢救成功率由对照组62.50%提高到观察组的92.59%,达到了无名氏患者有效、规范救治的目标,切实为无名氏患者营造了和谐、安全的救治空间,保证了护理安全。

3.2 “5环”急救生命链的应用改善患者的转归、提高满意度 全程一站式交接方式做到交接不遗漏、物品不丢失,实现各部门对无名氏患者病情治疗信息的共享。根据需求理论分析,人在满足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后,都渴望获得来自于社会的关注,对于无名氏患者而言,家庭支持更是深层次的需求[12-13]。许多患者在经过劝说后,主动提供家属联系方式;真正无法联系家属的患者,通过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的网络寻亲的方式,其效率更胜于以往单一的公安途径寻亲方式。爱心急救卡的发放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护理服务的细心与温馨,增加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实施“5环”急救生命链管理措施后,观察组联系家属率57.45%高于对照组的36.64%(P<0.05),观察组自行离院率5.32%低于对照组17.05%(P<0.05),患者满意度也由对照组的79.55%提升至观察组的93.62%(P<0.05)。

3.3 “5环”急救生命链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医院对欠费患者的财务管理 对于无名氏患者的急诊救治,医院开放绿色通道,实施先救治后付费的原则。为解决交接过程中患者信息与欠费项目的缺失与遗漏,科室制作了一站式交接三联单[14]。一站式交接三联单通过对患者相关信息、转归及欠费项目的明细记录,使财务人员可以根据交接单上提供的信息进行费用的跟踪追索,追缴成功率由对照组的77.27%提升至观察组的91.49%(P<0.05)。

4 小结

对急诊无名氏患者的救治实施的“5环”急救生命链管理措施,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改善了患者转归,增强了护患信任,提升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使“生命绿色通道”真正成为急救事业发展的亮点[15],并已逐步辐射至区各级医院借鉴实施。

猜你喜欢

无名氏入院家属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我没有名字,也无家可归”——关怀城市“无名氏”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宋代无名氏词研究文献综述
我所认识的民国作家无名氏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