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24杨继林

关键词:重难点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杨继林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与科技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中逐渐大量应用多媒体技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教师也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作为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师,要勇于创新善于利用新的教学方式,大幅度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以此来推动新课改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能够运用计算机与相关的电子设备把教学内容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高效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地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9-225-01

引言

地理学科所探究的对象与内容决定其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区域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研究内容较为复杂、抽象范围宽广,因此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生认为地理课是比较难的一门学科。在现代教育中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或情景再现,采用动画演示等方法能够快速高效的解决难懂的问题。在教学中不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提升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的模式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并实现课本知识和课件演示并行,弥补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的不足。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地理内容上至天、下至地,有些内容是我们的足迹不可能到达、我们的视野不可能涉及的地方。我们在课堂上根据地理图像多类型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播放、展示等形式,让学生获得地理感性知识,让学生认识到难以直接感知的地理事物和地理分布规律,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吸引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具体化

地理课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包罗世界各地、各民族,有众多的地名、地理事物。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问题,不可能学到什么地方,就去当地亲身体验。而单凭教材和地图册,学生觉得知识是抽象的,有时还因国外的地名多而弄得晕头转向,从而害怕学习地理知识。通过电脑播放一些该国家或地区的资料,让学生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进行动画、图片形式的演示,用模拟、拉近、定格、闪烁:放大、等方式,把地理原理与地理现象产生的过程清清楚楚展现出来,从而把抽象的知识感性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该知识。

教师大多都将“认识地球”这一章节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只能让学生观看课本上的图片,或者是使用地球仪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是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可以提供予学生大量的彩色图片与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丰富多彩的图片。学生可以看到从月球上拍摄的地球的图片,蓝色的地球很快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起来,学生就会感到地球的美丽,这时教师就可以扩充其他的内容,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下掌握更多的知识,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

(二)发散思维培养观察力与创新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课本的学习要点内容,综合多媒体进行優化教育的实现。多媒体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间接创造了许多便利的学习条件。结合学生现实的学习情况来制作课件,主要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分析内容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总结能力等各种能力,奠定学习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们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由于计算机的可操控性,使学生能够有选择地来学习和观察关于地理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的来观察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深入的学习和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力,进行“中国行政区划”相关知识的讲解时,就可以采取你画我猜的学习方法,来简单测试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政区图,这样做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大脑思维,同时能够更好的培育学生分析内容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总结的能力,达到培育发散思维与创新力的能力的目的。

(三)突出重点淡化难点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优势,利用多媒体可以直观形象的讲解重难点问题,又可以深入具体的探讨知识点结构,具体形象的把大的抽象知识框架进行很好的解说,让学生们更加容易的接受知识,将所有的重难点进行有序的淡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

进行“中国河流”这一章节内容讲解时为了能够突出重点淡化难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三维立体的展现长江水系面貌,标识重点来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分别为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找出主要特大洪水出现的年份时期,在课件中插入一些上中游山区森林被破坏的图片及影视片段来启发学生。多媒体的运用,使得重难点变的不再难消化,反而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难点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的使用不在多而在于精。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抓住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从学生实际出发,恰当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孙现省.谈初中地理中多媒体教学的开展方法[J].学周刊,2018(11):147-148.

[2]密德全.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98-99.

[3]张成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156-157.

猜你喜欢

重难点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