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真务实,精益求精
——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王天龙教授

2018-12-24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麻醉学天龙中华医学会

【编者按】医学界常流行一句话: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对于高危患者而言,麻醉药物增之一分过深,减之一分则过浅;因此,需要麻醉医生把握针尖上的平衡,在整个围术期为患者的生命护航。王天龙教授从事麻醉工作近30年来,无论是起步时的年轻住院医生,还是现在的麻醉大家,只要是他经治的患者,他始终秉持精益求精、心怀患者生命的敬业精神,救治患者于危重、紧急状态,保证患者安稳度过围术期。

1 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三十年磨砺、积淀与蜕变

王天龙教授于1964年出生于陕西省大荔县,19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当时的麻醉学专业,无论是从业人数、社会影响还是科室规模均较小,但他毅然选择了麻醉学专业,从此致力于为祖国的麻醉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年轻的成长阶段,王天龙教授以出色的表现通过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选拔考试,攻读麻醉学博士学位。他在白天完成大量临床工作的同时,还利用休息时间修读课程、阅读文献并完成课题。虽然经常需要凌晨采集样本,王天龙教授本着严谨求真的精神,从来都是严格执行。后来他也常用他的经历来告诫学生,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0年,王天龙教授获得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在2001年,王天龙教授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第一医院麻醉实验室接受了为期1年的博士后培训。海外的训练严格而艰苦,为了确保实验动物平稳度过研究观察期,甚至要留宿在实验室。王天龙教授也借此机会充分提升了自己的科研实力,对他将来推动科室研究与国际接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6岁时,王天龙教授开始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行政副主任,主管临床工作。他不仅自己勇于承担最疑难、最危重患者的麻醉;当科室同事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难题时,不管多晚,他都风雨无阻在第一时间出现,主持救治工作。

2008年,王天龙教授调任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担任麻醉手术科主任。从2008年到2018年,十年间,在他的领导下,科室发生了质的飞跃。他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临床上,通过科室不同层级的晨课、三级医师查房,提升全体麻醉医生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为外科发展打造了优质的麻醉手术平台。现在,不仅成功救治多次被外院婉拒的患者,常规麻醉的患者也是“一老一小”——小至1个月颅脑手术患儿,老至百余岁的寿星。王天龙教授从死神手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有肾癌癌栓长到下腔静脉、术中心跳骤停的壮汉,有胎盘植入出血17 000 mL的孕妇、有国内第1例全身麻醉下剖宫产的渐冻人孕妇,他的办公室外挂满的患者送来的锦旗讲述着一个个惊险且动人的故事,也是患者授予他的一枚枚特殊勋章。王天龙教授于2017年获得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提名奖和京城名医等称号。

在学科建设上,从麻醉科硕士学历医生占比不到10%到95%,博士学位医生从0跃居至30%,学位建设凝聚了巨大的心血与汗水。为了建设一流的麻醉学科,王天龙教授先后将20余人送至国际知名医学中心,如美国麻省总医院、杜克大学医院、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接受短期和长期的博士后训练。人才的积淀成就了学科的强大。在发展学科的同时,王天龙教授也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和国内外影响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论文300余篇,作为执笔人制定中华麻醉学会指南或专家共识9部,主译或主编书籍7部,累计获得科研经费978万元。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在国内迅速提升。

在学术地位上,十年间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从弱到强,现在的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已经从籍籍无名跃升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跻身国内一流麻醉科行列。除此之外,王天龙教授还身兼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学组组长,国家老年麻醉联盟(NAGA)主席,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美国老年麻醉促进学会理事(SAGA)等众多学术职务。十年间,他为学科的发展呕心沥血,他的一头青丝也已被岁月染白。

这三十年间,王天龙教授完成了从一名年轻的住院医师到一名全国知名麻醉学专家的蜕变,他的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与精神,也无时无刻不在鼓舞着他的学生们,要以他为榜样,奋勇拼搏。

2 从“幕后”到“台前”,从麻醉学走向围术期医学

人们对麻醉医生的印象大多是“打一针”让患者睡着,并不知道麻醉学的精髓在于“围术期管理”。麻醉医生不仅在手术中承担着保障安全的职责,现在的麻醉学已经走出了手术室,开展舒适化医疗、无痛诊疗、术后镇痛、急救、快速外科康复等。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倡导下,麻醉学开始走向围术期医学。王天龙教授不仅带领科室成员身体力行这一理念,更重视对大众的科普宣传。在每年的“中国麻醉周”期间组织科室医生进行相关宣传,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老百姓了解到麻醉的重要性,了解麻醉医生的日常工作。

3 传道、授业、解惑

王天龙教授于2000年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成为博士后导师。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学生们毕业时和他的合影,他对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也是如数家珍。

王天龙教授的学生们每每提及自己的导师,都会称赞道:我的老师临床技术过硬,组织抢救时总是临危不乱,化险为夷;而且王老师的科研思路与方向始终走在世界前沿!虽然王天龙教授弟子众多,但是他会对每一个学生都认真负责。无论是探讨科研选题、临床问题,亦或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他都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和学生促膝长谈解决问题。虽然王天龙教授的工作任务繁重,但是他会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动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无论多忙他都会出现。学生的论文,经常是往返十几遍的修改,从思路到每一句措辞,甚至标点符号,他都会逐一修改,严谨、细致,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在临床工作和科研中,王天龙教授对自己的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在临床操作中,只要出现操作上的不规范,他就会严厉地指出,必要时进行示范操作,杜绝一切隐患。在科研中,他要求学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他的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精神,给学生们树立了最佳的榜样。在生活中,王天龙教授就像学生们的家长,无微不至,犹如和煦的春风。

王天龙教授常对学生们说,只有永远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关爱患者,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这也是每一个医生应该遵循的价值。作为一名麻醉医生,一名“无影灯下的生命护航者”,更是如此。

4 引领中国老年麻醉,推动从麻醉大国走向麻醉强国

2012年,王天龙教授筹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学组,并担任学组组长,由此开启中国老年麻醉的航程。从那时起,先后在全国建立48家老年麻醉培训基地,累积培养的老年麻醉医生5 000余名,起草发布4部老年麻醉相关的专家共识/指导意见,推动老年麻醉的规范化。2017年,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中心的支撑下,组建国家老年麻醉联盟(NAGA),汇聚全国165家三甲、三乙医院,共同打造中国老年麻醉巨轮,共同推动多中心研究、大数据库的建设。

在学会工作中,10余年间,担任过各级学会的秘书长,在各级主任委员的领导下,身体力行,推动中国麻醉走向世界。从2015年至2018年担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秘书长期间,协助熊利泽主任委员,在学会“学术引领、学术进步、学术交流”宗旨的指引下,推动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的国际化步伐,启动第三方学术评估以及对年会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历经三年时间,使得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年会的注册人数突破13 000人次,已经跻身为世界三大麻醉学术年会(ASA、ESA、CSA)行列,加快了中国从麻醉大国向强国的步伐。

回顾自己走过的30年麻醉历程,他始终为作为中国的麻醉人而骄傲,并愿为其强大而奉献终生。

猜你喜欢

麻醉学天龙中华医学会
萌娃趣语
只有嘴巴想睡觉
萌娃趣语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表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图的要求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中华医学会2018年器官移植学年会
舞起来,飞天龙
可视化技术在非麻醉专业学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