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单读懂人体经络的概念

2018-12-24张会永

乐活老年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表里循行络脉

文/张会永

经络在很多人眼中非常神秘,尤其受武侠小说、武侠剧等影响,大家对穴位、点穴充满好奇。其实,武侠剧中的点穴是过分夸大了穴位的作用。穴位确有其实,穴位依附经络而存在。人体内的经络系统包含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别络、孙络、浮络等等,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构成,以经脉和络脉为主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经络与脏腑、气血的相互关系,也是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形成的,与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互为补充,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针灸及推拿学的理论核心。由于经络学说的特殊性,谚语有言:“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我们在此对经络相关概念做一个简要的阐述。

1.什么是经络

经,又称经脉,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大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络,又称络脉,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经络相贯,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把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紧密地联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所以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人体内外上下、调节人体功能的特殊系统。

2.经络系统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构成。经脉系统又分为正经、奇经,正经为十二经脉,奇经为奇经八脉;连属部分包括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系统包括别络、孙络、浮络。

3.十二经脉

正经相对奇经而言,是人体与十二脏腑(五脏六腑加入心包合为六脏六腑,即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称为十二经脉,又称十二正经,是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的主要通路。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共四组,每组三条经脉,合称十二经脉。

循行分布于上肢的称手经,循行分布于下肢的称足经。分布于四肢内侧的称为阴经,属脏;分布于四肢外侧的称阳经,属腑。十二经脉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与脏腑相连的两经互为表里,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表里相合的六对经脉,即: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太阴为表里。

4.奇经八脉

奇经有八条,所以称为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大的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奇者,异也,因其异于十二正经,所以称为奇经,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但却统率、联络和调节全身的气血盛衰,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与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5.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分布于胸腹和头部,沟通表里两经并加强与脏腑联系的另一经脉系统。它是包括在十二经脉范围以内的经脉,故称其为“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上达头面后,仍回到本经;阴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上达头面后,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十二经别不仅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了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从而补充了正经之不足。

6.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十二经脉的经气通过经筋濡养筋肉骨节,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是经脉经气在人体四肢百骸、骨骼筋肉之间运行的另一路径。因其运行于体表筋肉,故称经筋。经筋也分手足三阴三阳,其数目与经脉相同,其循行道路也多与经脉相接。但是,经筋走向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在人体踝、膝、臀、腕、肘、腋、颈等关节处结聚,终结于头面等处,沿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7.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部位上的反应区。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经络之气散布的区域,即全身体表皮肤按十二经脉分布划分的十二个部位,分属于十二经,称为“十二皮部”。十二皮部属于人体的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为机体卫外的屏障,具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理变化的作用。脏腑、经络的病变能反映到皮部,观察皮部则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病。临床用的皮肤针、刺络、贴敷等疗法,都是结合皮部理论运用的。

8.十五别络

络脉是自经脉别出的分支,又称别络,主要有十五别络。十五别络是由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别络及脾之大络组成的。在十五别络中,十二经脉的络脉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络于相互表里的阴阳两经之间,从阳走阴或从阴走阳,为十二经脉在四肢互相传注的纽带,参与十二经脉的整体循环,其病变特点是:十五别络所反映的病候,主要偏重于四肢体表的疾患,多为局部病变,不像十二经脉病候那样深重繁杂。

9.孙络与浮络

孙络,是从络脉分出的更细小的络脉;浮络是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络脉与络脉之间可以相互吻合,络脉从大到小,分成无数细支遍布全身,将气血渗灌到人体各部位及组织中去,这样就使在经络中运行的气血,由线状流行扩展为面状弥散,对整体起营养作用。

猜你喜欢

表里循行络脉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任督脉循行刍议*
制度框架: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新维度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曹永华
基于络风内动病机学说探讨稳定性冠心病与目睛络脉的相关性
结肠络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