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理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2018-12-23相静
相静
语文阅读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和阅读内容的情况,开展有效益的阅读教学。然而,阅读教学如果仍然停留于文本的诵读与理解,而对阅读本身缺少深刻的理解与认识,那么,学生的阅读素质和能力提升,就很难进入实质性的进展,因此,正确认识与思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要。
一、重新认识阅读教学,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
“新课标”提出阅读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应根据材料的不同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选择运用。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及评价的能力。语文知识了解即可,语言知识须融入“阅读”范畴,譬如语法修辞知识应在阅读教学中依据理解课文的需要,随文学习,不再追求全面系统。此外,课外阅读还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对象和阅读量。总之,这些阅读教学目标体现了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重新认识阅读教学,改进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
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自读课文《端午日》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舟场面的短文。课文按照争看划船——赛龙舟——竞追鸭子的思路展开,笔者不再执着于端午知识的梳理,——端午有哪些习俗(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赛龙舟、捉鸭子),这些属于民俗知识,了解即可,不必花整堂课去分析探讨。重点应放在文章精彩的场面描写上,比如引导学生学习场景聚焦的方法。整个场面全景是“面”,场中的主要人物是“点”,写作时要做到点面结合,才能达到表现主题的作用。设计问题:在写赛龙舟时,作者选取了哪些主要人物进行描写(桨手、带头的、鼓手等)?抓住他们什么方面来渲染竞争的激烈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并运用想象)。让学生认识到这一写作方法,比简单学习端午节的习俗文化更切合语文的学科特征。
二、创设巧妙问题情境,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兴趣
最好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我要学”,学生的阅读欲望和热情得到极大地激发。创设阅读情境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一个有创意的问题,就是一支点燃学生阅读欲望的火把。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进行交流的热情,能让学生通过回忆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当然,问题不是随意设计的,要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要有启发性、延伸性。
案例: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故乡》这一课文章篇幅很长,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逐节讲析的方式,显然会让学生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地。笔者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建构问题情境。而问题的设置最好是提纲挈领的、有价值的。在归纳行文线索时,大多数预习的同学都回答说是“作者的见闻感受”,这一点跟教参也相符。但是,一个学生却提出疑异,他认为本文是以“变”为线索,统领全篇的。笔者大大表扬了这位善于思考的同学,现代文阅读就是需要这种个性化的解读。接着,笔者让大家回到文本中去,找寻文中一共有哪些“变”。一开始,有的学生只是发现了有人物的变化,如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变化、杨二嫂的前后变化。于是,笔者适时抛出一个引导性的问题:“难道只有人在变吗?”他们七嘴八舌,展开讨论,又发现了原来故乡的环境也在变化,过去的故乡有着“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现在的故乡则是“苍黄的天底下横着的萧索的荒村”。人物的感情也在變化,“我”对闰土从前是“佩服”,现在是“同情怜悯”;“我”对眼前的故乡感到凄凉,但是最后凄凉之中,又生出对未来新生活的希望。这样一层层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自己去挖掘文本的“言外之意”、“题中之旨”,比教师“一刀切”的讲法效果好多了。
三、自读与教读相结合,适当的教为了有效的读
新课标对自读课文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阅读教学最大的误区是,教师无休止的讲。在阅读教学时自读与教读要有机结合,尤其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通过教读给学生以讲解、释疑,指点如何与文本对话的门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他们读懂课文。
案例:《蓝蓝的威尼斯》是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一篇介绍威尼斯瑰丽风光的游记,文章以作者漫游路线为经,以自然人文景观为纬,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一系列景物。笔者在带领同学赏析这篇文章的时候,采取了“只取一点,不求全面”的讲法。这灵犀“一点”即是文章最大的特色,即移步换景的写法。笔者让同学们充当临时“导游”,为作者威尼斯之行拟写导游词。同学们在写导游词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抓住了根据作者不同行踪而见到的不同美景:飞机上俯瞰威尼斯,所见是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夜里泛舟亚得里亚海,所见是水晶宫般的人间奇景;汽船上观赏运河两岸的建筑,所见是精美的欧洲建筑艺术;散步时领略圣马可广场秋景,所见是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明白了,移步换景其实是一种“动点描写”法(不断变换立足点,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整整一个课时,笔者只是从旁指点“桃源路”,让学生自己去“问津”,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讲读课文的一种补充和迁移。
此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作为语文教师还须定期给学生推荐优秀的书籍和作品,并进行阅读技能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漫长途,必须惨淡经营,方能得见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