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从核心问题开始

2018-12-22莫玉霜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核心问题深度学习

莫玉霜

【摘要】核心问题,是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借助典型课例,从凝练核心问题、破解核心问题、升华核心问题三个方面,阐释了核心问题提出、破解、升华的三个阶段及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问题 深度学习 思维意义

深度学习的课堂,既包括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又包括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深入探讨数学的本质,提出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更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数学应用问题。因此,教师必须通晓数学课程标准,了解每个知识结构的年段安排和教学目标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整合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提炼每节课的核心问题,用核心问题引发数学思维,同时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下面,以全国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研究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教学研讨会上柳明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谈谈以核心问题设计引发深度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一、凝练核心问题,激活儿童思维

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要以生为本,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分析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可以准确地找出一个长方形的四分之一,一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八个苹果的四分之一,一条线段的四分之一……但是对于单位“1”的概念,以往的教学基本都是老师帮助概括归纳。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分数的实际意义,提出“你能找出不同的四分之一吗?想想这些四分之一相同吗?”

这个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由基本现象引发本质思考。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很容易找出不同。学生有可能找出由于物质种类的不同它们的四分之一就是不同的物质;也可能找出物体种类相同但是质量、大小、数量不同,所以它们的四分之一也是不同,等等。但是对于这些四分之一是否有相同之处,学生必须经过深度思考,排除物质种类、数量、质量等因素去寻找共同点,这样的过程就真正抓住了分数的意义,从而发现不论平均分的物体是什么,我们都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都是四分之一。

我们发现,提炼一个有价值的核心问题,能贯穿整节课的思维,从变化中寻找不变的数学本质,去除不必要的无效设计,直奔核心概念,让课堂紧扣目标有效教学。

二、优化学习方式,破解核心问题

分数的意义这个知识,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感知。在五年级再次出现分数的再认识,学生需要进一步探究分数意义,认识单位“1”,并为深入学习分数运算做准备。由于是高年级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学设计不能过于简单而肤浅,应从学生学习方式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参与问题情境的探究中,自然就会进行深度的思考。

课堂教学设计第一个环节为“自主探究我能行!”教师开课给学生约定学习方式,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自学课本、动手操作学具袋、观看微课视频等方式学习。然后进行小组的交流与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解答自学中的问题与新发现。最后,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查反馈,梳理知识脉络。师生学习方法达成共识后,整个学习氛围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人人用自己喜欢、愿意的方式学习,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求知欲望。

三、重视强化训练,升华核心问题

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之后,要想更深入地掌握其應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梯度、有层次的练习,拓展儿童思维,升华核心问题。

分数的意义一课的练习设计,没有仅仅停留在简单概念的强化记忆上,而是从几个层面进行了梯度设计。第一层次练习,重点在检查学生基础概念的掌握情况。例如:让学生自己找到一个分数,并完整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描述。“我想找的分数是( ),我把(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 )份,就得到这个分数。它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通过这个开放式的练习设计,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分数,并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学会收集生活中有意义的数据。

第二个层次,重点让学生辨析用分数表达的准确性,设计的问题具有多种答案,让学生在不同答案中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例如:看下图,请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有的学生写,有的写,有的写。这时,教师可以充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道理,再回到分数的意义上,把这个正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是其中的几份?得出更符合图意。同时,对于这两种答案也给予肯定,它们的大小与相同,今后会继续研究分数的性质。这样的练习设计,总结提升刚学过的知识,也为下一步要学习的知识埋下伏笔,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个层次,重点是提升。分数的意义教学的重点是关于单位“1”的理解与掌握,这个层次的练习,重在让学生在同样的分数下寻找不同的单位“1”,体会分数中表达“分率”的含义。例如:妈妈买了一个西瓜,爸爸吃了它的一半,浩浩吃了剩下的一半。他们吃的一样多吗?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用图形或者线段图等方式表示出题意,就可以明确看出,尽管分数相同,但是由于单位“1”的不同,相同分数所对应的数量也就不同。这个练习带给学生的深度思考为下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聚焦核心问题,关注思维发展。这样的课堂,带给学生和教师的不仅仅是预设的结果,更有师生课堂上思维碰撞和生成的精彩。可以说,放开传统教学的束缚,大胆地将我们的课堂进行整体设计,呈现多样的学习辅助资料,围绕学生的思维展开,找准问题情境,巧设核心问题,让课堂迸发一个又一个的思维火花,在讨论、辨析、对比、举证中感悟数学的魅力,把“教数学知识”变成“教会学生数学思维”,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聪明起来。这,恰是我们努力追寻的“深度学习”的真正样态。

猜你喜欢

核心问题深度学习
浅谈高中数学核心问题的思考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五让”
挖掘文本教学价值,搞好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加油站管理核心问题与管理系统建设研究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