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扬个性高效阅读

2018-12-21沈洁

教育界·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沈洁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使得各阶段的语文教学更为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其不仅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还能改变传统“一刀切”式教学的弊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高效教学。文章探讨了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并提出了几点有效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一、个性化阅读概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所谓个性化阅读,即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信息,且结合自身生活阅历、知识能力、兴趣爱好对所获信息生成独特理解与感悟,对阅读文本进行多角度探索之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会表现出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对于个性化阅读的界定,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王利华认为:“个性化阅读是指在一定的阶段内,因个性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使他们形成适合自身情况的阅读风格并逐步养成富有个性的自觉的健康的阅读行为习惯。”蒋丽清认为,个性化阅读是“在阅读活动中以学生自己的研读为主,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體验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积极思考,自己来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活动构建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上述研究者从学生培养角度对个性化阅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是新课改提出后学者对于个性化阅读的最初研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又结合当前教学实际,从不同角度对个性化阅读进行了界定。其中,刘金海认为:“个性化阅读就是师生间多重角度形成的互动,互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尊重学生对阅读的反馈,从而帮助师生在思想与心灵上形成良性互动,方便教师顺利开展阅读教学。”这是从师生互动的角度来谈个性化阅读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同时关注教师,表明个性化阅读应是师生共同的行为。而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个性化阅读也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强调语言实践,而“实践本身是人自觉自我的行为,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体现。人在实践过程中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同时,也在实践中改造着自身”。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本身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是学生展示自我和改造自我的过程。从这一角度来看,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与个性化阅读是相契合的,都关注学生的个体行为,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二、小学语文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之意义

小学语文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应基于学生个性,明确教学开展之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一方面,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由于小学生的生长环境、初期所接受的教育、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各有不同,对于同一篇课文的阅读体验也是不相同的,教师若采取统一化授课方式,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标准化解读,则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从自身经验与感悟出发进行个性化阅读思考,也就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而开展个性化教学,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内化知识,在阅读学习中发展个性。

另一方面,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能够体现教学的差异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学生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且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还处于发展成型阶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开展个性化教学能使教师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使之朝最优方向发展,不断培养某方面的思维能力,逐步凸显个体差异,在语文阅读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不断增强自信心,进而更加热爱语文学习,投入更多热情和精力,这会进一步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此外,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还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有了思考就会引发质疑,有了质疑就会产生探究欲望,而小学语文教材是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编写的,对于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师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思考,激活其思维,使之产生探究欲望,并在联想与想象中深入课文,主动学习,实现高效教学。

三、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应用

(一)通过自主批注阅读培养学生个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很多,而自主批注法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自主批注阅读,即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自己较为欣赏的词句,或疑难点,或教学重点,以简单的符号、线条标出,或以简洁的文字进行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认识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类阅读具有一定的研究性,需要学生专注于文本,并能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能够体现思维的动态过程。自主批注式阅读也是基于学生自身经验和感悟开展的阅读实践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并以圈点勾画的方式体现自我思维的轨迹,打上自身思考的烙印,在独立思考以及真实体验中获得个性的发展。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合理选择是否进行自主批阅式阅读学习。一般而言,结构简单、语言简明、与学生经历以及经验较为接近的课文更适合开展自主批阅式阅读。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秋天到》一课时,教师就可先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情境,展示秋天到来万物呈现出的新气象,引起学生对于秋天的回忆,使之调动自身生活经验,进入秋之意境中,进而产生了解课文的兴趣。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批注式阅读,并提出如下两点阅读要求:第一,标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看看哪些词句对于秋天的描绘最为形象生动;第二,标出自己不懂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带着自己对秋天的印象以及回忆进行课文的自主阅读,有的大声朗读,有的小声默读,有的边读边记,不拘一格,在个人经验调动、独立阅读感悟中对于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自身的语感、想象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个性化发展。

(二)利用多元阅读方式发展学生个性

阅读是学生了解世界、开阔视野、增强体验、发展思维之有效途径,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多元阅读方式进行施教,能够发展学生个性,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需转变角色,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由“教知识”变为“教方法”,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掌握略读、浏览、速读等多种阅读技巧,培养快速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对于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注意如下要点:一是在学生阅读课文时要求其找出经典语句;二是在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需明确课文内容以及核心思想;三是对于学生初次形成的阅读感受以及阅读疑问进行了解。通过上述要点把握,学生可对全文形成整体认知,并进行个性化思考。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精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欣赏水平和评价能力,以强化其阅读体验。对于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形象美、语言美,并对创作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分析,领悟文本创作风格,同时对文本的思想内涵进行批判性思考。例如,在教学《瑞雪图》一课时,教师可设计下述递进式任务促进学生自主阅读:①划出文中优美语句,加以背诵;②用自己的语言对文中所描写的雪景进行描述,或给文中描绘的图景加上一个小标题;③从自己对“雪”的认识以及经历出发,课后收集资料,写一篇与“雪”有关的短文,主题、体裁不限。这样的阅读教学形式多样,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悟以及阅读体验,有助于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获得个性发展。

(三)创设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小学生的经历、认识、情感、个性各不相同,对于阅读文本的关注点以及阅读感悟也会不同,会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因此,尊重学生个性,开展个性化阅读需要教师能够创设开放性问题,避免以统一的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思维,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切不可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或随意质疑,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路,使之逐步完善个人观点,深化对问题的思考,展示自我个性。以古文《叶公好龙》一课的教学为例,文章前面讲叶公非常喜欢龙,后面却讲叶公见到真龙落荒而逃,他喜歡的是“似龙而非龙者”。对此,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叶公好龙这种看上去前后矛盾的情况?”这类开放性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回答。有的说叶公只是活在艺术的想象中,当看见真龙时就不敢面对了,因为真龙长的太吓人了;有的说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附庸风雅罢了,自然是不愿见到真龙的……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氛围异常热烈,既张扬了个性,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结语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充分贯彻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探索有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方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利华.中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2):31-33.

[3]蒋丽清.“个性化阅读”在网络课堂中的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04(03):33-34.

[4]刘金海.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探讨[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8(03):77-78.

[5]王云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N].语言文字报,2018-03-30.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