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古诗文校本课程初探
2018-12-21董慧娟
董慧娟
“核心素养”这一崭新概念,首次出现在2014年3月底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蕴涵着丰富的“核心素养”方面的资源。我们要挖掘、传承古诗文中所蕴涵的资源,使之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古诗文的“意、境、情、韵”中,提高人文修养,积淀文化功底,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铸造一生优雅人格。基于以上认识,我校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古诗文校本课程实施研究”这一课题。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提倡让中小学生从小阅读本民族的基本文化经典,例如俄国人对普希金的推崇,丹麦人对安徒生的敬仰,英国人对莎士比亚的热爱。正像英国的莎士比亚、德国的歌德、俄罗斯的普希金的诗文一样,古典诗文是中国文化的骄傲。
近年来,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承。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可见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诗文的积累意义深远。
按照“实行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要求,我校在保证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依托和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拓宽课程资源,编写校本教材,构建小学六年系统化的古诗文校本课程实施体系,探索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着眼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古诗文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与评价细则。让学生诵读经典有立足点,使学生核心素养有生长点,为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找到支撑点。
一、研究内容
1.“基于核心素养的古诗文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编排
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的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采取按年级、按主题编排古诗文校本教材,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努力做到循序渐进。低年段主要以童趣篇、动物篇、植物篇、四季篇为主,中年段主要以山水篇、田园篇、惜时篇、思乡篇为主,高年段主要以风物篇、爱国篇、边塞篇、送别篇为主。重在以诗文激趣、以诗文益智、以诗文明理、以诗文育人。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在校本教材中都将有所涉及。
2.“基于核心素养的古诗文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立足本校实际,规定每周诵读一首古诗文。每学期四个单元,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每单元四课时,每周一课时。尝试在遵循“诵读为本,不求甚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味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
3.“基于核心素养的古诗文校本课程”评价细则研究
以“月度诗星”树立典型,引导学生赶学标兵;以“诗意班级”评选表彰优秀集体,鞭策落后班级;编写丰富多样的评价题库,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诗词大会”,给表现出色的学生以展示的舞台。构建“学生、家长、教师”立体多元的评价体系,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措施激活师生内在热情,以持久保持对古诗文积累的旺盛兴趣。
二、研究思路
1.内容落实。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的发展规律,采取按年级、按主题编排古诗文校本教材,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努力做到循序渐进。根据试行情况,对各年级内容进行不断地调整、完善。最终,编印成册。
2.时间落实。立足本校实际,将每周的两个早读和每周一次的地方课程定为古诗文诵读、赏析时间。每节语文课课始3分钟,进行古诗文吟诵,温故而知新。每周一诗文,课始一吟诵。
3.活动落实。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诗词大会”,每月评选“月度诗星”,每学期评选“诗意班级”。与音乐美术学科结合,与少先队活动结合,不断创新古诗文诵读活动。每周五的校园红领巾广播开辟“经典古诗文诵读”栏目,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开辟课题专栏《为你读诗 海小频道》,定期推送经典古诗文,将诵读古典诗文这股清流由校内流向校外,流淌进每个家庭。
4.指导落实。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创造机会不断提高教师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水平。邀請专家进行古诗文专题讲座、古诗文诵读指导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5.检查落实。对每周开展的古诗文吟诵、赏析时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视检查,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每学期根据本年级的古诗文诵读篇目,进行全校性的班级点背考核、书面测评。
三、创新之处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现代,来自于传统。今日倡导的诸多价值观,就蕴藏在我们先哲的文字中,学校教育要以此来“富养”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小学六年,没有中高考的压力,这一阶段的古典诗文的渗透可以变得有趣、灵动,在教学时间上亦可以游刃有余。我们是这样定位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育的:激发孩子的一点兴趣,培养孩子的一点习惯,希望孩子在进入初中学习阶段时对古诗文的学习还能保有一点期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我们有两个基本思路:一是“熏陶”“浸润”,通过创设良好的诵读古诗文的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让学生浸润在诗词文化的氛围中,接受古典诗文的熏陶;二是“激发”“点火”,通过诵读品味,感悟古诗文蕴涵的丰富文化内容,展示古诗文的“真善美”,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心灵共鸣,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文的热爱。
在培养学生古诗文兴趣的实践中,我们考虑“四个结合”:一是与故事情节相结合,让诗文生动起来;二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诗文灵动起来;三是与展示活动相结合,让诗文活跃起来;四是与音乐美术相结合,让诗文鲜活起来。希望学生在六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拥有更敏锐的审美感受,涂抹更丰富的人生底色,塑造更从容的心态,收获更大气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