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上童年

2018-12-21郭宏文TextbyGuoHongwen

今日辽宁 2018年6期
关键词:锥子红砖砖头

◎文/郭宏文 Text by Guo Hongwen

郭宏文,辽宁省葫芦岛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读者》《散文选刊》《中华文学选刊》《散文百家》《海燕·都市美文》《文学与人生》《鸭绿江》《安徽文学》《福建文学》《山东文学》等数百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作品数量800多万字。已出版系列散文集《山屯物事》《山屯情愫》和《山屯光阴》,合称为“山屯系列三部曲”。出版长篇人物传记《董明珠:倔强营销的背后》《雷军和他的小米帝国》《国家是我的信仰——普京传》《李彦宏:专注成就百度人生》《纳兰性德:他是人间惆怅客》《首富王健林:大业已成的创业者》《中国不可无岳飞》《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董明珠与格力》等二十多部。其中,《董明珠与格力》由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以英汉双语版的形式出版。

童年的许多记忆,都是那么根深蒂固,尤其是那冰上的童年,晶亮晶亮的,想忘都忘不了。跑出溜滑、打冰猴、滑冰车等游戏,都清晰地印在脑海里,像烟壶上的画一样精细。

我家住在辽西的一个山屯里。这里山连着山,树挽着树,山道交织着山道,河套延伸着河套……一切,都那么相得益彰,都那么相映成趣,都那么诗情画意。我喜欢在山屯里行走或奔跑、呼喊或歌唱、玩耍或劳动、思考或期盼。

小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拥有一连串的期盼。有时望着天空期盼,有时站在树下期盼,有时躺在炕上期盼。有了一连串的期盼,心里就乐呵,手脚就勤快,眼神就精灵。我喜欢在春天的鸟语花香中期盼着夏天;喜欢在夏天的绿草如茵中期盼着秋天;喜欢在秋天的硕果累累中期盼着冬天;喜欢在冬天的皑皑冰雪中期盼着过年。我总觉得,冬天来了,离过年就不远了。

山屯里的冬天很闲适,不需要像春天那样去播种,不需要像夏天那样去铲趟,也不需要像秋天那样去收获。白胡子的老爷子喜欢聚在屯口,靠着墙根晒太阳,一会儿说说当年的收成,一会儿说说来年的年景;扎头卷的老太太喜欢坐在炕头,围着火盆唠闲嗑,一会儿唠唠家长里短,一会儿唠唠风土人情。在这样闲适的冬季,最开心快乐的是我们这些孩子们。

山屯里的孩子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懂事。哪一家有几个半大小子和半大丫头,大人们就有了帮手。挖野菜、刨草药、打猪草、采蘑菇、割柴火、带孩子、喂鸡打狗、收拾屋子等等,孩子们啥活都干,啥忙都帮。在孩子们的心里,不该惹大人们生气的就一定不惹大人们生气,不该让大人们操心的就一定不让大人们操心。从春到秋,山屯的孩子们总是与大人们一个步调、一个节拍。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步调和节拍中,个子高起来,脚步稳起来,心智重起来,慢慢地出落成小伙子、大姑娘。这种出落,就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就是整个山屯的希望。

冬天来临时,孩子们就可以放下许多事情,让身心在别样的闲适中得到休闲和度假。而这种休闲和度假,会让孩子们的脸膛更红火,会让孩子们的皮肤更黝黑,会让孩子们的呼吸更有力。

在冬天的冰面上,孩子们都喜欢玩跑出溜滑。只要有冰的地方,就可以玩上一阵子。一个孩子可以玩,两个孩子可以玩,一群孩子更可以玩,不管多少人,都可以玩得尽兴。跑出溜滑这种游戏,简单得只有三个步骤:准备,助跑,开滑。冰面不需太宽,两三拃足矣;冰面也不需太长,一两丈即可。山屯的孩子们很会利用资源,也善于就地取材,大自然非常迎合山屯的孩子们,随处就冻出一块滑冰场来。

摄影:丛方旭

可别小看山屯孩子们所喜欢的跑出溜滑,这其中还有一些说道和规则呢。跑出溜滑分正面出溜滑和侧面出溜滑。正面出溜滑又分站式和蹲式,侧面出溜滑也同样分站式和蹲式。孩子们各有各的心中所爱。有喜欢正面出溜滑的,也有喜欢侧面出溜滑的;有喜欢站式出溜滑的,也有喜欢蹲式出溜滑的。我就喜欢正面蹲式出溜滑,因此既滑得稳,又滑得远。

我们屯的孩子们常常聚集在北河套宽敞的冰面上,举行跑出溜滑比赛。比赛中,一般分成四个单项。人少的时候,混成一个组进行比赛,而这种混编比赛,往往给大家一种不公平的感觉,大孩子像是在欺负小孩子,男孩子像是在欺负女孩子。而公平的比赛方式,就是一般大的男孩子之间比,一般大的女孩子之间比。有时,比赛场面激烈而热闹,常常吸引大人们驻足观看。一些大人甚至痒痒得受不了,也想有模有样地玩一下出溜滑。

跑出溜滑很讲究身体的协调性。在大道上跑得快的孩子,不见得在冰面上滑得快。屯东头的二怀在大道上跑得快,但在冰面上进行正面蹲式出溜滑时,他怎么也比不过我,气得他躺在冰面上喘着粗气不起来。

山屯的孩子们也喜欢打冰猴。冰猴也叫冰嘎、冰陀螺。孩子们玩的冰猴主要有两种材质:一种是红砖头磨成的,一种是木头块削成的。红砖磨成的容易破碎,而木头削成的比较耐用。

其实,能在山屯里找到一块废砖头,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山屯人盖房子垒院墙,大多都就地取材用石头。有些讲究的人家,也只是垒墙垛时用些红砖。用红砖垒墙垛,在山屯里并不多见。哪一家用红砖垒墙垛,会让满山屯的人羡慕着。孩子们一旦知道了哪家拉红砖的消息,就会想方设法弄到一块红砖头留着。一块红砖头到手了,冬天的冰猴也自然有了着落。

摄影:于世哲

摄影:王忠政

有了红砖头,还要经过细致地打磨。几个孩子在一起,边研究边操作,这样,心灵手巧又有经验的孩子,就成了香饽饽。用红砖头磨成的冰猴,比用木头块削成的冰猴转得快,自转的时间也比木头冰猴长。无论是用红砖头磨成的冰猴,还是木头块削成的冰猴,体形稍大一点的好一些,重量稍重一点的好一些。

有了精致的冰猴,还要有一把用木棍拴成的鞭子,而且鞭梢要尽量细一些。山屯的孩子们知道,有一把甩得响的好鞭子,才能把冰猴打得溜溜转。

玩打冰猴的游戏,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要领。操作不当,冰猴容易在冰面上偏离运行轨道,甚至会跑出冰面。在山屯孩子们的眼里,谁的冰猴转得快,转的时间长,就认定谁是打冰猴高手。孩子们齐刷刷地聚在冰面上,鞭子甩得“啪啪”响,冰猴打着溜溜转,那情景,让人忘记了是在冬天。

孩子们还常常聚在冰面上滑冰车。冰车就是一种别样的冰橇。这种冰车,大小不一,样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大孩子用的冰车,就做得稍大一点;而小孩子用的冰车,就做得稍小一点。

做冰车首先要选两根上好的木棒做底托,并在底托上均匀地钉上木牚。然后,在底托上均匀地钉入U形铁环。钉入的铁环要顺着滑行的方向,这样,整个冰车由铁环来接触冰面,滑起来可以大大减小冰车与冰面的摩擦阻力。

有了冰车,还要做一副冰锥子。做冰锥子时,首先选两根软硬适度、粗细均匀的木棒,把两段八号铁线嵌固在木棒一端,再把露着的铁线头磨得锋利些。有了这样的冰锥子,就可以在冰面上支撑冰车向前滑行。

做冰车和冰锥子的活,也像做冰猴一样,都是孩子们自己完成。冰车做不好,自然会影响滑冰车的速度和效果。屯北头的三柱就善于琢磨,冰车做得既美观又好用,屯里的孩子们做冰车时,都会找他做指导。为此,三柱在同伴面前,总有一种自豪感。

孩子们坐在冰车上,双手拄着冰锥子,你来我往地互相追逐着,冰面俨然成了滑冰车的赛场,呼喊声不断,欢呼声不断,嬉闹声不断。

有时,孩子们也会用石头当冰车。一个孩子坐在石头上,另一个孩子在后面推,然后彼此交换位置,你坐一趟我坐一趟,很公平。两个孩子一前一后,推和坐要配合默契,不然就会跑偏翻车,两个孩子都会摔倒。

我们屯里,东沟河套里的冰总是冻成顺流直下,有很大的坡度落差。于是,孩子们喜欢坐着石头,由上而下地玩滑冰车,非常刺激。这种拿石头当冰车滑的游戏,自然应该是男孩子们玩的,可屯西头的吴丫偏偏总和男孩子一起玩。这种游戏,稍微控制不好就会翻车,人和石头就会摔得各奔东西。可越是摔,孩子们玩得越起劲。毫无疑问,山屯的孩子们都是在这磕磕碰碰中摔出来的。

我想念山屯里的家园,因为那里有我冰上的童年。

猜你喜欢

锥子红砖砖头
老礼
老礼
澳大利亚Tjuringa红砖之家
捡砖头思维
红砖白石五店市
红砖及砂浆强度试验方法探讨
吉祥猫事务所 红砖楼的秘密
颠倒歌
“锥子式育儿”,“虎爸”奇招打造少年棋王
魔逗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