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产技能综合实训对培养中职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应用研究

2018-12-21詹惠琴苑芯瑕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助产评判思维能力

李 宏,詹惠琴,苑芯瑕,张 茹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00)

我国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后,累积的生育需求集中释放,预计2017年到2020年,高龄孕产妇每年将达到300万人以上,约是往年的1.3倍,孕产妇患并发症风险增加,对产科、儿科服务质量与安全提出挑战[1]。由于中职医学院校学生本身没有经历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文化知识较薄弱,接受知识能力欠缺,因此在中职助产专业学生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时,能够正确取舍[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15级助产专业2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113人,均为女生,生源地均是广东省,年龄为16~19岁,平均年龄为17.5岁,所有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直接进入我校学习。

1.2 研究方法

根据中职助产专业教学大纲,在前3个学期学生已经学完助产基本理论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于第4学期(即进入临床实习前一个学期)开展研究,采用教材是闫金凤、韦秀宜主编的《助产技术》和翟向红、吴晓琴主编的《产科学基础》第3版,均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除了学生课余准备时间外,共计30学时。

1.2.1 在教学开始前对所有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 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该量表是由美国教育家 Facione1992年开发,由香港理工大学彭美慈教授修订。CTDI-CV量表在国内广泛使用,内容效度为0.89,问卷总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0,各维度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54~0.77[3]。该量表共有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7个维度,每个维度有10个条目,共计70个条目,总分70~420分。测评总分≤210分表示具有负性评判性思维能力,211~279分表明意义不明确,280~349分表示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350分表示有强的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3]。在教学开始前一周对所有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实回答,并在20分钟内完成。

1.2.2 开展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模式 将两个班级学生分为6~8人/组,共16个学习小组,每组由组长1名、秘书1名和小组成员组成,开展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研究。

(1)课业设计。在综合实训开始前2个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按照产前检查及保健、分娩期处理、异常分娩的判断及处理、产后出血的处理4个模块编写临床典型案例,每个模块编写1~2个典型案例,并请临床妇产科专家对该案例进行审查和修订,在课业设计中,包括提升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两个目标。

(2)课业准备。在助产技能综合实训前3周,教师将临床典型案例发给各小组,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该案例进行评估、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充分讨论,小组成员自行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完成的任务、涉及的相关理论、需要完成的技术操作等。根据不同的项目任务,所有小组成员都要进行相关理论的准备,并进行技能操作练习。学生在课业准备过程中培养了寻找问题答案能力、提高了系统分析能力、增强了求知欲望等评判性思维能力。

(3)课业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业成果汇报,课业汇报的形式可以是幻灯片演示、播放录制的视频、角色扮演等。课前10分钟抽签决定由哪位学生代表小组进行课业汇报,根据这名学生汇报的要解决的临床实际问题,现场抽签决定由哪几位学生完成,没有抽到课业汇报和操作技能考核的学生也要回答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按照抽到的项目任务采用角色扮演方式,按照正规流程进行操作演示。考核评分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使学生在考核其他小组成果汇报时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考核过程中不仅要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还要对小组学生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讨论记录、问题的提出等进行审查,以便了解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寻找真相等评判性思维能力。

(4)总结评价。最后教师对各小组完成的项目任务情况及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进行补充和总结,并根据学生在完成课业中的表现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对于涉及的重点、难点部分,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对于评判性思维能力不足之处要加强培训。

1.2.3 在教学结束后对所有学生再次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采用相同的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在第4学期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结束后一周内再次对所有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在20分钟内完成,观察教学效果。

1.3 教学效果评价

1.3.1 对16个小组113名学生进行助产技能综合实训考核按照产前检查及保健、分娩期处理、异常分娩的判断及处理、产后出血的处理4个模块临床典型案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3周时间对每个模块的案例进行准备,查找资料、分析问题、自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进行综合实训成果汇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名教师和学生均参与小组综合实训考核评分,其中两位教师评分占总成绩的70%,各小组评分占总成绩的30%。

1.3.2 助产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满意度调查 在课程结束后一周内,对2015级助产专业学生进行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采用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应用对照样本t检验对2015级助产专业学生教学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2015级助产专业所有学生产前检查及保健、分娩期处理、异常分娩的判断及处理、产后出血的处理综合实训成绩(见表1)

两个班共分成16个小组,评分规则是全员参与评分,满分100分,其中课业案例汇报20分,角色扮演技能操作50分,回答相关理论30分。成绩总评中两位教师的平均分占总成绩的70%,学生平均分占总成绩的30%。产前检查及保健、分娩期处理、异常分娩的判断及处理、产后出血的处理4个模块助产技能综合实训平均成绩分别是75.3分、72.8分、74.0分、81.9分。

表1 2015级助产专业学生4个模块综合实训成绩(分)

2.2 教学前后2015级助产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比较(见表2)

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试结果显示,教学前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276.15±25.84)分,教学后总分(287.22±26.34)分。教学后学生寻找真理、开放思想、系统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教学前(P<0.05)。通过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已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280~349分)。

2.3 助产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满意度较高

课程结束后,对2015级助产专业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发放问卷113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经统计,2015级助产专业学生对助产技能综合实训课程的满意度为96.4%。

表2 教学前后2015级助产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试结果比较(±s,分)

表2 教学前后2015级助产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试结果比较(±s,分)

维度 条目数 教学前测评(n=113)教学后测评(n=113)t P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总分10 10 10 10 10 10 10-2 36.58±6.42 38.48±4.28 42.90±5.06 36.50±6.73 35.65±6.64 44.66±5.89 41.37±6.13 76.15±25.842 38.84±6.81 40.00±4.12 43.35±4.38 38.39±5.53 38.67±6.53 45.36±5.91 42.60±7.56 87.22±26.34-2.570-2.695-0.695-2.350-3.445-0.932-1.297-3.152 0.011 0.008 0.489 0.021 0.001 0.353 0.197 0.002

3 讨论

3.1 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成绩

本研究在实习前一个学期开展,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术操作的基础上,运用“临床典型案例→学生进入特定事件现场(临床情景)→小组讨论、独立思考、进行评估、集体协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果展示→总体评价”的模式。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对学生进行操作考核→教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的方式,它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产前检查及保健、分娩期处理、异常分娩的判断及处理、产后出血的处理4个模块综合实训平均成绩分别是75.3分、72.8分、74.0分、81.9分。由于我校学生是中职教育,没有经历高中的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及接受知识能力欠缺,没有在医院实际工作的经验及缺少应急处理问题能力,对于临床案例中涉及的临床场景,在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自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有的小组考核成绩不太理想,甚至有一个小组在异常分娩的判断及处理考核时不及格,但学生在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较以往有较大提高。

3.2 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在实训教学中将一个临床真实场景呈现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护理评估、查阅相关资料,根据案例自行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会对案例中涉及要完成的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主动进行练习,最后通过小组成果汇报进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2015级助产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在教学前为(276.15±25.84)分,教学后为(287.22±26.34)分,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后学生寻找真理、开放思想、系统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教学前(P<0.05),教学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在280~349分之间,表明学生通过助产技能综合实训培养了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本研究中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略低于辛惠明等[4]对高等中医院校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结果(288.24±32.95)分,但高于叶琴等[5]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结果(278.320±27.823)分。分析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的学生在教学前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是(276.15±25.84)分,在寻找真理、系统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等方面较薄弱。在助产技能综合实训过程中,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对学生着重进行了评判性思维能力训练。

3.3 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实训模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整个实训过程,这也是人际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过程[6]。自从开展助产技能综合实训以来,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较快,学会了制作幻灯片、微视频等,敢于站在讲台上展示自我,能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评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团队合作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也得到了提高。学生融入真实的临床情景,将所见转化为所想,有主动学习的兴趣,有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的觉悟和理解力,有反思自身存在不足的能力,有配合他人共同决策的意愿[7]。通过助产技能综合实训,实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职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8]。

4 结语

评判性思维能力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将评判性思维能力定为全球医学教育7个基本要求之一[9]。在中职助产专业学生中开展助产技能综合实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集体协作及自我学习能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独立思考、完成一系列综合评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用于实践中,把职业教育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实习前进行综合实训,其目标是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等核心能力,为进入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并最大限度地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10]。本研究通过对中职助产专业学生助产技能综合实训的教学改革,探索适合现代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专业技能,更好地为孕产妇服务。

猜你喜欢

助产评判思维能力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培养思维能力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培养思维能力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
40例无创分娩的助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