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资套利与次新股的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模型

2018-12-21李江平

统计与决策 2018年23期
关键词:游资交易者股票价格

李江平

(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上海 200433)

0 引言

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结构比较特殊,参与的机构群体包括境外投资者、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基金公司、信托、财务公司等,但市场交易中散户占主体地位。截止2016年12月,持有A股流通股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数占比为93.53%,中小投资者占比很高。而散户交易者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他们通常是动量交易者的主体,对他们的行为和心理特征进行了解,有助于监管机构更进一步制定政策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A股属于新兴未成熟的资本市场,投资者普遍没有价值投资理念,甚至于部分机构投资者如游资或类游资机构,利用散户的追涨情绪,从中获得套利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游资还大量参与次新股的交易,因为次新股板块具有稀缺性和高度波动性,且普遍流通盘较小,他们参与的个股在持有1个交易日的极短期限内可以获得高达2.95%的收益率。这种短期个股产生的惯性行为与投资者情绪高度相关,是制度的缺陷还是A股市场独立存在的一种异象,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拓展了HS模型,分析了一类特殊机构——游资的操作策略,对两种不同策略建立了不同的模型。

1 游资在次新股上的两种运作模式

次新股由于受定价机制的影响,发行价格按照约为市盈率的23倍或者每股净资产直接定价,这样导致股票公开发行时定价往往过低,而我国对新股上市是有涨跌停制度限制的,所以容易形成新股刚刚上市后连续涨停的现象。游资这一类特殊的机构投资者,他们作为信息的观察者,发现部分次新股不涨停时,在次新股首次打开涨停的当天大量买入股票,形成惯性效应。从股票价格上来看,这部分股票表现为对信息的反应不足,如图1所示。当股价涨到一定幅度的时候,游资开始大量卖出股票,使得股票价格开始下跌,随着惯性交易者也开始卖出股票,形成反转效应。持续的下跌使得股票价格回归理性,游资又开始进入市场买入股票,使得股票价格缓慢回升,惯性交易者又看到股票价格上涨追加买入,使得股票价格再次出现惯性效应。图1的过程归纳为:惯性—反转—惯性。

图1

另外一种情况是部分次新股打开涨停时,游资不参与交易,这部分股票价格直接形成反转效应。持续的下跌使得股票价格回归理性,游资才开始进入市场买入股票,使得股票价格缓慢回升,惯性交易者看到股票价格上涨追加买入,使得股票价格加速上升,形成惯性效应。持续的上涨使得股价对信息的反应过度,随着游资的卖出和惯性投资者的卖出,股价在高位形成反转,如图2所示,其过程归纳为:反转—惯性—反转。

图2

2 基本假设

根据Hong和Stein(1999)的模型,本文假设消息观察者、动量交易者、套利交易者效用函数都服从参数为γ的CARA函数。在市场中只有消息观察者的情况下,在时刻t,他们对风险资产产权进行交易,这项资产在之后时刻T进行一次清算股利,最终的清算价值记为:

其中,D0、DT分别表示0时刻和T时刻的资产清算价值,εj(j=1,…,T) 独立同分布,都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分别代表T期的信息。本文将消息观察者等分为z组,每一期消息观察者观测到消息的变化,这里z代表信息传播的速度。假设股票的供给量为Q,t时刻资产的价格为:

3 模型建立和推导

次新股由于刚上市不久,关于次新股的消息基本集中在次新股上市初期,在时刻t-z,消息观察者观测到消息的变化;到时间t时,所有的消息ε传播完成,此时,投资者信念产生分歧,新股才会打开涨停。所以本文用新股上市连续涨停的天数来表示z,则新股首次打开涨停板的时间为t。动量观察者观察到新股打开涨停,动量交易者的指令流为Ft=φΔPt-1,φ>0,φ为动量交易者的买入弹性系数,对应地,本文假设其卖出弹性系数为ω,ω>0。新股的中签者由于短期获利巨大,本文假设中签者为套利交易者,在观察到股票不涨停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选择卖出股票,这部分套利者的指令流为At=-τΔPt-1,τ>0 ,τ为套利交易者卖出的弹性系数。还有另一部分套利者利用趋势交易策略,新股创新高时他们会买入股票,这部分套利者的指令流为Gt=ϕΔPt-1,ϕ>0,ϕ为套利交易者买入的弹性系数,风险资产的供给为Q,则股价可表示为:

本文假设套利交易者是在初期与动量交易者的策略相同,在中期与动量交易者的策略相反的一类机构投资者;而动量交易者为初期与套利交易者策略相同,末期追随套利交易者策略的一类散户投资者。

情形1:当ε>0,φ+ϕ>τ时,消息是正面的,且动量交易者和套利交易者买入力度大于中签套利者的处置效应。而时间t-1时次新股还是涨停的,ΔPt-1>0,由式(4)得ΔPt>0,此时,在下一时刻动量交易者和套利交易者还会继续买入股票。当ΔPt>0时,动量交易者在t时刻买入后持有j期直到时期t+j,j为外生变量,套利交易者在t时刻买入后持有h期到t+h(,h<j)。

从式(6)可知,在时间段[t+1,t+h],由于动量交易者和套利交易者的同时买入,推动股价的进一步上涨,使得更多的动量交易者参与追涨。套利交易者属于聪明投资者,他们会利用动量交易者的心理进而采用与散户相反的策略;在时间段[t+h+1,t+j],套利交易者卖出股票,这部分聪明的投资者通常都是机构(包括游资)投资者,动量交易者都是散户,机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强于散户,故可以认为τ>φ。

在时间段[t+h+1,t+j]股价的持续下跌,由于散户信息的获取处于劣势或者根本不关注信息,此时股价的异动才引起动量交易者的关注。于是从时间t+j+1起,动量交易者加入卖出股票的队列,此时套利交易者已经不再卖出股票,也不再买入股票,没有持有股票的动量交易者也不会买入,持有股票的动量交易者开始卖出,假设卖出持续到时间k。

在时间t+k+1,股价经过漫长的持续下跌,套利交易者进场买入股票,并持续买入股票至时期t+q。

对于情形1,在时刻t有正消息传播时,由于消息在此时完成传播,套利交易者和动量交易者完全观察到消息,采用买入策略,推动股价进一步上升。在时间段[t+1,t+h],套利交易者和动量交易者采取一致的买入并持有策略,股价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在t+h+1时刻,套利交易者采用反向的卖出策略,套利交易者的处置效应超过动量交易者的追涨效应,股价出现反转。在[t+h+2,t+j]时间段,基于前面价格变化为负值,动量交易者停止买入,套利交易者继续卖出,造成股价的持续下跌。在[t+j+1,t+k]时间段,套利交易者停止交易,动量交易者持续卖出,股价进一步持续下跌,形成持续的反转效应。在时间t+k+1,套利交易者入场买入股票,价格出现反转,然后套利交易者的持续买入形成惯性效应,动量交易者的追随进一步推高价格,此过程以此形式周而复始。

情形2:当ε>0,φ+ϕ<τ时,t时刻消息是正面的,动量交易者和套利交易者买入股票,但中签套利交易者的处置效应极强,卖出股票获得收益的意愿非常强烈。前一时刻价格变化 ΔPt-1>0,由式(4)得 ΔPt<0,在下一时刻持有股票的动量交易者和套利交易者会选择卖出股票,没有持有股票的停止买入股票,套利交易者卖出股票的过程持续到时刻t+h。

由式(18)可知,在时间段[t+1,t+h],由于动量交易者和套利交易者的持续卖出,股票价格产生持续下降的趋势。在下一时刻t+h+1,动量交易者继续卖出股票,套利交易者根据反向策略会选择与动量交易者相反的买入策略,且套利交易者的买入过程持续到时刻t+j。由于套利交易者以机构交易者(包括游资)为主,其买卖强度都会大于动量交易者,故ϕ>ω。

由于套利交易者的大量买入,由式(20)和式(22),股价在[t+h+1,t+j]改变下降的趋势,转为上升。当股价出现上升时,动量交易者掌握信息能力较差,在后期才会陆续进行买入行为。但在时刻t+h+1,由于股价出现上涨,散户会停止卖出行为,直到时刻t+j+1散户开始买入股票,这一过程持续到时间t+k,而在时间段[t+j+1,t+k]套利交易者停止交易。

在时间t+k+1套利交易者开始卖出,持续到时间t+q。

综合情形2,在时刻t有正消息传播时,由于消息在此时完成传播,套利交易者和动量交易者完全观察到消息,但前一时刻的股价变动量是正的,他们都采用买入策略。消息虽然是正面的,而中签套利者由于处置效应,卖出股票的强度非常大,导致在时刻t股价产生下跌,此时形成反转效应。在时间段[t+1,t+h],套利交易者和动量交易者采取一致的卖出策略,股价处于持续下降阶段。股价持续跌了一段时间后,在t+h+1时刻,套利交易者采用反向的买入策略,套利交易者的买入强度超过动量交易者的卖出,股价出现反转。在[t+h+2,t+j]时间段,基于前面价格变化大于0,股票价格变为上涨,动量交易者停止卖出,套利交易者继续买入,造成股价的持续上涨。在[t+j+1,t+k]时间段,动量交易者发现股价处于稳定上升的状态,此时改变之前的观望策略,追随套利交易者的买入策略,而在此时间段套利交易者是停止交易的,所以股价进一步上升,形成惯性效应。在t+k+1时刻,套利交易者开始卖出股票,价格出现反转,他们的持续卖出造成价格出现持续下跌,动量交易者后知后觉追随套利交易者卖出股票,造成股价的持续下跌,此过程以此形式周而复始。

情形3:当ε<0时,消息是负面的,此时动量交易者和套利交易者都可以观测到消息,动量交易者和套利交易者的追涨情绪会较小,而中签的套利交易者会较大程度地选择卖出股票,从而φ+ϕ<τ。由式(4)得 ΔPt<0,在下一时刻持有股票的动量交易者和套利交易者会选择卖出股票,没有持有股票的不再继续买入股票,后面的情况同情形2一样。

4 结论

本文拓展了HS模型,以消息观察者、游资、散户为基础,得出游资从次新股获利的两种模式,对于图1中的模式,游资只需在次新股打开涨停板当日买入即可获利,或者等待次新股大幅下跌时买入也可获利;对于图2中的模式,游资在次新股大幅下跌的时候买入股票可获利。这两种策略的共同点是持股的时间较短。一方面由游资资金本身的资金属性决定,因为游资是指为追逐高额利润而在各金融市场之间流动的短期资产。另一方面由于次新股短期的累积涨幅过大,由行为金融学理论,大量投资者会处置获利的金融资产,从而导致反转,而且由这种反转所产生的股价跌幅巨大,持股期限过长需要承受的市场风险很大。

游资这一群体在中国股市中交易很活跃,相关的研究文献很少,本文系统地研究游资在次新股板块的两种获利模式,这一研究也适用于其他板块中有游资参与的个别股票,比如2017年2月21日通过借壳上市的顺丰控股的游资交易模式。本文仅从理论上研究了游资的获利模式,后续的实证研究可以考虑游资是如何获利的,在他们获利的同时,市场中的参与者又会是谁将获得损失?这些问题可以结合高频数据和具体的交易数据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猜你喜欢

游资交易者股票价格
内部交易者行为及其基于Kyle模型扩展研究
内部交易者行为及其基于Kyle模型扩展研究
M个内部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分析
基于随机动力系统的证券市场演化动态研究
多基本面下异质交易者竞争及流动性分析
游资接力炒作的表现剖析
浅析金融发展过程中约束企业投资与融资的因素
关于抗战时期游资问题的思考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员工持股计划对股票价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