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建筑课程“任务教学法”案例探究

2018-12-20曾涛

赢未来 2018年18期
关键词:任务教学任务教学法

摘要:把建筑公司实际的工程项目任务融入教学,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有目的地应用到项目工程中,教师作指导给学生下达项目任务目标,学生拟定项目任务方案,项目任务全过程由学生完成。由此总结出了工程项目任务的“五步法”教学模式:1、项目调研,明确任务;2、班级分组,建立团队;3、小组讨论,制定计划;4、准备到位,组织实施;5、自我评价,教师总结。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叫“任务教学法”。

关键词:中职建筑;任务教学;工程监测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中职建筑专业《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设置标准,明确规定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的要求,理论基础教学主要以常规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实践部分要求以学生实习实作为主,然而许多中职建筑专业的实训课程都因课程重时间紧,学生的实训课程都只是在学校操场的技能讲解,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了解测量过程,学习的目的性不强。所以我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体系中,把明确为要求实训的课程划分出来,在当地寻找可行的工程项目,用于学生建筑测量实训,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的实施步骤,并锻炼学生的完成完整项目任务的能力。

把建筑公司实际的工程项目任务融入教学,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有目的地应用到项目工程中,教师作指导给学生下达项目任务目标,学生拟定项目任务方案,项目任务全过程由学生完成。由此总结出了工程项目任务的“五步法”教学模式:1、项目调研,明确任务;2、班级分组,建立团队;3、小组讨论,制定计划;4、准备到位,组织实施;5、自我评价,教师总结。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叫“任务教学法”。这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协作完成,正好培养中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严谨态度和团队意识。

现就水准仪的应用实践 “高铁路基沉降监测”项目任务为实例,作中职建筑专业“任务教学法”案例探究:

一、项目调研,明确任务

为了中职建筑专业学生能有一个更真实的实训环境,我组织建筑专业教师团队到县上的几个建筑公司作项目了解,有大量铁路路基沉降需要监测,实训课程任务名称确定为“高铁路基沉降观测实训项目”。教师把相关实训资料、观测要求和制定好的“项目任务书”发放给学生,以项目的形式明确学生的工作任务进行,提出了职责、安全、任务和需要的注意事项。

二、班级分组,建立团队

项目确定后,首先由教师进行小组划分,全班36名学生分为6个工作组A、B、C、D、E、F,每个小组6名学生,各小组推选出小组长,担任全组的组织工作,做好本小组人员的工作分配和岗位转换的协调,做好各小组之间的协作工作。

三、小组讨论,制定计划

各小组对教师制定的“任务书”进行认真讨论,按照任务书上的工作內容——高铁路基长宁段六公里路段,按步骤进行实训操作。

首先,确定沉降观测,为期三个月,每月观测两次,设计出合理的观测记录表,记录表含时间、地点等。

其次,所需器材:自动平安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两根,安全帽六个,测钉,蓝红色铅笔两支,记录表格一套。

施测内容: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完成高铁路基沉降监测,周期为3个月,监测频率为2次/月,共计6次沉降观测工作(同学们的施测基本都定在周末时间,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安排下进行),并进行数据处理,在所有数据收集完成后编写沉降观测报告。

通过各小组学生仔细研究,认真讨论制定出来实施方案,使学生更清楚项目任务的工作流程和实测的目的,更能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准备到位,组织实施

本次“监测高铁路基沉降任务”的设计包括沉降点的布置以及监测周期两个方面。此监测任务的监测点由施工方编制并在施工期间进行埋设,提供给学生进行监测,表格也按监测点数目设计。施测步骤如下:

(一)准备工作:依据所定计划准备所需的水准仪,水准尺和尺垫,并对水准仪进行校检,出发前对所领工具进行清点。

(二)到现场后,由组长带领对地形环境现场踏勘,对施工方提供的监测埋设点进行清点,设计监测路线。

(三)检查水准基点的设置位置,沉降观测点有无松动、损坏等情况。

(四)按小组分工,对“高铁路基沉降观测实训项目”实施无条件返工重测核实水准路线观测,准确记录各项数据并计算出高程。

(五)实测结束后,检查记录表中的数据和计算日期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推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沉降值,并计算各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和累积沉降量。

(六)依据监测数据,分析沉降原因(沉降原因可以请施工方工程人员和我们师生共同分析研究),编写完成沉降观测报告。

教师在实践测量过程中,全程观察辅导。

五、自我评价,教师总结

在学生通过三个月共六次的施测,并编写完成沉降观测报告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总结是任务教学法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通过小组内的自评和小组间互评,更为全面了解项目任务在实施中的问题。小组内自评要求成员自己阐述小组方案完成情况,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小组间的互评依据小组自述的情况来互相提出问题,进行评价。

教师的总结主要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法。我在此次学生“监测高铁路基沉降任务”实施中提出的问题是:因为这是高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项目任务教学法,所以问题较多。例如:刚开始的沉降观测实施计划不完整,计数不够准确,水准仪使用不够规范,小组协作不顺畅,施测过程重复等问题。

中职建筑专业新课程改革中,“任务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通过任务教学法,中职建筑专业教师们也改变了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利用项目任务教学,教师成了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指导者与组织者,在项目任务实施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施工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素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目标,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达到了任务教学目的,为后续课程以及学生将来从事施工、施工技术管理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郁雯,熊春宝.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法的研究[J].测绘通报,2007,(10):42-44.

[2] 归庆明,郭建锋,隋立芬等.高精度局部区域 GPS 水准计算方法的探讨[J].测绘科学,2001,21(1):20-22.

作者简介:

曾涛(1965.6—),男,四川长宁人,大学文化,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猜你喜欢

任务教学任务教学法
浅谈微机任务教学之任务设计
探究任务教学法在大学钢琴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任务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教学法在文秘英语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把握新课标 打造新课堂
任务教学法在网站开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任务引导三段式在中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刍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