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关系的文献综述
2018-12-19余雁
余雁
【摘要】文章从文化资本的视阈,对文化资本本身、就业竞争力及文化资本与就业竞争力关系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文化资本影响下的发展,探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文化资本;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研究现状及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明確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同时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全党战略布局的“四个方面”。
那么,文化资本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如何从文化资本的视阈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丰富而有成效的研究和讨论。
二、文化资本的研究现状
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1986)在《资本的形式》一书中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资本理论。他通过文化资本理论来揭示现实社会中各个不同阶层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并且根据资本所体现的社会权利类型与关系,认为文化资本存在三种表现形式:身体化的文化资本(内含文化资本:人的精神和关系形式)、物质化的文化资本(文学、艺术作品和图书情况等)、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教育程度、资格证书和管理制度等)。文化资本的概念出现后,在教育学和社会学领域得到深入研究。
李沛新(2006)、金相郁和武鹏(2009)将文化资本的概念阐述得更加具体化,他们指出文化资本是通过以财富形式这种具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是人类劳动成果的文化价值的积累,主要包括文化能力、习性、产品和文化制度在内的文化资源的总和。秦惠民、李娜(2014)认为,文化资本不仅仅是布迪厄的“文化资本”概念,还包括“作为资本的文化”和“文化作为资本”等提法,既注重个体占有的文化资本对其争夺其他资本的影响,也重视个体积累“文化资本”时所处的空间结构。
我国学者郑雅君(2015)的研究认为,文化资本是能够指代个人和家庭掌握的与经济资源(“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和社会关系(“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具有同等重要程度的一种文化资源。郝小帅(2017)主要从文化资本和青少年的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他认为文化资本是家庭和学校影响青少年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中间机制,对于文化资本与青少年发展的研究是有意义和必要的。
蒙玛琳(2016)认为文化资本可被理解为一种包含文化知识积累的资本形态,可赋予个人权利和地位,文化资本的差异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差异。曲如晓和曾燕萍(2016)认为文化资本是一种特定的价值观体系,而这种特定的价值观体系是特定群体通过长期选择形成的,并能够为其带来收益。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中,文化资本对社会的认同和规范影响颇大,并最终为特定群体在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中提供决策,从而带来多元化的个人效应以及社会效应。
上述研究表明,文化资本是一个极具潜质和发展张力的学术概念,文化资本与教育以及个人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的当下,应注重高校毕业生的文化资本积累。
三、就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就业竞争力(Employ ability)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由英国研究学者提出这一理念。“就业竞争力”的提出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国际劳工组织(ILO)将就业竞争力概括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这一概念注重个体既有能力的体现。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则认为“就业竞争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这种观点则更侧重于个体的潜在能力。
不同学者的研究切入点以及关注视角各不相同,因此到目前为止,对于“就业竞争力”的内涵、构成维度以及提升路径等的研究在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归纳梳理,对“就业竞争力”概念界定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就业竞争力研究。耿红(2015)提出就业竞争力是指学生在求职时表现出的个人特质、性格、价值观等内驱力和知识技能等外显力,从而顺利打败竞争对手,获得理想工作的能力。第二,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就业竞争力研究。杨其滨(2007)认为“就业竞争力是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就业能力,关系到其未来的就业层次和长远发展”。第三,基于知识技能观的就业竞争力研究。唐绍利等(2013)提出“就业竞争力是毕业生在校期间经过内化的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具有价值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竞争力”。第四,基于综合素质观的就业竞争力研究。陈忠平等(2012)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包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五个方面”。第五,基于性别理论的就业竞争力研究。武毅英(2013)通过研究表明,和男性相比,女性的就业竞争力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就业市场上存在性别歧视现象。
学者众说纷纭,虽然高校毕业生个体之外的外部因素可以对就业现状做出一定的解释,但是难以说明为什么同类型学校甚至相同专业的学生表现出的就业竞争力不尽相同,显然存在某种潜在的因素使得学生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下产生差异,而这种差异可以从个体所持有的文化资本的不同来进行解释。
四、文化资本与就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文化资本与就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主要研究集中于文化资本对于个体能力的影响研究。Bourdieu(1986)认为文化资本是指储存于个人身体中的文化知识、技能与修养,以身体化形态、客观化形态和体制化形态三种形式存在。由于资本的稀缺性特点,文化资本是权力与地位、支配与统治的基础,同样具有稀缺性。因此,对于个体或阶层而言,文化资本拥有的不同导致了其社会资源和权力结构的不平等,文化资本的积累影响着个体的竞争能力。James Fisher(1987)强调“文化资本”作为资本的价值增值作用,他指出文化资本的主要获取方式是教育投资,并且文化资本是人们为了价值增值而在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投资时获得的文化能力,即个体文化资本的提升有助于自身价值增值和能力提升。
秦勃(2013)指出在不同场域中,人们追求的往往是积累该场域所认同的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本,以此来获得社会对自身的认可,高校毕业生应当拓宽自身文化资本积累的范围,提升竞争力。黄信(2010)研究发现,“知识是文化资本的重要内涵,文化构成了社会中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个体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提高其文化因素。如果说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已转变为制度竞争,那么信息、知识、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竞争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汪卫平(2015)分析了文化资本对个人教育的影响,发现文化资本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来说能提高毕业生拓展社会资源的能力,扩展毕业生职业获得机会,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与成熟。因此,文化资本的积累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家庭、学校和社会应着重丰富大学生的文化资本,提高其受雇就业能力。
从文化资本的角度对就业竞争力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不少研究者根据高校毕业生个体之外的客观因素解释了就业现状,但对于同一所学校甚至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尽相同的情况很难说明,绝大多数研究忽视了高校毕业生自身所持有和积累的文化资本对就业竞争力所造成的影响。
五、小结
纵观国内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存在如下不足,未来研究过程当中可重点关注。
第一,已有研究大多使用调查问卷、量表等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调查,继而探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具体影响,缺少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这样不免影响了研究的深度。
第二,已有研究大多分别研究高校毕业生所持有的文化资本或是其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而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考察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已有研究者大多对如何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简单理论分析与一般经验总结的水平上,对在实际工作中究竟如何操作才能有效地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则少有涉及。
【參考文献】
[1]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7-199.
[2]武毅英,杨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分析——基于社会性别的视野[J].大学教育科学,2013(01):92-99.
[3]洪莹,吴健豪.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及思考[J].人口与经济,2011(02):39-44.
[4]黄信.制度竞争、文化资本与人的发展——基于经济转型的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0,26(05):41-46.
[5]汪卫平,叶忠.文化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支持性的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5(02):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