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剔透 巧工善艺
——巴洛克时期的欧洲玻璃艺术赏析
2018-12-19刘华伟
□ 刘华伟
巴洛克(Baroque)是风行于欧洲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绘画、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领域,既有浓重的宗教特色又有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在欧洲的玻璃艺术方面,巴洛克风格也有突出的表现,这一时期高品质无色玻璃的出现以及刻磨雕花、黑色画珐琅等技术的创新,促进了欧洲玻璃器的多样化发展。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玻璃制作工匠在欧洲各地流动频繁,从而推动了玻璃制作工艺的传播,涌现出多个玻璃制造中心,如中欧的波希米亚、萨克森、纽伦堡等地区,当地的玻璃制造工厂在玻璃工艺创新、器型多样性、影响力度等方面遥遥领先于欧洲其他地区。
图1 刻有克罗普斯会馆纹章的高脚酒杯
图2 刻有狩猎纹的高脚酒杯
图3 狩猎纹高脚酒杯
图4 狩猎纹高脚酒杯
图5 饰贝壳贴花的甜食碗
图6 刻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胸像徽章的高脚酒杯
巴洛克时期,有实力的玻璃制造工厂为了追求玻璃的纯净度,利用重要的创新技术提高玻璃熔融的效率,创造出了高品质的无色玻璃,这种玻璃的纯净度能够与无色水晶相媲美。无色玻璃的器型主要有高脚酒杯、大酒杯、酒壶、高脚碗等,如刻有克罗普斯会馆纹章的高脚酒杯(图1),该酒杯于1680年产自波希米亚,玻璃通体无色透明,晶莹剔透,利用热成型技术制作而成,分为杯体、杯底和杯柄三部分,杯体和杯底运用刻磨雕花技术,雕刻了克罗普斯会馆的纹章图形、葡萄和花草图形,这种雕刻技术在无色玻璃出现后,逐渐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玻璃装饰工艺。刻有狩猎纹的高脚酒杯(图2),也产自于波希米亚,为无色透明玻璃,酒杯的杯柄上装饰了球状节突和层叠的圆玻璃片,杯体的底部起棱,杯体表面利用雕花技术浅刻人们在大自然中狩猎的场景,狂追的猎狗、奔跑的鹿、树木及建筑等纹样,此类狩猎题材在高脚酒杯中较为常见,这种酒杯最早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早期。有的狩猎纹高脚酒杯呈细喇叭形状(图3),杯体利用刻花、雕花技术雕刻全身纹饰,杯体上部刻画圆形开光,开光中雕刻贵族狩猎的场景,重点突出狩猎时贵族侍从敲鼓、吹号的场景,开光的周围环绕带纹和卷草纹,杯底表面也雕刻卷草纹,这些特征说明其雕刻者专为选帝侯的贵族服务。选帝侯是德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制度,它是指德意志诸侯中有权利选举神圣罗马皇帝的诸侯,这一制度起始于13世纪,到1806年罗马帝国灭亡为止。还有的狩猎纹高脚酒杯采用双层无色透明玻璃(图4),杯体采用金箔雕花、刻花技术,雕刻狩猎场景,一位贵族身着猎装,头戴毡帽,手持猎枪,策马前行,身前跟着侍从、猎犬,纹饰雕刻细腻,人物刻画形象生动,此类双层玻璃是波希米亚地区流行的独特装饰工艺,主要用于大口杯、高脚杯、盘和奢华的纪念品、礼品等,虽然广受上层人士欢迎,但是产量稀少。
图7 雕刻圣瓦茨拉夫肖像的酒壶
图8 奶瓶
图9 雕刻传教士的高脚酒杯
图10 带盖高脚酒杯
装饰贝壳贴花的甜食碗(图5),产自于南波希米亚的新赫拉迪,是一种水晶玻璃,碗的口沿处饰贝壳贴花,贝壳中镶嵌一颗珍珠,碗体表面雕刻精细的花草纹样,高脚的设计像古典的石雕栏杆,圆底向上拱起,表面有一圈极细的雕花,碗体的不对称设计承袭了巴洛克风格的奇特、古怪的不规则造型。这种水晶玻璃是含硅材料和含氧化铅材料的融合,大大提高了玻璃的品质,加强了玻璃光线的折射率,令玻璃器更有质感,显得通透、清澈和明亮。雕刻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胸像徽章的高脚酒杯(图6),其中玻璃产自于波希米亚,雕刻完成于西里西亚,该酒杯采用无色透明玻璃雕刻一枚纪念1676年利奥波德一世第三次婚姻的徽章。利奥波德一世(1657~1705年),出生于维也纳哈布斯堡,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波希米亚、匈牙利、奥地利国王,曾组织联军抗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侵略,解除维也纳之围,因其功勋卓越而流芳百世。雕刻圣瓦茨拉夫肖像的酒壶(图7),于1710年产自于波希米亚,同样采用无色透明玻璃,器身满刻纹饰,中间雕刻圣瓦茨拉夫的圆形浮雕像,四周环绕卷草纹,壶身配形状复杂的镶锡瓶盖。这类酒壶是成套旅行用品中的一件,旅行套装一般包括酒瓶或酒壶、大酒杯、高脚酒杯等,用木箱收纳,多为高级传教士或政府官员出差和旅行时使用。其中圆形浮雕的圣瓦茨拉夫是波希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被视为波希米亚的守护神,在他执政期间,解除了教廷对波希米亚教会禁行圣事的禁令。
无色透明玻璃制成的奶瓶(图8),球状瓶身向上缓缓收口,口沿盖着精美的银鎏金奶嘴,带状纹样和卷草纹围绕着三个圆形开光,开光内雕刻有鸟、爱心和太阳,寓意“爱和纯真”,底座同样也是银鎏金,做工精致,代表了18世纪初期德国纽伦堡地区玻璃制作工艺的高超技艺。雕刻传教士的高脚酒杯(图9),无色透明玻璃器身上雕刻着著名传教士方济各·沙忽略传教的场景,刻画人物形象、景物等都较为粗略,类似的题材常见于波希米亚地区的双层玻璃。方济各·沙忽略(1506~1552年),出生于西班牙纳瓦拉的哈维尔城堡,父亲是国王的顾问,母亲出身于当地贵族,22岁的沙忽略毕业于巴黎的圣巴尔贝学院,1935年加入耶稣会,成为最早的发起人之一。1540年,他奉教廷派遣前往东方宣教,先后到过印度、南洋群岛、日本、中国等地。带盖高脚酒杯(图10),约1720年产自于波希米亚,采用无色透明玻璃,器身满刻纹样,装饰风格变为流行的贝朗式,其特点为使用带状纹样、阿拉伯式蔓藤纹以及怪诞的元素,这种装饰风格是由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御用设计师让·贝朗创造出来的。器盖钮和器柄均采用嵌螺旋形红宝石和金色玻璃丝工艺,工艺考究,技术精湛。雕刻酒神巴克斯的带盖高脚酒杯(图11),约1740年在德国柏林的玻璃工厂制作而成,采用无色透明玻璃,器身雕刻酒神巴克斯的童年形象,人物雕刻细腻、生动传神。巴克斯是罗马神话中的酒神和植物神,首创用葡萄酿酒,并把种植葡萄和采集蜂蜜的方法传播给百姓,许多著名画家如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等都画过以酒神巴克斯为主题的油画。
图11 雕刻酒神巴克斯的带盖高脚酒杯
图12 雕刻禽鸟的高脚酒杯
图13 饰有布雷斯劳风景的高脚酒杯
巴洛克时期的无色透明玻璃器纹饰繁缛,题材多样,具有强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通常描绘的是狩猎场景、统治者肖像、圣人画像、传教士形象,还见有禽鸟(图12)、风景(图13)、战争、花草等题材,其中统治者肖像和宗教题材最为流行,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巴洛克时期君主专制体制的巩固,宫廷需要表现动感和力量的艺术去表达对君王的尊敬与权威;另一方面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出于对抗新教宣传天主教的需要,大力推行宗教艺术。这一时期的玻璃器酒杯的高脚多呈柱状,中间间隔圆球或圆环玻璃片,这种装饰风格是1700年左右在波希米亚创造出来的,取代了以前的温格特式和威尼斯式的高脚器型。在造型上多采用曲线与曲面等极具生动的形式,突破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庄重严谨、和谐宁静的规则,特别强调变化和动感。巴洛克时期的装饰工艺除了沿用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工艺,如镶嵌工艺,还创造性地发明了刻磨雕花技术,并成为主要装饰技法。
巴洛克时期的玻璃艺术是欧洲玻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上承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玻璃工艺,向下影响了洛可可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等后期的玻璃艺术。这一时期玻璃艺术的创新和变革除了受玻璃匠人们的匠心精神推动外,还受制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崇尚变化和运动、追求华贵富丽的艺术风格逐渐向精致典雅、细腻柔和的洛可可风格转变,并逐渐被后者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