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心理课堂分享环节有效性的探究分析
2018-12-18单佳楠
单佳楠
〔摘要〕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活动性与体验性,课堂分享是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分享环节可以使学生有更多更深的心灵感悟。但是实践中心理课上的分享环节常常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这也是历来心理课堂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等方式,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以课堂进程(课前、课中准备,课中讨论,课中分享和课后)为时间轴,总结了行之有效的提高分享环节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分享环节;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5-0029-05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文化课,它的突出特点是活动性与体验性,可以说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要重于知识的传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分享是指在相互尊重、保密和开放的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就之前的活动环节进行心理感受的表达和升华,是一堂心理课的灵魂环节[1]。有效的分享环节可以使学生有更多更深的心灵感悟,但是真正的心理课上的分享环节常常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在心理课上往往会出现负面的“阻抗现象”,因为是不需要考试的科目,所以学生往往一来到心理教室就非常活跃,甚至导致场面混乱,无法进行正常的心理教学。但教师若进行纪律管理,很容易出现课堂气氛沉闷,很难再次调动起来。课程开始的活动环节进行顺利,可轮到分享环节要么一言不发,要么互相推举发言甚至猜拳发言。更有甚者,在同学分享时,有些人会起哄、嘲笑、攻击同学的分享内容;或者在分享环节应付老师,分享与主题完全无关的内容,甚至为了出风头刻意分享不符合课堂要求的内容等,最终根本无法达到分享的目的。长此以往,心理课变成了“菜市场”,学生和老师都渐渐失去兴趣,心理课形同虚设[2]。
为解决以上问题,实现真正有效的分享,本课题从发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
二、原因和表现
通过文献查阅发现,造成分享环节不能有效进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学生无法融入课堂活动中。
第二,问题设置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讨论和分享哪些东西。
第三,从众心理,看到其他同学不分享,自己也不好意思。
第四,哗众取寵的心理作祟。有些学生在分享时刻意做出一些不符合课堂要求或与主题无关的行为,引起大家起哄,影响课堂氛围。
第五,意外插曲,课堂上经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行为和语言出现,造成学生关注点转移,分享环节不了了之。
第六,对心理课堂不重视,因为心理课程不需要考试,上课次数较少,所以很多学生不屑于参与到课堂中来,自然无法分享感受。
第七,想要分享却词不达意。有些学生愿意与大家分享,却发现在分享时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心意,语言组织能力欠缺,感受谈得断断续续,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如何组织语言上,想要表达的情绪已经消失[3]。
第八,需要分享的内容较为敏感,涉及学生的隐私、痛苦或让学生觉得尴尬等,这时学生一般都表现为沉默、低头、回避老师的目光。例如,在青春期心理课程上,需要大家分享自己是否曾经对异性同学有过好感,以及自己对于早恋的看法。这类的问题较为敏感,学生回答时觉得不好意思,又怕被同学起哄。在亲子教育课程上,分享的问题是当父母不理解你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当父母强制要求你时你恨他们吗。这类问题涉及学生的隐私和痛苦,学生本能地逃避这种自我暴露[2]。
三、对策
(一)课前
1.创设相互尊重、开放式的课堂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想实现真正的分享,就必须创设一个相互尊重、彼此接纳和信任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成员能够自觉放下心中的戒备,真诚地分享心中所想,实现内心深处的升华[2]。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心理教师需要在进行第一次心理课程时向学生渗透这一观念。具体来说,教师需向学生介绍分享的定义和规则:(1)心理课程的分享是个人针对课程互动的体验、感受、理解、联想和领悟;(2)分享不同于回答问题,是你内心的真实感受,没有对错之分,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分享的内容可以完全不同,甚至相反;(3)每一次分享都是心灵的碰撞,因此我们都应该以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的分享,用掌声对每一个分享表示感谢,绝对拒绝嘲笑、指责和批判等人身攻击[4]。
明确了分享的规则后,教师需要在之后的每一节课堂上强调,每一个分享环节坚决贯彻这一理念,长此以往地坚持,尊重和开放式的课堂氛围自然形成。
2.强调保密原则
除了营造良好的分享氛围,保密也是有效分享的必要保证。在心理课程的分享环节中,多少都会涉及学生个人隐私方面的内容,如果这些内容传播到课堂以外,对学生本人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那么学生势必更加不愿意分享了。因此,分享内容需要保密原则,这是教师和课堂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做到的,为求行之有效,需要教师在每一次分享前后加以强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分享得到保护,能够更加敞开心扉,进行分享[4]。
3.做好课程设计
无法引起学生兴趣的课程,再多的教学技巧,也无法打动学生的心,更不要说分享了,所以,好的课程设计是有效分享的首要条件。在课前,可以通过搜集资料、个体访谈等方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再根据主题设计相对应的活动方案。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课程中所使用的案例、活动等都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课程中来,进而真诚地分享心中所想[2]。
(二)课中
1.根据课程主题营造合适的课堂氛围
为求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心理课堂的环节中,教师需要营造出与主题相应的课堂气氛,来带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内心的感受,利于分享。例如,在生命教育课程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庄重、严肃的课堂氛围,配合相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失去生命的痛苦,从而分享出自己对于生命的感受。在感恩父母的课程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投入温馨、感人的课堂氛围中,有利于学生回忆起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从而自然地分享出自己的感恩之情和愧疚之心。
2.教师的激发是有效分享的引导线
在心理课上,尤其在分享环节中,教师和学生是绝对平等的,换言之,分享环节就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深处交流的平台。如果说学生是交流的主体,教师则是交流的引领者,要想达到真正意义的分享和沟通,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小觑。那么怎样的引导才能带动心灵深处的分享呢?
第一,心理教师需真正做到与学生平等,始终尊重和欣赏每一位学生。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且使学生同样感觉到被尊重和平等,教师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尤其是在分享环节,从心底接受和理解每一个学生的分享。心灵的语言是不分高低对错的。只要坚持下去,学生自然能够感到这种平等的氛围,放心地参与到课堂中,实现真正有效的分享[5]。
第二,做学生真正喜爱的教师。教师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学生喜欢你,则会爱屋及乌地爱上你的课,认真听讲,全心投入,反之亦然。所以,要想实现有效分享,除了和学生平等外,还要让学生喜欢。笔者通过个体访谈等方式调查得知,学生喜欢的教师往往需要具有真诚、敬业、幽默、随和、富有亲和力等特征。除此之外,学生更喜欢和敬佩那些在专业方面底蕴深厚的教师。因此,心理教师可以朝着这些方向努力,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老师,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你的课程,用心参与,分享则不再是难题[5]。
第三,心理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拥有专业的觉察能力。这里需要教师觉察的不只是学生回答时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眼神、表情和动作,只有时刻保持心理专业人员的敏感,才能发现这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就是分享的契机。抓住了它,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和反馈,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这才是真正的分享[4]。
第四,多用开放的句式来引导学生的分享。在学生分享时,心理教师往往要在适当的时刻给予反馈和引导,开放的引导句式可以使学生慢慢放松下来继续分享,例如:“为什么呢?”“你认为怎么样?”等;而相反的句式则给学生一种接受老师教导的感觉,心灵分享戛然而止,例如“你应该(不应该)……”“怎么可以这样呢!”等[2]。
第五,心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运用“自我暴露”的技术。心理课堂的分享环节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无人敢站起来分享。其实此时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想要分享的,只是都不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自我暴露”,与学生分享自己成长中的事例和感受,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听到老师的分享后,学生的戒备就解除了,开始愿意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行为不但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同时,更能体现心理课堂的平等性,拉近教师与学生心灵的距离[6]。
3.讨论环节是实现有效分享的基础
心理课程的讨论环节和分享环节是双生并存的,讨论环节是分享环节的基础,分享环节是讨论环节的总结和升华。但现实中的心理课堂上,讨论环节往往沦为学生聊天的时间,到了分享环节,自然无话可说。因此,想要提高分享环节的有效性,讨论环节则必须高效和有序。
第一,合理分组是讨论环节的基础。大多心理课程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无论是活动,还是讨论和分享,都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如果说讨论环节是分享环节的基础,那么合理地分组则是讨论环节的基础。在心理课上使用的分组方法大多为以下几种:(1)自愿分组,即学生自主进行组合。这样分组的优点在于小组成员互相熟悉了解,讨论起来没有戒备,更加自由深入。但缺点在于这样的分组方法无意中孤立了班级中相对沉默内向的学生,这些学生平时不善交际,于是往往被其他同学忽略,无组可入。(2)通过学号、座位等分组。这样的分组往往人数均衡,组合较快,但这样分组未考虑学生个人意见,造成小组内组员彼此之间不配合,讨论氛围不融洽。(3)通过游戏分组,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质和教师给出的条件分组,这样的分组可以让学生较为自然地融入其中,但无法保证组与组之间的人数等条件均衡。好的分组需要同时考虑各组学生的人数、特质、能力、性别,以及学生的个人意愿,甚至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主题随时调整分组,因此是对教师能力的一个考验[7]。不论是怎样的分组形式形成的小组都需要进行团队建设,从而促进组内成员之间的默契,提高团体凝聚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组合作的真正意义,便于往后课程中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进行[4]。
第二,需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心理课上,教师设置的讨论问题是这一环节的引线,好的讨论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给学生指明讨论的方向和范围,使其围绕这一引线畅所欲言。反之,讨论环节则会沦为过场和学生的聊天时间,或者讨论的内容超出课堂的范围,学生的焦点被转移。好的讨论问题应该有以下特征:(1)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符合学生当前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尽量覆盖学生的兴趣点;(2)问题设置需要由浅及深,从简到繁,层层递进,可以让学生的分享从课堂感受延伸至自身生活;(3)多设置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可以从问题展开,发散思维,联系实际,而不局限于课堂[8]。
第三,制定合理的讨论规则,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心理课程的讨论环节应当是相互尊重、开放、自由、和谐的,它可以让组内成员放心地进行心灵交流和思维碰撞,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并敢于、乐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让课堂在讨论中不断生成。但现实中的心理课堂上,讨论环节因为没有老师的监督和引导,很容易出现讨论跑题、闲聊、打闹、捉弄、嘲笑、随意走动等行为。为避免这些行为的发生,教师需要在讨论前制定并且反复强调讨论环节的规则,即谨记心理课堂是相互尊重和平等的课堂,禁止出现以上行为;讨论时需认真思考、讨论,保持音量合适,禁止影响他人或他组;如果违反规则,则需要接受惩罚,如“用屁股写数字”“大笑两分钟”等。除此之外,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在讨论环节仍需保持专业的敏感性。讨论环节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进行,因此教师不能过多地参与其中进行指导。但为防止讨论跑题等现象,教师可在讨论环节适当走动,目的在于:(1)维持讨论秩序的同时尽量倾听学生的讨论,并在合适的时候给予指引,防止学生讨论跑题,及时制止课堂允许范围之外的言语和行为;(2)注意小组中沉默寡言或明显被组员排挤在外的成员,这些成员往往会坐在小组之外,独自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教师需要格外关注这部分学生,并及时鼓励他们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来[8]。
第四,善于把握讨论的时机与时间。讨论环节是心理课程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学生的心理感受,但若设置的时机和时间不恰当,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讨论环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讨论环节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过短则学生讨论未尽兴,感受来不及深入,分享自然达不到效果,过长则会使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最终变成了聊天环节;(2)讨论环节应设置在课程的主题活动后,这时学生对于课程主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受,又能通过讨论将这种感受碰撞升华,这时的时机才是恰到好处。
第五,可提供讨论表格帮助分享。讨论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能直接参与指导,但可通过讨论表格来引导学生。该表格包括每个讨论主题、每个人的发言概要、最后的小组总结和发言的提要等。设计讨论表格的作用在于:(1)帮助学生记录下讨论中自己那些有意义但容易忽略的发言;(2)帮助学生从讨论中提炼各个小组的精华观点;(3)总结发言的提要可以为分享提供一个大纲,避免学生分享时因紧张而忘记自己要说的,或语言组织混乱等。
4.注重分享的全面性:均衡性别、性格和座位等因素
在讨论环节之后的总结分享过程,教师需要注意分享者的选择。有些学生善于表现自己,频频举手希望教师点到自己,但有些学生则会以低头、回避目光等方式躲避回答,甚至有些坐在角落的学生以为教师根本注意不到自己而开小差。这时老师们往往会选择举手的学生回答,但是,每节课举手的几乎是相同的几个人,如果老师只让这些同学分享,其他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分享没有意义,久而久之,分享环节就成了小部分人的事情。所以,教师需要均衡考虑性别、性格以及座位等因素,尽量做到让每一个人都有分享的机会。不但如此,对于那些想躲避分享的学生,教师更要加以鼓励,力图让他们尝试第一次分享,并且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从而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乐意与人分享。
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发言时,教师需要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与自己的感受相对比,有何异同,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
5. 将咨询技术应用于分享环节
心理咨询中的很多技术都可以泛化使用在心理课堂的分享环节中,例如“共情”“自我暴露”“积极关注”等,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心理教师对自己的理解和尊重,感受到心理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平等氛围,从而乐于、敢于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想。
首先,教师的积极关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同时改变学生对于教师的固有观念,即教师只会批评学生,从而更快地获得学生的接纳和认同。心理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就是,心理课程的分享环节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心理教师应从心底接受人生而不同,同时生而平等的观点,用开明的心态去接受每一个学生的分享。只要是他自身的真实感受,只要是学生真诚的分享,就是对心理课堂最大的尊重,都应该得到教师的理解和认同。即使他的分享不符合课堂要求,甚至超出道德范畴,教师也应该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耐心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辨析,而不是生硬地批评学生,甚至强硬地要求学生改变。只有这样积极关注,才能获得真实有效的分享[2]。
其次,针对分享环节的不同状况,应用适合的心理咨询技术,让分享持续下去。当学生对自己的分享感到羞愧时,应用共情技术,使学生感到被包容被理解,从而消除羞愧情绪;当学生分享到一半沉默时,应用非言语技术进行鼓励和安慰,如支持的眼神、关切地摸摸头、安慰地拥抱或拍肩膀等;当学生情绪失控时,及时应用心理干预技术,或暂时使用安慰性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课后及时进行个体辅导,帮助学生从因分享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中走出[1,3]。
最后,引导学生用间接表露的方式进行分享。间接表露就是将自己的经历用他人的身份表达出来。心理课的很多分享涉及学生不愿意为人知的隐私,甚至涉及学生做过的让自己感到羞愧和耻辱的事例。这时,直接地用自己的身份说出来会让学生害怕受到指责和歧视,于是,可以引导学生以间接表露的方式分享出来,既得到了心灵的释放,又不用担心自己因为这些事而被同学看不起。引导的方式就是将分享的问题加以修饰,例如:“你是否做过背叛朋友的事情?”改成“你知道哪些发生在身边的背叛朋友的实例?”这样既满足了学生自我暴露的需要,又同时让学生的分享无所顾忌,从而使分享环节更加真实有效[6]。
6.尝试多种多样的分享形式
可通过改变传统的分享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的分享方式,增加神秘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分享的乐趣,使学生喜欢分享。在此列举以下三种方法供读者参考:(1)随机抽签法,即采用抽签软件等随机选择分享的人;(2)接龙分享法,即由第一个分享的同学指定下一个进行分享的人,依次接龙进行;(3)特点分享法,即由符合教师描述特点的同学进行分享,如“头发最长”等。
7.分享环节的意外插曲处理
分享环节常有意外发生,在此分享三种常见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第一种情况是在分享时故意说出不符合课堂要求的话语、故意对抗老师、故意做出引起哄笑的声音或行为,教师需及时制止而后进行冷处理,让学生在情绪稳定后自己思考其行为,自愿认错或改正[4]。第二种情况是在分享时学生情绪波动大,接近崩溃,教师可暂时稳定这位学生的情绪,通过抚慰、共情等技术使其平静下来,下课后,及时进行个体辅导,舒缓他的情绪[4]。第三种情况是分享的内容过于极端,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关注点从想法转移到自身的情感体验上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辨析,了解想法与行为冲突的地方,最后是让其他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将这一插曲引申为一次思维的拓展。以上的行为固然会对课堂造成影响,但若处理得当,可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心理课堂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为以后有效的分享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3]。
(三)课后
当课堂上分享未完成,或有的学生不希望将自己的隐私暴露于同学面前等情况出现时,教师需要将分享延续到课后。可通过心灵小册等方式进行,即建议学生将自己想要分享的内容写在小册上,交于心理教师,教师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反馈,这样的分享避免了学生在人前碍于某些原因不敢分享或分享不够深入的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可参照一種较为先进的方式——“魔灯”(MOODLE)平台。这是一种专业的教学平台,学生可在平台上面建立讨论组或发布帖子,其他学生和教师可自由选择主题发言,这是一个集讨论和分享为一体的平台。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使用论坛、微信群和QQ群等方式进行。现代学生对手机和电脑的热衷程度较高,因此这一方式可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分享的兴趣。
四、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将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通过课堂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课堂教给学生自我调节心理和情绪的能力,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真正进入到学生心里,要想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有效分享。因为分享是心理课的核心,是课程与学生心灵碰撞的途径,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交流的平台,是学生打开自己内心的时刻,因此,只有实现有效分享的心理课堂,才是真正地不负其名。
参考文献
[1 ]邱细荣.让分享环节的心理能量流动起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3):24-25.
[2] 黄德信.打破阻抗,让心理课活起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2):26-28.
[3] 石丽媛.分享见深度深入见质量——心理咨询技术在心理课分享环节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29-30.
[4]王静. 敢于分享,乐于分享,善于分享——提高心理活动课分享环节有效性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9):22-23.
[5] 沈强英.对提高高中心理课吸引力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8):23-24.
[6] 汪海云.提高心理课上学生自我表露的积极性[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22):9-30.
[7] 王嘉欣.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心理课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5(4):28-29.
[8] 石丽媛.打造高效的心理课堂——论心理课的讨论环节[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9):19-2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珠海,519000)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