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观察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8-12-18赵海勇
赵海勇
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观察方法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GS【2017】GHB2896。
观察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依据观察到的情况来改变授课节奏进而提升授课效率。但是,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运用观察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有一些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初中生上课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干扰,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我们知道,内在学习动力比外在刺激更加持久,因此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他们的课堂表现来吸引其学习的注意力,从而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体会到数学之美。
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笔者引用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制作拉面的案例。拉面师傅将一根很粗的面条进行两段捏合后,重复进行拉伸、捏合。进行多少次操作后,能够得到128根面条?通过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课堂气氛非常活躍,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美。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主动学习远比被动学习的效果要好。在授课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习惯,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通过有目的的主动观察学习,学生能够进行有意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在的规律,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作为一名领路人,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使他们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归纳养成观察的习惯。
在探究“圆的定义”时,笔者要求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圆,并从圆的形成过程归纳出圆的定义。此外,学生还需要写出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三角形、四边形比较,写出圆的特性,从集合的角度来归纳得到圆的定义。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学生能够得到圆的定义,形成类比的数学思维。随后,笔者为学生播放了车轮的动画视频,要求他们讨论车轮为何是圆形的,而不是三角形或正方形的。通过应用所学知识,学生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形成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强化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处处留心观察,通过分析和反思学生的课堂表现找到授课的问题所在,对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实践与改进,从而提升讲课效果,最终强化自身的课堂观察能力。在具体观察中,教师还要做到主次分明,能够区分知识点难易程度,从而提升课堂观察的效果。
在讲授“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时,笔者要求学生先思考和观察,写出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然后再根据上述探索,比较这三个函数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在此过程中,笔者会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反应,引导其找到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找到其中的关系,笔者也可以根据他们的课堂表现来对症下药,这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现代教学中互相交流非常重要,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就成为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教师要与其他同事积极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建议。此外,还可以邀请其他教师及专家来学校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交流和沟通,及时改进、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快速丰富自身的经验,不断提升课堂观察能力。
在课堂之外,笔者会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跟他们开展相互听课的学习活动。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观察他人的课堂,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积累和评价,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从而提升课堂观察能力。笔者还会邀请其他教师来观摩自己的授课活动,耐心细致地听取改进意见,通过及时改正来提高观察能力。
总之,广大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运用观察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