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18-12-17张妍

卷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张妍

摘 要:当前,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有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的背景下,本文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并根据其具体影响提出商业银行相对应的策略和建议。商业银行要转变经营观念、拓展业务渠道,提高服务能力和业务能力,加强风险监管与人才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金融监管

1 引言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的每一次变化都备受人们关注,而今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也不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离开信息技术,现代工作根本无法完成。而在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现代,政府对金融监管的力度越来越弱,在各种政策的支持鼓励下,我国的金融行业蓬勃发展。网络金融产生于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的交融和磨合,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金融机构对互联网的运用越来越多样化,互联网金融在国内逐渐“风靡”起来,有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研究在金融界也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产品也越来越多。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对传统金融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如何解决这种冲击已经成为了不可逃避的问题。本文通过系统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而为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冲击的情况下提供比较有用的建议,为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清晰地规划。

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的金融模式,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服务、经营、资源配置效率、快速创新的优点,同时也存在管理难、风险大的缺点。它的兴起不可避免的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冲击和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

2.1.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理财的兴起,而现代生活节奏快,还有众多“月光族”,受过教育的新一代逐渐取代老一代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们不再是拮据的勤俭一代,适度消费已经称为主流。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这使得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会把工资和存款存在类似于余额宝、理财通的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银行人民币存款金额因此受到冲击而有所减少。2017年7月,央行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个人活期储蓄存款从1月末的16.75万亿下降至6月末的15.99万亿元,减少了约7600万。个人活期储蓄直接减少,我们可以猜测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占有不少存款金额。

对于贷款业务,虽然互联网网贷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客户群体的不同——互联网网贷主要面对小微企业或者个人,但是现有的融资格局也因此而发生了变化。对于结算业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現在网上购物还存在虚假商品,但随着监管方式的完善,这种购物和支付方式定然会成为一种趋势,纸币用的越来越少,“电子货币”会逐渐取代纸币。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冲击了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支付主导地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

2.1.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职能的影响

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这个职能的实质是资金融通,即资金需求者与资金供给者之间的媒介,以往都是银行担当着金融中介的职能,现在个人对个人(p2p)(Peer-to-Peer lending)的网络信贷模式因为手续相对简便、利息低等原因受到众多小额贷款人的青睐,这些互联网金融贷款企业可以以低成本就可达到银行直接或间接融资的目的,商业银行陷入被动的境地。小额贷对小型企业和个人有很大的吸引力,现有的银行一家独大的融资格局因此改变。

弱化了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职能。互联网支付采用的是不依赖于银行卡的无卡直接支付,这种支付方式操作简单、交易便捷,大大提高了资金流动的效率,可以更快的被更为广泛的用户群体所欣然接受,互联网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影响不断的加大,我们所知道的支付宝和微信,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并且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使得商业银行在代付费用方面的中间业务受到了影响,商业银行的固有业务被分流。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对商业银行的支付地位造成冲击。

弱化了商业银行的信息中介职能。传统银行就像一个水库,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交易信息都可以记录在互联网上,交易双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他们的交易情况,比如现在大学生都会通过淘宝购物,购物宝贝的物流信息都能实时记录在网上,我们可以随时查看。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想要知道的交易双方的信息,这极大地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的存在弱化了商业银行信息中介的职能,导致了金融脱媒的出现。

2.1.3 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安全监管依旧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依旧没有解决。而传统商业银行本身具有比较完善的风控体系,当商业银行进驻于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会加大商业银行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互联网支付中隐含的安全隐患、互联网网贷的审核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其他业务的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2.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

商业银行相比于互联网金融这种新的金融模式具有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强的优势,只要商业银行能够主动把握时机,并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保障商业银行的平稳运行。

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创新。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地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不可避免的对商业银行的运营方式、服务方式以及创新能力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运行方式能够很好地为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引荐和指导作用。提高商业银行运营效率,拓展商业银行业务渠道,拓宽银行客户群体。最后商业银行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另一方面为了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不得不进行改革。而商业银行的地位也自互联网金融产生之后受到了挑战。近年来,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手机银行和移动支付,开展网上服务。利用自己的信用优势打造金融服务平台,例如交通银行推出了类似于余额宝的“工资宝”,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快了商业银行的创新步伐和银行业的技术革命。

3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3.1 转变经营观念、拓展业务渠道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年龄还比较小,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它已经有了撼动商业银行地位的能力,并且这种冲击可能会继续加重,商业银行不得不慎重对待。我们应当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客观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利与弊。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应当以开放的思维看待互联网金融,重新定位银行的业务与方向。利用互联网金融给我们带来的借鉴作用以达到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突破与创新,来提升商业银行的业务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而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因为主要面对的是小微贷和个人贷而不与商业银行有着业务上的冲突,但是这对商业银行也有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当重视对于小微企业与个人业务的服务。商业银行可以开辟一个专门的面对小微与个人业务的平台,在利用已有的客户信息库,挖掘新的盈利方向,以满足小微企业与个人的需求。

3.2 提高服务能力和业务能力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客户可以将自己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面对的不满及时准确的反映给服务提供者,这既有利于生厂商能够更加了解客户需求也能够让生厂商及时做出反应,来调整产品运营方向。而互联网金融近几年的飞速发展累积了大量交易数据,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入发掘客户群体、总结客户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要统一银行间的标准,加强数据的收集整理,防止数据杂乱与冲突,通过信息科技将信息数据变成信息資产,不断创新产品、开拓业务新增长点。

3.3 加强风险监管与人才建设

商业银行在以往的发展中本身就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风险防控经验,但是这远远不够,商业银行的管理者还需要对这方面进行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其也带来不少弊端。而现在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也不断的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国家相关法律也在不断地完善,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参与并做好带头作用,加大网上银行的监管力度,保护好客户的信息,承担起该有的责任。大数据信息时代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商业银行如果想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加强人才建设。在招聘时注重信息技术人才的招聘,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已有的内部员工的培训,改善现有的职工福利留住那些有能力的员工。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回顾了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崛起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之后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归结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有对银行三大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的冲击和对商业银行职能、地位(金融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息中介职能)的弱化,以及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运营和服务理念具有极佳的借鉴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转变经营观念、拓展业务渠道;提高服务能力和业务能力;加强风险监管与人才

建设。

参考文献

[1]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财经科学.2015,(05):23-25.

[2]郭品,沈悦.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理论解读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5,(10):87-89.

[3]牛华勇.闵德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新实证产业组织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66-71.

猜你喜欢

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