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疗效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8-12-17廖丹
廖 丹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系由于胃酸及胃蛋白酶自我消化引起胃和(或)十二指肠黏膜出现溃疡,最终导致可能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导致癌变。消化性溃疡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周期性及节律性上腹痛,该病多发于青壮年,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1]。消化性溃疡可由多种原因引发,包括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胃酸与胃蛋白酶、药物因素、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精神遗传因素等,其中胃酸过多、H.pylori感染为主要致病因子。杨青峰等[2]研究显示,H.pylori感染相关胃部病变过程中存在Th1/Th2细胞功能改变。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抗菌药物、保护胃黏膜药物。本研究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旨在对比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疗效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期为治疗消化性溃疡提供一些经验。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3]。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H.pylori检测为阳性;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并配合,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对治疗药物过敏者;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妊娠、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6 ~ 70岁,平均年龄(46.3 ± 8.4)岁;十二指肠溃疡27例,胃溃疡23例;平均病程(9.4 ± 4.3)年。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5 ~ 69岁,平均年龄(44.3 ± 7.6)岁;十二指肠溃疡29例,胃溃疡21例;平均病程(10.1 ± 4.4)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观察组患者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湖北科益药业有限)30 mg,1次/d;治疗6周。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0 mg,2次/d,治疗6周。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周和第2周均应用阿莫西林胶囊1 g口服,2次/d(珠海联邦制药股份公司);克拉霉素胶囊(江苏润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0.5 g口服,2次/d。
三、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4周后为患者复查内镜、H.pylori感染并进行疗效评价。评价标准[4]:内镜下溃疡全部愈合,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溃疡面基本愈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炎症反应仍存在为显效;溃疡面积缩小一半以上,临床症状好转为有效;溃疡面积无缩小,临床症状无好转为无效。H.pylori根除率 =H.pylori阴性例数/n × 100%。治疗前后2周抽取患者肘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后采用ELISA法检测Th1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2)、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5)水平。试剂盒由齐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步骤均参照说明书进行。
四、统计方法
结 果
一、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治愈44例,显效5例,有效1例;对照组中治愈42例,显效6例,有效2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 0.595,P= 0.552)。
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IFN-γ、IL-2、IL-4及IL-5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01);两组IFN-γ、IL-2、IL-4及IL-5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IFN-γ、IL-2明显低于对照组,IL-4及IL-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表1 两组IFN-γ、IL-2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01
三、H.pylori根除率比较
观察组47例患者H.pylori转为阴性,H.pylori根除率为94%;对照组40例患者H.pylori转为阴性,H.pylori根除率为80%。两组H.pylori根除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332,P=0.037)。
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有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为18%,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停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自动消失。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 0.298,P=0.585
讨 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胃肠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5],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基本明确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并达成共识:引发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众多,胃酸、H.pylori是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同时H.pylori也是溃疡复发的重要因素[6]。有资料显示[7]根除H.pylori的患者复发率为1% ~ 5%,未根除者复发率高达30%以上。H.pylori分泌大量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从而使胃上皮表面pH升高,干扰了正常胃酸对胃泌素的反馈抑制,同时H.pylori感染可引发机体的炎性反应,打破Th1/Th2平衡,导致H.pylori持续感染,不断损害患者胃黏膜[8]。
Th1/Th2细胞因子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占据重要地位,Th1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FN-γ、IL-2,Th2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L-4、IL-5,各细胞因子相互调节相互作用,使Th1/Th2处于平衡状态[9-10]。H.pylori感染引发Th1免疫应答,刺激IFN-γ、IL-2分泌,介导巨噬细胞破坏黏膜组织,加重溃疡。同时,H.pylori感染抑制Th2细胞因子功能,减少IgA分泌,致使H.pylori感染持续存在[11-12]。
兰索拉唑是一类抑酸性药物,是世界上第二个质子泵抑制剂类抗溃疡药,也是经FDA批准和国际各指南推荐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药物[13-14]。它在酸性作用下,转变为活性结构,作用于胃壁细胞的H+-K+-ATP酶,抑制酶活性,使壁细胞的H+不能转运到胃中,从而抑制胃酸分泌。该药生物活性、亲脂性高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可快速发挥药效,对H.pylori的抑制作用更强,H.pylori根除率更高[15]。
本研究以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施以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为88%,表明兰索拉唑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与奥美拉唑治愈率(84%)相当。治疗后,两组的IFN-γ、IL-2、IL-4及IL-5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01);且观察组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4及IL-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均能纠正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失调的异常免疫状态,抑制IFN-γ、IL-2过度表达,解除H.pylori对IL-4、IL-5的抑制作用,兰索拉唑对Th1/Th2细胞因子的纠正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同时,观察组H.pylori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兰索拉唑对H.pylori的抑制作用强于奥美拉唑。两组治疗期间均有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腹泻、便秘、头晕、低热,停药后均自行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运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纠正机体Th1/Th2细胞因子失调,H.pylori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小,可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