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多排螺旋CT与MR在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2018-12-17李丰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3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例数

李丰华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总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粥样硬化斑块以及颈动脉狭窄是临床上造成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也是造成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1]。而早期的诊断以及治疗能有效预防颈动脉狭窄以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CT与MR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在颈动脉狭窄以及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诊断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法不同随机将其分为CT组与MR组。其中CT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5.47±4.31)岁。MR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2.17±4.08)岁。本次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批准,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确诊,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切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凝血功能异常、心肾肝功能异常以及患有心内膜炎的患者。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等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MR检查:采用由东芝公司生产的1.5TMR扫描仪进行检查,以颈动脉中心上下各2.0 cm处作为扫描范围。参数设置:TR=21 ms,焦距为14 cm,TE=3.6 ms,矩阵为384×256,翻转角度为25°。分别采用T1WI、T2WI、质子加权成像序列进行扫描,同时高压注射0.2 mL磁显葡胺对比剂,检查过程中应用黑学技术对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成分进行评估。多排螺旋CT检查: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64排多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扫描前设置扫描电压为120 kV,电流为500 mA,层厚为0.625 mm。扫描时,从受检者自主动脉弓水平扫描到颅底水平,同时经受检者肘部静脉高压注射优维显270对比剂90 mL,注射速度需保持稳定不断,一般以4.5 mL/s为宜,随后再用相同的速度注射50 mL0.9%氯化钠溶液,带确定CT血管造影后将其影像学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兵进行详细分析。

1.3 评价指标:CT对斑块性质的判断标准:若检查结果CT值<60 Hu为脂质斑块;60<CT值<130为纤维斑块;CT值>130为钙化斑块。MR对斑块性质的判断标准:T1WI、T2WI序列下斑块高信号表达为斑块内出血;T1WI、T2WI序列下斑块内无信号表达则为斑块钙化。颈动脉狭窄率标准:0级:正常;1级:狭窄率<50%;2级:狭窄率<70%;3级:狭窄率<70%;4级:狭窄率为100%。总动脉狭窄率=(总例数-正常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将本研究结果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CT检查动脉狭窄率为28.21%(11/39)与MR组23.08%(9/39)并无明显差异(χ2=0.690,P=0.406>0.05)。

2.2 CT诊断对于钙化斑块的检出率显著高于MR组,而MR组对于混合斑块以及纤维斑块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组(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法对不同斑块类型的诊断结果对比[n(%)]

3 讨 论

CAS(动脉粥样硬化)是指由于动脉某些部位的内膜下脂质沉积,并伴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分的增殖,最终逐步发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2]。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是造成动脉狭窄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可逆性病变,因此尽早接受诊断与治疗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随着超声、MR、CT等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MR动脉血管壁成像技术的不断提升,其在CAS诊断中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内外壁的结构,尤其在颈动脉等大血管成像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同时MR对于血管中的纤维不稳定因素较为铭感,能快速显示脂质斑块以及纤维斑块的情况。而CT具有多序列、空间分辨率高、扫描范围较广等优势,能在对比辅助下清晰、快速地分辨动脉狭窄情况并完成颈动脉血管成像,准确判断动脉狭窄程度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数据[3]。本研究中,CT组动脉狭窄率略高于MR组但并无显著差异(P>0.05);CT组钙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MR组但纤维斑块和混合斑块的检出率明显低于MR组(P<0.05),提示两组对动脉狭窄均有较为良好的诊断效果,而MR对于斑块情况的诊断优于CT组。

综上所述,MR与多排螺旋CT检查在颈动脉狭窄与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各有各的优势,在临床诊断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法,从而有效提高诊断效果。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例数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