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昌市秸秆综合利用
2018-12-15胡滨王立峰
胡滨 王立峰
摘 要:西昌是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以下简称“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但随着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较为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是西昌转变发展理念、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资源
一、秸秆总量和利用现状
1.秸秆资源总体情况。西昌是农业大县,也是产生秸秆的大县。2016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31.679萬吨左右。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约为25.3364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量17.09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仅达到67%左右,秸秆资源丰富且产生量趋于稳定。
2.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以2016年为例,2016年秸秆肥料化利用量9.37万吨,利用率54.83%;饲料化利用量5.01万吨,利用率29.31%;能源化利用量1.86万吨,利用率10.88%;基料化利用量0.17万吨,利用率1%;原料化利用量0.68万吨,利用率3.98%;
二、存在的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受地域经济条件、文化生活、认识水平限制,我市秸秆综合利用地区发展不平衡,安宁河谷和邛海湖盆秸秆综合利用率高,利用方式多元,而偏远民族乡镇秸秆综合利用率相对较低,利用方式较单一。
2.关键技术突破不够。秸秆快速还田相关配套技术和机具不够;秸秆饲料转化率、消化率低,高效秸秆饲料化技术欠缺;先进秸秆收集处理机械设备特别是适合小农田的秸秆收集打捆机械缺乏;秸秆育苗基料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还不够。
3.高效利用率低。虽然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目前已达到了67%,但主要用于附加值与转化率低的秸秆还田、低质燃料、饲料等,而转化效率及附加值高的有机肥料、成型固体燃料、秸秆发电、工业化原料(如乙醇、制糖)等秸秆深加工利用率低,秸秆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
4.收储运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市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秸秆收储运机制,涌现出了一批有效模式,但整体而言,秸秆收集难,运输难、储存难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仍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收运储难仍制约着我 市秸秆综合化利用发展。
5.重点区域秸秆禁烧成效明显。 “十二五”期间,认真贯彻《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落实禁烧任务,采取了“以用促禁”、“疏堵结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创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新局面。在安宁河谷、邛海湖盆、机场周边和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基本杜绝了焚烧秸秆的现象。
三、具体对策
1.提高秸秆农用水平
(1)深入推进秸秆就地就近利用,秸秆高效还田。以秸秆农用为重点,大力推广各类高效轻简秸秆就地就近利用技术。立足全市秸秆资源种类与分布特点、区域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基础,要全面推广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在做好传统高茬收割还田、秸秆覆盖还田腐熟、堆沤腐熟还田等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和优化各种秸秆高效还田技术。
(2)发展秸秆饲料加工。我市要依托区域特色畜牧业,在秸秆还田基础上重点发展秸秆青贮、氨化饲料化利用方式,解决牲畜(奶牛、肉牛、羊等)圈养饲料供给,进一步发展秸秆饲料化利用,提升利用水平。
(3)强化秸秆基料化利用。立足地方资源条件,进一步强化秸秆基料化利用。
①是大力推广以秸秆资源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引导秸秆基料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积极培育秸秆基料食用菌企业,支持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发展秸秆基料化利用。
②是积极探索秸秆育苗基质、秸秆蔬菜花木栽培基质等新型基料化利用模式,开展秸秆食用菌栽培示范,促进秸秆基料产业多元化发展。
2.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
(1)完善高效化收集体系。根据农用地分布情况、种植制度、秸秆产生和利用现状,秸秆综合利用实际和区域分布情况,鼓励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购买农作物收获机械时,配备秸秆粉碎还田或捡拾打捆设备,健全服务网络,促进秸秆应收尽收。积极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收集秸秆,扶持发展秸秆收集专合社等经济组织,鼓励企业、专合组织等大量收集秸秆,建立完善的秸秆收集服务组织网络。
(2)建立完善规范的秸秆收储场所。以乡域为重点,统筹规划建设秸秆收储中心(站点),逐步形成完备的县域秸秆收储网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组建专业化秸秆收储运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秸秆收集和利用,逐步形成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实现秸秆收储运的专业化和市场化。大力推广“企业+收储运中心+收储点+农户”、“企业+收储运中心+专合社+收储点+农户”、“专业合作社+收储点+农户”等多元化秸秆收储运模式。
3.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
(1)支持秸秆沼气和秸秆气化发展。积极拓宽秸秆能源化利用渠道。
①是密切关注秸秆热解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秸秆炭化及秸秆发电等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式,条件成熟时,在适宜区域积极扶持发展相关产业。
②是积极推广“秸秆-家畜养殖-沼气工程-沼肥还田”等循环利用模式,提高秸秆利用率和清洁能源使用率。
③是结合工矿企业锅炉改造,积极引导工矿企业使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扩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市场需求。
④是围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燃料结构和燃烧习惯,大力推进农村改厨行动,推广生物质灶具替代传统燃具,鼓励农村居民使用生物质固体燃料。
4.加强新技术和装备研发运用
(1)加强技术创新。整合科技资源,发挥科技优势,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加强秸秆还田、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领域新技术的创新,扶持引导基层农技部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2)加强装备研发。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科研单位引进和开发先进实用的秸秆粉碎还田、捡拾打捆、固化成型、炭气油联产等新装备,推广秸秆就地就近实现资源化转化的小型化、移动式装备,研发推广成本低效率高的秸秆收集初加工设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装备的产业化发展与应用。
(3)加快推广应用。研究建立秸秆资源评价体系,指导秸秆综合科学合理利用。探索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规程,规范秸秆综合利用标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化发展。对市场前景广阔的新技术和装备,加强市场推广力度,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和规模。
四、结语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必然产物,若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处理,会给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若加以利用就能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这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推进和严格监督,并结合新思路新技术不断革新。
参考文献:
[1]杨龙广. 浅析乐山市秸秆资源状况及综合利用方法[J].上海农业科技. 2016(06).
[2]谢艳敏,孟艳红.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探析[J].乡村科技.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