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老教材变化之管见

2018-12-15侯亚东

卷宗 2018年30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课程标准

摘 要:新版教材比老版在单元名、课名、子目名设置、文字叙述上更加客观,更有一种历史主义体现在里面,这对使用本教材的老师和同学们来说更容易树立历史感,更能把握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课程标准;时序性;完整感;客观;核心价值

新版七年级历史课本上册,与上一轮课本有很大区别,其主要依据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上轮课本则是依据200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新老版本的课程标准发生很大变化,课本随之也发生显著变化。

2011新版课标的变化首先主要在内容要求(2001老版課标称为内容标准)上,新课标增加很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老教材中几乎没有体现;其次是在教学活动建议方面删除了一些内容;第三,是在内容要求上整合了一些知识点;第四,新版课标主要按时序辅以主题编写内容要求,老版主要是按主题编写;最后,新老课标排版上也有区别,新课标 把内容要求与教学活动建议分开排版。当然,对新课本编写影响最大的还是增加的许多知识点。

我们再看新老课本的单元和每课设置的变化。先看单元名的变化。第一,新版课本在单元名开头加了时期名。一些历史学者看来,历史分期是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新老课本对古代史的分期是一样的,但为让学生更清晰明确的把握本单元学习什么时期,加上这一时期的名字,学生每次看到单元名时,都会加深对这一单元所学时期的印象。再看具体的变化,变化最大的是第二单元单元名,其次第三单元,再次第一单元。先看第二单元,新版教材的名字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而老版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可以看到新版单元名没有提到经济重心的南移,但增加了一个社会变化,而民族关系发展则是新老版本都提出了,但新版教材把它放在社会变化的前面,老版把它放在经济重心的南移后面。

接着看每单元具体结构变化。新版课本三个单元21课加一课活动课,共22课,老版则是22课加四个活动课,共26课。

新版第一单元包含5课(第1-5课),第二单元含8课(第6-13课),第三单元含8课(第14-21课),最后是活动课(第22课);老版第一单元含8课(第1-8课)加活动课一,第二单元含6课(第9-14课)加活动课二,第三单元含8课(第15-22课)加活动课三和四

两课。

可看出新版比老版课程变少,22课变为21课,活动课四课变一课。活动课大量减少是新版课本新特点。新版编者也许考虑到第一,初中的历史课时是一周两课时,时间不足以学这么多活动课;第二,活动课较具体课来说难度要大,初中学生学起来难度也大,更花费精力在课外做很多准备工作,挤占时间,不利于其他学科;更关键是教师由于没有充足教学时间一般很少去认真上活动课,所以活动课不如少而精。

第一单元由老版课本的8课减为新版的5课,第二单元由6课增为8课,第三单元则8课不变。具体看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这一时期在老版课本占有8课内容之众,新版只有5课,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新版有8课之众超过老版的6课,第三单元明清时期8课不变。

再具体看,新老版本第1课课名有变化,由“繁盛一时的隋朝”变为“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把老版课本第2课一笔带过的隋的灭亡放在本课单列一子目讲述,使隋朝的王朝兴衰得以完整展现;还有个更大变化是,把老版第4课科举制涉及到隋朝的部分在本课新增一子目“开创科举取士制度”讲述,由此可以看到老版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被取消了,这一课涉及到唐朝的部分放在新版第2课里讲述。所以说新版第1课是整合了老版第1课和第4课部分内容以及第2课的一点内容。

新版讲述隋朝用了1课,唐朝用了4课,且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社会、文化、中外交流、战争等多方面来讲述,让学生对唐朝有较全面的认识;老版课本则是用第1课、第4课的一部分、第7课及第8课的一点和第6课的一点来讲述隋朝,其余讲述唐朝,其实老版的第6、7、8这三课主要讲述的也是唐朝,隋朝只是附带着讲一些。

第二单元由老版的6课增到新版的8课,比重有所上升,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新版第6课“北宋的政治”与老版有很大的改变,在老版只有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的第一个子目“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中的“陈桥兵变”这一部分能与之交集(主要是与新版第一段)。可以说本课几乎是新增的一课,主要讲述北宋政治史,可与新版第一单元第5课衔接,学后可让学生对历史发展前后因果关系有很好认识。本课只有“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两子目,看似很少,实则内容繁多,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

难点。

新版课本比老版第二单元增加两课原因主要是把老版第9课分拆为3课,并增加第6课北宋的政治这一内容,突出了北宋(也许与当前的宋史热有一定的关系),突出了几个政权的先后并立;把老版第12课元朝内容变成两课,并结合现在热点进行增减。而老版第11、13、14课关于社会史、文化史的这三课被整合成两课。

第三单元在总课数没有变化,共8课(前四课叙述明朝,后四课叙述清朝前期),但结构内容上有较大变化。

新版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主要与老版的第15课第一个子目“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对应,。从其四个子目设置中,还是可看出新版编者们希望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脉络的清晰地阐述,希望兼顾朝代的完整性、时序性、多方面性,且强调主题性。

新版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主要与老版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相对应。可以看到首先课名有很大变化,还是体现出新版的冷静、客观、低调的风格,在内容上删去了老版第三个子目“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该子目主要是绿色楷体字,不过在2018年新印刷的统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中又把此内容加上了,这一方面体现了新时代历史课本不再向以前一样,多少年没有什么改变,甚至于严重落后于时代还没有做出改变的情况改变了,预示着今后历史课本会随着观点、内容或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编者能够吸收学者、研究者甚至是读者的意见对历史课本进行修改,课本也可能有的表述不清楚甚至是错误的地方,关键是拿出勇气,对不符合的地方进行修改。

综上述,新版教材比老版在单元名、课名、子目名设置、文字叙述上更加客观,更有一种历史主义体现在里面,这对使用本教材的老师和同学们来说更容易树立历史感,更能把握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

新版教材更强调时序感与完整感,除了清朝的衰亡要在下学期讲述,其他主要朝代的兴亡历史都有涉及,并且为了给学生们以时序感,很少向老版教材那样在文化史、经济史等主题内把两个以上的朝代合在一起叙述。

子目的设置更加准确,不再出现老版的子目下的内容多于子目名的范围的情况,如老版第19课“土尔扈特回归祖国”这一子目不仅讲述土尔扈特回国的事件,还讲述了清朝的疆域。

新教材在课文结构上也做了大量探索,如设置“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知识拓展”等学习栏目,增加了一些图片,大幅调整课前预设,在课后活动的题目设置上也更有针对性。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材料研读”“相关史事”等栏目,这是编者非常重视的课中设置,也是较难把握的一块,在讲授时,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版)

[2]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版)

作者简介

侯亚东,男,汉族,颍上五中历史教师。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樱花系列甜品品牌营销战略关键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现与超越——《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思考》评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园林文化遗产的艺术与价值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