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堂记

2018-12-14曾巩

月读 2018年12期
关键词:南丰池州曾巩

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为池州之明年①,治其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谓其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也。其冬,予客过池,而属予记之。

初,君之治此堂,得公之余钱,以易其旧腐坏断,既完以固,不窘寒暑②。辟而即之,则旧圃之胜,凉台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径,皆在其前;平畦浅槛③,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君于是退处其中,并心一意,用其日夜之思者,不敢忘其政,则君之治民之意勤矣乎!

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其应无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然之理而循之,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而易治也。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与违之,必人之所厌也。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得于己,故谓之德。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而已乎④?然及其已得矣,则无思也;已化矣,则亦岂止于政哉?古君子之治,未尝有易此者也。

今君之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深于《春秋》,其挺然独见⑤,破去前惑,人有所不及也。来为是邦,施用素学⑥,以修其政;既得以休其暇日,乃自以为不足,而思之于此。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其志,然迹君之勤如此⑦,则池之人,其不有蒙其泽者乎?故予为之书。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记⑧。

注释:

a 尚书祠部员外郎:尚书省的属官,掌祭祀等事务。 集贤校理:官名,掌校勘典籍。 池州:州名,治所在今安徽池州贵池区。

b 窘:受到侵逼。

c 槛:栏杆。

d 赋敛:征收赋税。

e 挺然:突出。

f 素学:平素所学。

g 迹:追寻踪迹,跟随追随。

h 南丰:今江西南丰。

大意:

尚书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太原王君担任池州知州的第二年,整修了他朝北的后堂,命名为“思政之堂”。意思是说他在朝南的大堂上处理政事,而在这里思考政事。这一年冬天,我路过池州,他要我为此堂作记。

当初王君整修此堂时,使用了公家一些余下的钱财,修整了陈旧腐烂、毁坏断裂之处,加固之后,就不为寒冷暑热所侵逼了。打开堂门望去,旧园盛景,纳凉之台,清澈水池,游息小亭,散步小径,都在眼前;平整的畦田,低矮的栏杆,美丽的花丛树木,芳香的竹林绿草,都在左右。王君在公务之余退处堂中,依旧一心一意,日思夜想,不敢忘却政事,王君治理民政多么勤劳啊!

使人应接不暇而易于迷惑的是“事”,变化无常而不可拘守的是“时”,应用没有定例但又不可更改的是“理”。了解“时”的变化而随顺它,见到必然之“理”而遵循它,那么事情虽然没有穷尽却也容易应对,虽然多有迷惑却也容易处理。所以,你给予的如果顺应人们的意愿,就一定是人们安享的;你给予的如果违背人们的意愿,就一定是人们厌恶的。这样做,没有不始于自己的思考,然后让自己有所得的。自己思考而有所得,所以叫做“德”。端正自己,然后治理百姓,因此叫做“政”。政事,难道仅仅停留在管理公文、督催赋税、判决诉讼吗?然而等他一旦有所得,就没有什么可以思考的了;思想已经达到了化境,又何止于政事呢?古代君子治理百姓,从来没有违反这个道理的。

如今王君治学,于书无所不读,尤其精通于《春秋》,他见解独到,打破前人的迷惑,他人难以企及。他来此地任职,采用平素所学,处理政务。闲暇休息时,还认为自己多有不足,而在此堂深思。如今的官吏们虽然不能完全实行他的志向,但是如果能追随王君勤勉的足迹,那么池州百姓怎能不受到他的恩泽呢?因此我为他写了这篇记。嘉祐三年冬至日,江西南丰人曾巩记。

【解读】

这篇文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为友人所作。《左传》云:“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王君以“思政”命名此堂,實有深意。

曾巩不仅以散文名扬天下,还拥有比较丰富的仕宦经历,对处理政务颇有心得。他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都渗透到此文之中,并提出了一些鲜明的为政命题。其一,勤于政事,夙夜在公。处理政务不仅仅是公堂之事,公堂之外不免时刻牵挂;亦不仅是白天之事,夜晚不免深思熟虑。可以说,勤勉和责任感是对从政者的最基本要求。其二,因时循理,处事安人。处理事情要因时而变,循理不移,既要适时调整,又要有坚持,如此方能应对自如。其三,善思善得,正己治人。治人者必先治己,躬身自省,端正自己,方能理直气壮。同时,要了解人之所安、人之所厌,顺势而为,将心比心,观照彼此,方能有所成就。(翊欣)

猜你喜欢

南丰池州曾巩
安徽池州地区富锌土壤资源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南丰非遗傩面具雕刻技艺及其形意艺术
南丰蜜橘“橘中之王”
胸怀理想,百折不挠
曾巩生平
四月,是你的谎言
池州印象
曾巩猜字
谁让池州如此妩媚风雅
南丰傩舞传承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