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号子:黄河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2018-12-14□薛

寻根 2018年6期
关键词:船工号子民歌

□薛 华

黄河号子是“黄河人”的民间艺术,也是黄河文化艺术中的璀璨明珠。2008年6月,“黄河号子”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黄河号子这一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在经过长期的积淀发展变化之后,终于成为国家级文化瑰宝。

绚丽多彩的黄河号子

黄河号子是宋代以来人们在黄河上从事集体劳动时发出的似喊似唱的声调的总称。黄河号子历史悠久,在《宋史·河渠志》中就有“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的记载,这里的“杂唱”指的就是黄河号子。根据不同的劳动形式,黄河号子分为抢险号子、土硪号子、船工号子、运土号子、捆枕和推枕号子等。而最常用、最有特色的是抢险号子、土硪号子、船工号子。

抢险号子。就是人们在黄河堤坝上进行抢险时喊唱的号子。抢险是河流防洪中一种特有的体力劳动,由于黄河的特殊性,黄河的抢险是世界河流中最惊心动魄的抢险,黄河抢险中喊唱的号子,也成为黄河号子中最壮观、最富艺术感染力的号子。抢险号子分为骑马号(快号)、绵羊号(慢号)、小官号(慢号头、快号)和花号四种,主要是黄河河工和沿河群众在从事打桩、拉骑马、拉捆枕绳、推枕等抢险劳动时喊唱的。比较著名的抢险号子有:

日落昆仑黑了天,鸟投树林虎登山;行路的君子早下店,打鱼的老公把船玩。大船玩到九江口,小船玩到漫沙滩;大船装的江大米,小船装的青竹竿。我问你装竹竿为何用?姜太公钓鱼争根竿。七尺竿子八尺线,一钓钓了八百年;八百年来不为满,十八家王子争江山。

打罢一场又一场,要打刘秀走南阳;走到南阳迷了路,遇见石人在路旁。问他十声九不语,马上妒恼汉三王;唰啦啦宝剑出了鞘,要宰石人在路旁。石人一看事不好,背后露出字两行;一条大道湖阳县,一条小道归神庄。湖阳访出名马武,归神庄访出铫期况。

土硪号子。就是人们在修堤筑坝用硪夯实顶部时喊唱的号子。由于打硪是一项繁重而又单调的同时需要集体配合的劳动,为了增进默契、一致用力、提高效率、缓解劳累,人们需要行动统一,于是就有了土硪号子。

◇ 河工号子(推枕)

◇船工号子

◇1954年,修堤民工唱着打硪歌开展劳动竞赛

土硪号子主要有老号、新号预备号、缺把号、紧急风、板号、大定刚号、打丁号、重叠号、二人对号、综合号等多种。老号也叫慢号,其特点为“一掂一打”,即众人随着节奏用少许力气将硪提离地面一尺余,然后落下,第二硪时则将硪拉离地面2.5米以上后落下,一低一高,一轻一重交替进行。新号预备号,又叫新号过门或三声铳,无号词,一般四句,用于号头,亦称四句号头。新号的动作要领与老号基本相同,也是“一掂一打”,但节奏上有所区别。缺把号,又叫裁尾巴或挡山号,分慢缺把和快缺把两种,即将号词前后各去掉一至两个字,加快节奏。紧急风,比缺把号更快,也叫快二八,领号的硪头喊硪词,每句最后以“呀”结束,应号者则以“嗨呀”相合。板号,又称沾地起,即石硪沾地后拉起,是速度最快的一种土硪号子,硪头喊号仅叫硪词,应号者快速接号。大定刚号,节奏缓慢,常在硪工疲乏时使用,用于调节紧张的情绪。打丁号,也叫扒坑号,打地基时,在墙柱等部位或需加大强度的部位,连打多硪,用于增强压实度。重叠号,号子喊到高兴时,硪头将号词两句并一句,应号者根据硪头意思连打两硪或多硪。二人对号,为调节现场气氛,喊号时常以两硪头互相提问、交替应答的形式,以减轻硪头喊号强度。综合号,在打硪喊号时,常将上述多种号子串在一起,使其快慢相间,张弛有序,打硪者的表情生动欢快,将繁重、紧张的体力劳动融于轻松、愉悦之中,使打硪者长久保持充沛的体力和斗志,也给旁观者以审美的享受。比较流行的土硪号子有《尿床王》《十二贪》等。《尿床王》:

◇土硪号子

◇各类土硪

一个大姐本姓黄,嫁个女婿尿床王。头更尿湿红绫被,二更尿湿花衣裳。三更尿湿鸳鸯枕,四更尿湿象牙床。鼓打五更天明亮,床下尿得赛长江。从南来个打鱼汉,照准床下撒一网。打个鲤鱼八斤半,还有个黄鳝丈二长。

船工号子,就是黄河船工们在操作船只与风浪搏斗时喊唱的号子。根据不同情况,船工号子又分为拨船号子、行船号子、推船号子、拉篷号子、爬山虎号子等。

船工号子号词中也不乏精彩之作,比如:

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运载好布千万匹,船工破衣不遮身。运载粮食千万石,船工只把糠馍啃。军阀老板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

一条飞龙山昆仑,摇头摆尾过三山。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

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

黄河号子分布很广,抢险号子、土硪号子在黄河下游两岸无数乡村中流传,黄河汉子几乎都是传播者甚至创作者,而船工号子更多在黄河上中游的船工中流传,《黄河船夫曲》正是其中优秀曲调的提升版。虽然已经搜集到的黄河号词有几百首,但由于黄河号子即时性、随创性的特点,要想把黄河号子的号词全部搜集起来,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黄河号子所具有的独特而巨大的魅力,就在于它随时随地产生于各种与黄河有关的体力劳动之中,劳动和劳动人民,是黄河号子诞生、成长和延续的土壤。

◇河工号子(推枕)

◇河工号子(搂厢)

◇河工号子(打桩)

仰望历史的天空,我们似乎看到,黄河两岸,浊浪滔天,黄河号子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传遍四方,成为黄河上一道绚烂的文化风景线。黄河号子是汉民族民歌的生动体现,是劳苦大众在艰难岁月中独有的文化享受,也是他们与自然、与人生顽强抗争的一个精神纪念。

特点鲜明的黄河号子

作为黄河中下游所独有的与黄河有关的一种民间口头艺术,黄河号子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第一,黄河号子的基础是黄河劳动。黄河号子产生于体力劳动,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它实质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产物。从不同的黄河号子名称就可以看出它与劳动的关系十分密切。比如抢险号子、土硪号子、船工号子,从名字上可以分辨是哪种劳动的号子,船工号子细分后的拨船号子、行船号子、推船号子、拉篷号子,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是在操作船只哪个环节时唱的号子。土硪号子中的“慢号”“紧急风”“沾地起”所表现的则是打硪的具体场面,反映的是那些时而低沉、时而激昂、时而缓慢、时而急促的声调。可以这样认为,与黄河密切相关的劳动,在黄河号子中都有真实、生动的体现。也可以说黄河号子就是黄河劳动的艺术再现。

第二,黄河号子的实质是汉民族的劳动民歌。黄河号子是人们在从事黄河劳动时自然喊唱的一种民歌,是一种在紧张、繁重,需要协作和指挥的劳动中集体喊唱的民歌。人们常说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少数民族地区是民歌的海洋。但是,黄河号子要求记忆清晰,体脑并用,也要求反应敏捷,思维灵巧,反映出汉民族也是一个富有民歌才能的民族,他们也热爱歌唱,也有即兴创作发挥的天赋。而从黄河号子的种类、数量以及黄河号子的喊唱方式,还有黄河号子号词内容的取材广度和深度来看,黄河号子均可以称得上是汉民族的文化情怀、精神追求的优秀民歌的代表。

第三,黄河号子的内容是现实的折射。从一些黄河号子的号词来看,其内容大多取自于地方戏曲、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民谣俚语以及时代变迁等,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透析心理、触及灵魂者亦比比皆是,可谓一首首历史万象诗,一幅幅市井百态图。同时,黄河号子的号词也经常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比如,民国以前的号词多为古代戏曲、民间传说中的内容。解放战争时期就有了这样的号词:“杨勇将军领导我们打游击,俺的家乡变成根据地;民主政府减租又减息,自由平等衣丰食又足。”

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号词:“五八年‘大跃进’,大家都加把劲,我们来修大堤,建设社会主义。”

第四,黄河号子的核心是团结协作。人多、紧张、繁重是黄河劳作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协作和指挥。喊唱黄河号子的作用,是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节劳动情绪。因而,黄河号子的核心正是团结协作。每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分散的。然而,当有一种整齐划一、雄壮有力的声音来调动、指挥这些渺小分散的力量时,它就发生了惊人的质变,变得无比强大。尤其是在危急关头,在抢险号子声中,无数次危急的险情被战而胜之;在土硪号子声中,固若金汤的堤坝矗立在黄河岸边;在船工号子声中,黄河船只在惊涛骇浪中奋勇前进。这是因为,在黄河号子声中,有一种披坚执锐、无往不胜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团结协作。

第五,黄河号子的魅力之一是即兴变化。黄河号子产生于劳动,传播于民间,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原生态文化,它在艺术上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即兴编唱,富于变化。即兴编唱主要体现在号词的内容上,根据劳动的进展、劳动者的情绪,劳动现场的氛围和领号者的目光所及、思维流动,现编现唱。有时编唱的是一些短小的故事,有时编唱的是一些反映某种心情的顺口溜,有时编唱的纯粹是劳动过程中的环节及动作。即兴编唱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增强了劳动现场的互动性,使得参加劳动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黄河号子内容里的角色,因而更容易活跃劳动现场的气氛,调动劳动者的情绪。即兴编唱使黄河号子号词在内容题材的开掘上更加灵活宽泛,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更加全面及时,在情感诉求和思想表达上更加真实生动。

富于变化主要指节奏与曲调的变化。由于黄河号子从实质上说是一种民歌,所以多姿多彩的曲调是黄河号子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在抢险号子中的骑马号节奏明快,声调高亢激昂,催人奋进;绵羊号节奏缓慢,可以调整人们的紧张情绪,常在人们疲倦困乏时使用;小官号节奏先慢后快,柔中有刚,融紧张气氛于娱乐之中;花号曲调优美,常与骑马号配合使用,使人们的疲倦之意顿时消失。在土硪号子中,也有轻(大定刚号)、重(打丁号)、缓(新号预备号)、急(板号,即沾地起)之分,变化显而易见。船工号子亦随着船行的河段变化,当船冲至激流之中,人们挥舞船篙与浪涛搏斗时,使用的号子几乎没有号词,只有低沉、短促的“嗨、嗨”的单音节词;而当船行至水流平缓的河段,船工们喊唱的号子,也变成缓慢悠扬的戏曲或传说。即使在缓慢悠扬的曲调里,也有时忧郁苍凉,有时舒缓深情。

多重价值的黄河号子

黄河号子喊唱出来的是劳动的欢快,是黄河汉子的真性情。它用原生态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团结奋斗、创新进取、胸襟博大、坚忍不拔等民族精神。它以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多姿多彩的曲调,即兴而富于变化的创作表演手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并且体现出多重价值。

第一,历史价值。黄河号子是人们在长期与黄河洪水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本身既是一部人们与洪水相处的历史,又是一部独特的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历史,它的号词中记载了大量各个时期的历史故事和人文掌故。因此,黄河号子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第二,社会价值。黄河号子是黄河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和传承黄河号子,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黄河治理和开发事业不断前进。

第三,文化价值。黄河号子展示了民歌产生的根基,体现了黄河千百年来独特的文化民情,确立了在汉民族民歌中的代表性地位。黄河号子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化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高超的文化价值。

第四,艺术价值。黄河号子既是民歌的源头,又是汉民族民歌的突出代表,还是一种独立于戏曲、杂艺等之外的民间口头艺术。它不但浸染着赋比兴的创作手法,更将即兴创作推向艺术高峰,体现出重要的艺术价值。

第五,审美价值。黄河号子在劳动中产生,由劳动者创作、演唱,它是劳动者自己的艺术。它的号词通俗生动,曲调高亢激昂,节奏沉稳有力。它的主要喊唱方式是一领众和或众人齐唱,在节奏较缓的劳动中,“领句”与“和句”较长,而在较为紧张的劳动中,“领句”“和句”都较为短促。另外,多数情况下,“领句”唱完后,“和句”再接唱,但也有“和句”在“领句”结束之前就开唱,两个声部构成重叠状态。黄河号子虽然也有曲调,但主要还是强调劳动节奏以便人们在节奏的引领和伴随中进行劳动,紧张的劳动动作,沉重的体力负荷,造就了黄河号子“喊唱”的特点。即兴编唱更是黄河号子中最具代表性的独特技艺。这些都赋予黄河号子以重要的审美价值。

黄河号子是汉民族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美好象征,是气势磅礴而又婉约多姿的黄河文化的突出代表,是黄河汉子在进行黄河治理时所展示的特有文化现象。因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项标志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扬光大。

(题图:今人演绎土硪号子)

猜你喜欢

船工号子民歌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赞船工
我家的“号子”
茶山号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
唱起号子走汉江
瞬间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抗洪英雄之韩集船工支援搜救队
——搜救转移400多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