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纱线毛羽的成因及控制

2018-12-14吴定英

中国纤检 2018年12期
关键词:钢领短绒加捻

文/吴定英

(作者单位:南通市纤维检验所)

引言

纱线毛羽是指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端或圈。随着技术的进步,纺织行业中,纱线形态、产品款式的设计也层出不穷,如有的毛衣设计中需要纱线存在一定的毛羽,使产品更丰满美观,手感良好。但是实际中,纱线毛羽过多,不仅仅影响了纱线的质量,在后道工序中纱线表面容易受磨损产生断裂影响织物的生产产量及织物的外观;纱线毛羽过多会使织物表面容易起球;染色时,纱线毛羽过多及毛羽长度不匀还容易导致染色不均;毛羽是形成生产环境飞花的原因之一,它会导致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纱线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纱线毛羽过多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本文主要介绍纱线的毛羽,指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为降低纱线的毛羽提出一些建议。

1 纱线的毛羽

毛羽在纱线上呈空间分布,纱线毛羽的形状(长短,形态)比较复杂,随纤维特性、纺纱方法、纺纱工艺参数、捻度、纱线的线密度等不同而异。毛羽长短不一,但不同长度都有相同的分布规律。一般情况下纱线毛羽主要有几种表现类型,如图1所示。图1中,a、b表示纤维头端从纱干中伸出成线状(线状);c、d表示纤维从纱干伸出后又回到纱干中从而形成圈状(桥圈、圈状);e表示纱干外围存在的飘头纤维集合体(簇状)。

2 纱线毛羽产生的原因

2.1 原料性能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原料性能是决定纱线性能好坏的基础。在影响纱线毛羽的因素中,纤维原料性能约占一半,其中纤维成熟度偏嫩或过老、卷曲度过高、断裂强度及伸长度越差、纤维原料品种多样性能又不一,影响纺纱纤维平行伸直,增加短绒率,纱线毛羽增多。对纱线毛羽来说,短绒率越多,整齐度越差,长度越短、纤维越细,纱线内根数越大,其头尾端漏出纱干的可能性越大,毛羽产生的概念也越大;试验证明纤维长度越长,细度越细,整齐度越好,纱线毛羽越少,其关系如下面公式表示:

式中:NF——每毫米纱的毛羽数;d——纤维的直径,μm;D——纱的直径,μm;L——纤维平均长度,μm; K——与纤维种类和截面积有关的系数。

2.2 纺纱工艺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纺纱工艺决定纱线的形态,纤维意外伸长、短绒排出量、粗纱细纱的加捻、牵伸、纱线的线密度、络筒卷绕速度等是控制纱线毛羽产生的主要参数。一般情况下,纺纱工艺流程是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每一个过程都关系到纱线的质量,每一个过程都会导致毛羽产生。

(1)清棉与毛羽。清棉工序主要任务有开松、除杂、混合及均匀成卷,而机械在完成这些任务时,纤维要经过角钉、撕扯、牵伸及打击而导致纤维损伤或断裂,增加短绒率,使纤维伸长变细,毛羽越多。

(2)梳棉与毛羽。梳棉工序的任务是分梳、除杂、均匀混合成条,对纱线毛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分梳对纤维的损伤程度越小,短绒增加越少,毛羽也越少;②除杂效率越高,纱条含杂少、毛羽也越少;③通道保持光洁,保持梳棉机圈条器的内壁光洁,减少对棉条的摩擦,使生条光滑、不起毛、有利于减少毛羽;④梳棉机道夫与车辊间张力牵伸应设定到一定值,减少纤维弯钩,纱线毛羽也减少;⑤梳棉速度:速度越高,分梳成单纤维的效率降低,毛羽也相应增加。

(3)并条与毛羽。并条工序的任务主要是并合、牵伸、混合及成条,其中混合道数超过规定范围内,道数越多,纱线毛羽也越多;控制好牵伸成条相应力值及速度,避免纤维损伤断裂,减少纤维短绒发生,减少弯钩纤维,减少纱线毛羽的产生。

(4)粗纱与毛羽。粗纱工序的主要任务是牵伸、加捻及卷绕成形,粗纱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纱线毛羽与喇叭头、集棉器和假捻器等元件的光洁与否、开口大小及几何形状有关。元件光洁、开口越小,采用橡胶材料光滑圆锥面假捻器,纱线毛羽可以得到明显减少。②粗纱捻系数要与细捻系数相配合,才能更好地控制纱线毛羽。

(5)细纱与毛羽。细纱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再牵伸、加捻及卷绕成形。细纱工序是控制纱线毛羽产生的重要工序,其影响纱线毛羽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细纱捻系数:增加捻系数可以降低纱线毛羽,但要保证纱线应具有必需的伸长和强度以便后道织造加工。②细纱牵伸倍数和牵伸型式:牵伸倍数越高,浮游纤维的头尾端不易被控制,毛羽增加。后区牵伸机构对纤维的控制比单皮圈牵伸机构要好,因而毛羽也少。③钢领与钢丝圈:钢领和钢丝圈的选择对改善纱线毛羽有着极大的影响,钢丝圈重量太轻或太重,毛羽都会增加;钢领直径小,毛羽少;固定钢领造成的毛羽比回转钢领造成的毛羽多;新钢领和进入衰退期的钢领造成的毛羽比成熟期的钢领造成的毛羽多。④锭子速度:经验证明,锭速过低或过高,毛羽都会有所增加;而锭子的偏心也会增加纱线毛羽。⑤纱线与机件的摩擦:纱线与筒管的头端、隔纱板以及气圈环等机件的摩擦,都会产生毛羽。

(6)后加工工序对毛羽的影响。后加工工序的基本任务是络筒、并纱、捻纱、捻线、摇纱与成包,主要是清除纱线上的粗节、细节、棉结等疵点和杂质提高纱线质量,减少纱线毛羽;后加工工序中的烧毛、上蜡清纱起到防毛羽作用。

2.3 机械条件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纱线是机械纺造出来的,机械硬件的好差影响纱线毛羽的产生。纺纱过程中,设备结构磨损、部件疲劳老化、机械条件达不到生产技术要求,除杂除疵、平行伸直、加捻不理想,纤维受损,纱线毛羽增多。

2.4 车间温湿度及环境

纺纱车间温度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保持细纱车间的温度为在29℃,相对湿度为55%,可以降低纱线毛羽。纺纱过程中,各工序设备都有除杂吸尘装置,减少纱线毛羽。

3 纱线毛羽的控制

3.1 合理选择原料

合理选择原料。在选择原料时,主要控制纤维的线密度、长度、整齐度及其短绒率,有利于生产,减少纱线毛羽。如是多种纤维混纺,要注意多种纤维之间的性能是否接近,以便后道工序加工减少短绒产生,减少纱线毛羽。

3.2 提高纺纱工艺

适当选择各牵伸区的工艺参数,如罗拉隔距、牵伸倍数、捻系数等对减少毛羽极其重要。提高纺纱工艺设计,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防止破坏纤维伸直度,加强对短绒的排除,防止飞花,防止纤维扩散,减少对纤维的摩擦,以减少毛羽发生。

3.3 定期进行纺纱设备的检查及保养

定期进行机械设备检查及保养,特别是纺纱过程中各牵伸罗拉、加捻卷绕机件的保养,缓慢部件疲劳老化,防止设备结构磨损,减少毛羽发生。

3.4 加强检查监督

(1)纺前对纤维性能的检查是否符合生产需求,对整批纤维检查,排除其他非符合生产技术要求的纤维包,排除多杂多疵多短绒纤维,从源头合理监控原料,减少毛羽产生。

(2)纺纱工序检查,如发现有影响毛羽产生时应即时整改,减少毛羽发生。

(3)纺后对纱线进行随机抽查,严格按照FZ/T 01086标准要求进行纱线毛羽测定,监控整批纱线毛羽的真实情况。

猜你喜欢

钢领短绒加捻
加捻对碳纤维增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加捻与包缠对UHMWPE纤维束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XJ129PRO型棉结和短绒测试仪的应用
涤纶短绒在剪切增稠胶中的增韧性
短纤维单纱捻度测试方法的研究
纯棉细号纱钢领钢丝圈的选配实践
使用锥面钢领纺制粘胶包芯纱效果分析
XJ129PRO型棉结短绒测试仪原理和应用
首届“金猫杯”2016/2017论文征评活动专家答疑(一)
钢领可拆分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