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探析
2018-12-13梁倩倩
摘 要:所谓的智障儿童就是智力比正常人低,行为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都比正常人弱,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能完全自理,不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需要在旁人的帮助下完成基本的活动。现在,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起专门的学校,目的是为智障儿童提供专门的教育活动。而,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不断完善。
关键词:智障儿童 行为习惯 教育 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和政府对于智障儿童的关怀也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慈善机构和社会团体也逐渐开始关注智障儿童,建立专门的资金以及学校,为智障儿童提供教育教学以及生活的场所。但是,智障儿童的智力不及正常人,对于他们的教育教学难度更大,面临的挑战也较大。因此,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需要进一步改善,才能进一步保证智障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保证他们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一、概述
众所周知,智障儿童的智力比正常的同龄儿童低,学习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行为能力以及自理能力都较差,在正常的儿童可以说话的时候,智障儿童可能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可以说话,智障儿童的发育迟缓,这就使得对于智障儿童的就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正常的同龄儿童要更晚也更难。想要取得既定的目标便需要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需要逐渐掌握不同智障儿童的习性,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帮助智障儿童养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智障儿童的特点
(一)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较弱
智障儿童与正常的同龄儿童相比,智力相对偏低,这就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弱,相比同龄儿童来说,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难度更大,所要耗费的时间会更久,教学效果相对较差。智障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正常的同龄儿童不同,反应比较迟钝,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较差,不会自己去理解也不能完全理解对话内容,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这就使得很多东西不能通过语言进行教学,需要通过动作的模仿手把手的教学,同时,智障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这就使得智障儿童的反应以及养成的习惯可能不受大脑控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动作和行为的意义、作用和要领。
(二)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较弱
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较弱,这就使得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相对较难,过程相对漫长。智障儿童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和教学动作不能理解,也不能好好的掌握。认知能力关乎一个人的学习程度和认识程度,而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较弱,给这些智障儿童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智障儿童的这一特点,也是在智障儿童的行为养成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因此,基于智障儿童的这一特点,在将教学过程中,需要减慢教学的进度,简化教学的内容,降低教学的难度。
三、关于智障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
(一)制定适合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
鉴于智障儿童的特点,教学策略与同龄的正常儿童也不尽相同。老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更适于此。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千差万别,与年龄无关,同时他们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语言能力较差而理解能力相对较好,有的可能理解能力较好但是语言能力较差,有的可能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较差但是一般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好。因此,针对不同程度以及不同类型的智障儿童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重点。针对不同的表现行为,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利用相对的特点和优势,进行适当的行为养成教学。
(二)制定适合智障儿童的教育内容
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对于智障儿童的行为养成的教学,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要简化教学内容,不能按照正常的同龄儿童的要求来要求他们。教学内容应该更简单易懂,便于理解。这些智障儿童不具备正常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他们更倾向于触觉的感知、视觉的感知以及动作的模仿。因此,教学内容中增多视觉内容、手把手教学以及亲身接触的内容。教学内容应该更多的形式化、形象化、趣味性更强,能吸引这些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进而可以加深教学印象。智障儿童不懂的行为的控制,只要是感兴趣的东西,变会集中注意力,才能将这些动作、声音等内容记在脑海里。
(三)制定适合智障儿童的教学方法
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行为能力都不能和正常的同龄儿童相提并论,甚至不如年龄偏小的正常儿童。这也就使得在智障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学中,不能使用正常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制定适合这些智障儿童的教学方法。智障儿童喜欢视觉上得、直观的、有趣的、有觸感的东西,因此,在进行行为养成教学过程中,增加视频教学、实践教学、声音教学、行为教学、动作教学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更适合智障儿童,便于教学的进行和智障儿童行为习惯教学的掌握和接受程度。智障儿童通过动作模仿、行为的内化、声音和语言的模仿慢慢的将这些内容变成自己内心的东西,并且逐渐变成自己的习惯,进而帮助这些智障儿童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向其他的同龄儿童一样进行基本的生活。
结语
智障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更需要周围人和社会其他群体的关注和关怀,才能帮助他们这些智障儿童养成基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进而满他们的基本愿望。只有具备这些生活的必备的技能和能力,这些智障儿童才能在社会的帮助下更好地生活或者进行独立生活。
参考文献
[1]阿瓦古丽·乌斯曼.如何培养智障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
[2]黄警.浅谈如何有效地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行为习惯培养[J].科学咨询,2017(12):7.
[3]孙小霞.浅析中重度智障学生良好课间行为习惯的养成[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203.
[4]王华英.儿歌在智障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以中度智障个案为例[J].山海经,2016(6).
作者简介
梁倩倩,女,汉族,山东潍坊,本科,小学一级教师,从事特殊教育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