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前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8-12-13张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学前儿童阅读习惯教学策略

张璇

摘 要:阅读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重,也是培养学前儿童掌握、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一些幼儿教师过度运用绘本、忽视其阅读特点等,而多数家长盲目跟风对幼儿读物“滥买”“乱买”“多买”一味的强调“识字学习”,受其自身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的影响,当遇到困难(不感兴趣、不认识太难的字)又没有及时的得到来自成人的帮助时,往往出现“厌读”阅读质量不高等现象;另外,个别教师缺乏对儿童阅读主体性、独立性的重视,也由于活动的进度、教育对象的众多不能全部顾忌,导致幼儿阅读教学质量不高,使其阅读兴趣、习惯得不到最大的提升和保持。本文将从当前幼儿阅读习惯培养策略中教师的教学培养策略方面就如何培养学前儿童阅读习惯给出相关策略建议。

关键词:学前儿童 阅读教学 阅读习惯 教学策略

3-6岁是幼儿口语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幼儿可以从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画面、简练的文字中提高其对书籍、文字符号的兴趣,发展其词汇、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其精神世界,为其后的小学独立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幼儿双向互动、参与、影响的活动,幼儿可以从中最大限度的获得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也能根据活动中幼儿的表现能直接间接的去调整、影响幼儿的阅读习惯。因此,在这种能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与习惯不失为一个好契机。笔者就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培养策略给出如下建议。

一、精心“选材”,培养阅读兴趣

调查发现,很多幼儿园在学前儿童阅读教材的选择方面多采用绘本进行前期阅读的教学教材,但个别教师在绘本选择时,过于强调识字教学,忽视了幼儿情感、识字量以及理解能力等因素,致使其出现“厌读”现象。往往个人内部的兴趣是引起外部行为的主要动机,因此对幼儿阅读兴趣的调动是很有重要的,选择材料时要立足于趣味性、愉悦性以及适宜性,以激发、调动儿童的阅读欲、阅读兴趣,内容最好反映幼儿园和社会的生活,在符合幼儿生活经验与认知特点的情況下,能最大限度的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感受阅读的精彩。如笔者发现很多学前儿童不喜欢吃蔬菜,于是为儿童选择绘本《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且在阅读教学时,笔者也不强调“识字”、“故事内涵”等教学,则是引导儿童进行“看图识意”,既使在绘本中有许多儿童不认识的字,笔者也不会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识字教学,而是鼓励学生利用绘本中的插图去自由领会画面的意思,并鼓励儿童结合“查理”与“萝拉”的对话,进行自主表演,并说出各种蔬菜的形状、颜色,而笔者则从中补充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阅读过程中毫无“学习压力”,其更易被绘本中的插图、内容所吸引,使之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步形成“看书”的意识与兴趣,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也会激发了其对绘本内容的了解、学习欲望,进而达到了促进学生自主“识字”、“学话”的教学与训练。笔者发现,适宜的阅读教材选择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基础,而在“无压力”阅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主阅读、识字的意识与能力,进而为培养学前儿童自主阅读奠定了基础。

二、定位阅读目标,实现“以读定教”

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必然要结合幼儿的情感、兴趣、个性特点以及阅读态度等。因此,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为不同需求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阅读目标。如小班阅读教学时,应以培养儿童阅读兴趣为目标,选择一些插图多、文字少的绘本为主,使小班儿童更容易完成“看图识意”;大班阅读教学时,应以培养儿童阅读习惯为目标,可选择一些插图与文字相对应的绘本为主,使之能够达到“看图识意”、“看图析字”的阅读教学目的。

如笔者为小班儿童选择绘本《为什么不能》,阅读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儿童能够达到“看图识意”即可,可以利用不同插图去转换成自己理解的意识并能自主叙述,进而达到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目的。如笔者为大班儿童选择的《小猪变形记》是培养儿童能够达在“看图识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看图分析、猜字”的目的,同时,让其在阅读中能够提升想象力,发展发散思维能力。通过满足不同层次阅读水平的阅读需求,使之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与快感,为培养其养成阅读习惯奠定基础。

三、借助“家园合作”,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是一个渐进过程,除在幼儿园日常阅读教学之余,也需要儿童能够自主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阅读。“家园合作”模式下,合学校与家庭两者的力,通过教育过程中的动态互补来不断优化、提升教育的最终效果。笔者利用微信群与幼儿家长建立“家园合教群”,并通过该微信群为儿童家长推荐一些适合于儿童阅读的绘本及故事书,并通过“家园合教群”来共同完成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的目的。

在开展“家园合作”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强制儿童进行阅读,而是通过在幼儿园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激励式的多元化阅读教学评价来鼓励儿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并为其推荐一些自主阅读的绘本、故事书等。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笔者为学生设计一个阅读课业——“自主读一个小故事,第二天为大家讲故事或故事表演!”儿童都有较强烈的自我展示欲、探究欲与模仿欲,绝大多数的儿童均会在这样的激励下自主地进行课余的阅读与学习。同时,笔者会要求儿童家长,尽量能够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一起阅读,帮助孩子答疑、解难,使儿童逐步形成阅读兴趣,久而久之则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语

阅读是能够让学前儿童更早地走进生活,更早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使阅读能够真正达到浸润其心灵的目的。因此,幼儿园在学前儿童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儿童的阅读、学习规律,也要在突出儿童阅读主体性的同时,不断进行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并借助“家园合作”的教育合力作用帮助学前儿童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龙影.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5(12).

[2]康长运.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陈旭霞,李洁.昌吉地区幼儿园绘本教学运用现状[J].昌吉学院学报,2016.

[4]张恩凯.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

猜你喜欢

学前儿童阅读习惯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浅析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