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
2018-12-13刘希王雪婷
刘希 王雪婷
摘 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与思想道德的建设,使国民越发关注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这篇文章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为写作切入点,随后具体探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有关教育部门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方面。对此,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高校提出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这篇文章先是简要叙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随后提出思想政治课堂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等一系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首先,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都属于意识形态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都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其是由客观存在而決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理论的基本问题,其二者分别属于意识形态方面感性与理性两部分。
其次,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都是培育大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大学生道德意志、品德信念为宗旨与核心,逐渐引导大学生良好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的就是逐渐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使其可以与他人和谐友好的相处,并对自我情绪可以进行有效地控制。因此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教师在课堂教学后中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授课理念,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变的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当前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逐渐对国民的思想理念产生重大的影响,也逐渐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进而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心理问题。对此,若想有效改变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思维观念,就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在拉近师生之间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为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教师可以根据高校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习状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对刚步入大学的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基础知识辅导、对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进行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教育、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在学生感到迷茫的时候给予他们前进方向的指导。
(二)思想政治课堂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若想有效转变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就必须要紧随时代的变迁不断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理念,不断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对此,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并有效发挥教师引导者的身份作用。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全面细致观察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实际变化,并积极与其进行沟通与交流掌握班级同学的心理变化,进而可以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做出及时的心理疏导。例如:高校的学生有时会出现盲目攀比的心理,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展开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根据班级同学所展现出的不同发展特点施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的始终。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发现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与互动,而有的学生性格外向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互动,对此高校教师就可以让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担当班级干部,让其将乐于助人的服务精神奉献到班级管理中,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班级每一位同学都将自身优势发挥的实处,进一步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协同发展。
结语
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的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培育、学生正确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不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落实新课改政策的首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石变梅,马建青.协同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发展之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26-29.
[2]张玉杰.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0):156-158.
[3]薛松.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思考[J].才智,2018(15):142.
[4]杨静.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3):112-114.
[5]潘柳燕,陈露露.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生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7):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