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8-12-13林尤振

赢未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林尤振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们逐渐形成人生价值观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而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工具性学科,在渗透德育教育方面拥有者很强的学科优势,可以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形成自己对祖国和民族的思想情感,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为此,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可以给广大同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語文;语文教学;渗透

小学语文不仅是训练学生读书识字的基础性学科,在教学内容中还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并且内容多样化,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产物。在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题材,我们也应当利用不同的方法展开德育渗透。

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品味与审美情趣。这就要求现代语文教师应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将德育教育更自然的与基础知识相融合。抓住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将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形成正直、诚实、团结、友爱的高尚品质。通过语文课程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个鲜活的生活情境,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知识学习与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有机地融化为一体。笔者通过总结对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当中的渗透策略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渗透

识字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第一阶段的教育中,应当引导学生逐渐喜欢上汉字,形成主动学习的语文,通过汉语拼音更好的认读汉字。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根据汉字的象形演变来展开教学引导,比如说“水”“火”“山”“石”等通过象形文字逐渐演化形成的汉字,就可以将演变的过程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再比如可以结合一些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遗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如中国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无断代的历史记录,以及我国各地区人民的口音问题,汉字都是基本统一通用的文字等方面教学活动,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到汉字教学当中,逐渐渗透在学生心中。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渗透

就小学阶段的学习来说,古诗多年来一直都是一项教学的重点、难点,并且也是渗透我国古典文化的主要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在课前充分了解诗人的创造背景和具体情况。比如说学习王昌龄的《从军行》诗二首,通过景物以及军旅生活的描写将西北边塞将士的生活和战斗环境充分表现出来。从戍边将士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和誓死保卫家园的豪情壮士,渗透出保卫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主题。

三、德育教育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包含着很多思想单纯、道理深刻、语句精美的内容,也正是这些内容可以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更浓厚的感染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将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通过阅读文章中精美的语句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比如说学习《一个降落伞包》一节内容,在飞机发生危险时,通过“跨”“迅速”“鼓励”等词语对周恩来总理几个动作进行描写,很好的表现出周总理不顾安危,关系下一代的高尚品质。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在课文当中,让学生们学习周总理的品质,避免形成自私自利的情感,逐渐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四、德育教育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渗透

除了上述几部分内容之外,作文写作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更多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更是其道德品质、行为表现、认识能力等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映射。所以,通过作文教学来开展德育渗透,是整个德育工作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

笔者曾在班级向学生布置过一篇写梦的作文。有位同学的选题就出现了问题,他将作文中的梦境写得十分恐怖和血腥,这个立意很明显不符合现代小学生作文要求健康、积极向上的要求,联系到这名孩子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却又不能直接予以品评和改正。于是我换用“爱”为基础,以爱的方式,不仅善意明确地指正了他的错误,而且点名老师和同学们都爱他,希望他能够和老师同学多沟通、多交流的愿望。很快这位同学在从写的作文中巧妙地将他对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之情融入进去,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五、书法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书法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字――汉字的承载。千百年来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书法教学,对德育工作的渗透和开展是大有裨益的。首先,书法选材都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不是佳词警句,就是唐诗宋词,还有经典文章等等优秀内容,都是德育教学的直接体现。其次,在书法布局和字体内涵上,中国汉字独有的美式是对小学生最好的德育美学教育,同时,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的爱国情怀和奋进精神,是“字如其人”对小学生潜移默化的人生指导。再次,书法的题款中包含着极强的传统思想道德观和书法联章结构上的文化特点,也是“谦虚谨慎”的直观体现。

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素质教育的效果对于他们一生的发展方向都有指导性作用,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正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当中所描述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当中的渗透也应当通过这样的方式展开。作为新一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当在“教书”的同时更好的“育人”,对工作不断思考,针对学科特点与教学的实际状况展开教学,挖掘语文教学当中的德育因素,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丽颖.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黑龙江科学,2018,9(04):130-131.

[2]石彦. 如何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A].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3年1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3:2.

[3]李俊华.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1):114.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