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远船灯培训工作的几点做法
2018-12-13凌铭
凌铭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化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可持續发展的基础,是“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远船灯;培训;做法
引言:
平远船灯,是平远县传统民间歌舞,其历史悠久,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逢年过节,或遇喜庆大事,平远城乡都会排演船灯,以示庆祝。平远船灯的表演是以船灯为道具,以剧本故事情节为背景,演员通过“夜行船、追船、跳船、漂船、旋船、汇船、停船、拉船”等表演段式来体现的一种舞蹈艺术。伴奏乐器以民间管弦乐器如唢呐、笛及扬琴、三弦、板胡、二胡等为主,有时还加上锣、鼓、钹、铛等打击乐器,节奏明快,气氛热烈。2006年,平远船灯被广东省文化厅列为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平远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船灯)之乡”称号。近年来,平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相继投入大量资金,对平远船灯进行整理、挖掘和保护,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省、市资深专家为其“把脉”,不断丰富和延伸平远船灯的内涵,使其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相比于基它表演项目丰富多样,船灯表演传承人现状不容乐观 ,在过去几年的表演传承人培训工作中,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碰到了许多问题,探索了培训方式,下面我们共同探讨。
一、培训现状
目前,平远船灯已形成三级体系,其中省级传承人1人,市级1人,县级5人,2015年县文化馆开设船灯表演初级培训班,招收了12人,2016年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开设了少儿船灯培训班,招收学生20人,2017年 非遗进社区活动,对各乡镇、各业余表演团队、老年学校开设了培训班共招收学员32人。这些都是业余人员,参加船灯表演的学习不是为了文凭,不是为了就业,更不是为了成为表演艺术家,她们学习船灯表演完全是兴趣爱好,她们的学习目的一是为了了解当地非遗传承项目的表演,二是为了身心健康丰富业余生活,提高文化品位。
二、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船灯表演是集音乐、舞蹈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枯燥,难度较大。一是来参加学员入门慢;二是男女学员比例相差太远,连续多年只招到6名男学员,还有部分学培训的学员是零基础,年龄偏大,一开始更觉枯燥,学习难度更大,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唱腔有时都要反复几节课学员们才能掌握,影响了培训课程的进度;三是传统船灯艺术的圈子较少,船灯表演可以说是地方艺术,大部分群众对表演缺少了解和认识,喜欢传统艺术的群体圈子较少,群众没有欣赏传统表演的习惯,学员在课外未能得到氛围的熏陶;四是缺乏学习交流机会,传统船灯表演和其他表演形式一样遭遇现代社会多元的娱乐文化挑战,平时在节日演出活动或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很少有关于非遗表演方面的节目,学员所学的只局限于培训课堂,缺乏与社区、与市民交流的机会,这样单一的培训,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员的信心与积极性。
三、培训工作的几点做法
传统船灯表演与其他群众文化艺术有着许多的不同,文化馆开设的船灯培训工作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途径之一。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平远人民对精神生活健康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正确引导、开展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对于每一个从事群文工作的培训辅导老师和主要传承人来说,是不可推卸、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的培训工作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重视培训方法,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教案、激发学员学习热情与兴趣。
学员的学习动机来自于她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培训效果就越显著。首先培训的是表演基础课,针对学员基础差、年纪大的实际情况,每星期六日两次课共6个小时,设计出一整套适合他们的基本功训练程式,创新了先易后难的学习模式。1从帮助学员形体活动身体开始,把传统的把走碎步改为走圆场,保护学员脚不受伤;同时增加一些舒适的音乐,缓解学员课堂的枯燥情。2在唱腔练习方面,从简单的呼吸发声方法教起,广泛听取学员的建议,一句一句地教授,用记录本把每节课每个学员的学习掌握情况记录下来,让学员在课余的练习中也得到指导。3请来省、市级传承人表演艺术家进行现场讲解,提高学员的表演水平,进行解答疑难,现场示范,学员收效明。4带领学员走出去进行观摩学习。去年带领新学员参加梅州市举办的非遗周活动,观摩专业艺术家的船灯表演。
(二)到业余队伍挂点,发挥船灯表演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观众是船灯表演发展的生命力,没有观众就没有市场,目前文化馆培训不是培养专业演员,更不是要把每个学员培养成表演艺术家,而是尝试把有表演兴趣的业余演出队伍组织起来进行群众文化艺术素质的培养,组织各业余队伍表演爱好者参加培训班学习,让这些人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关注船灯,认识船灯,感受船灯的魅力,把他们培养为有文化艺术素质的船灯表演迷。尝试组织开展船灯沙龙活动,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活动提高兴趣,培养更多的船灯观众。少儿船灯舞《过河》、新编船灯舞《畅游五指石》等船公船婆扮相唯妙唯肖,余音袅袅,韵昧仍存,一次次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基层开设培训班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成效显著,独具特色的文化帮扶文化惠民更接地气,艺术实践活动展现了船灯表演培训工作成果,提升了非遗文化在基层的影响力,扩大并奠定了群众基础,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
(三)争取各方面的扶持,培养更多船灯爱好者成为我们的学员
几年来,经过政府的扶持和广大船灯工作者的努力,平远船灯市场开始逐渐展现生机。在群众性“广场文娱”的今天,平远县文化馆开设的船灯表演培训班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具体的体现。但目前我们的培训设施和规模远远未能达到时代的要求,需要争取各方面的扶持,做好传承人培训工作,让更多的群众成为我们的学员,突显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平远船灯生根开花,春色满园。
四、结束语
船灯表演培训任重而道远。到文化馆学习的市民就是为了“求知、求健、求乐、交友”,使大家的生活过得充实、健康、快乐。只要我们对船灯表演培训工作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船灯表演培训工作做出特色,办出水平,确保广大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 2015年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客家非遗》。
[2] 2017年平远文史第19辑《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