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德育:让师生的生命幸福绽放
2018-12-13吕文清
吕文清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叶澜) 从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觀从发, 我们崇尚的德育不是灌输而是濡染。
一、构建大德育体系, 让师生的生命在场
当代中小学生信息来源多样, 价值追求多元, 思维活跃却常常与现实冲突, 个性鲜明又时时迷失自我, 使得传统的单一的为德育而德育的老眼光失去了准头, 老办法失去了魔力, 老手段失去了实效。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德育管理, 让师生的生命在场, 形成“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德育机制。为此, 我们奉行“学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 校长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德育处主任主持抓, 定主题、定时间、定目标, 引领全校德育工作朝序列化、特色化发展, 构建起了我校的大德育体系。
(一) 全员德育
全员德育是“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具体化与根本保障, 是师生生命的全面绽放。学校规定行政人员“一岗双责”, 既是各级事务的管理人, 又是德育工作者, 做到管理育人;专任教师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做到教书育人;教辅后勤人员立足本职工作, 保障学生成长, 做到服务育人。学科教学的目标中, 知识和技能是知识目标, 过程与方法是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德育目标, 这些都是评价的重要维度, 是必须实现的目标;后勤管理中学生用餐文明、乘车礼仪, 都是教育管理的重点方面;集体活动中的路队秩序、观赏行为, 无不渗透着德育要求。一些中心工作、综合性活动, 我们直接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各条线和各部门。如我们将10月份定位为少先队文化活动月, 倡导每一位教师指导或参与一项诸如入队仪式、主题班会、晨会、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队礼队歌评比、“红领巾心向党”征文、我为红领巾添光彩等活动。要求音乐课上教唱队歌, 美术课上学画党旗、国旗和队旗, 班队活动课上全面了解少先队的相关知识, 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二) 全程德育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真正的教育就应该育人于无形。学校的一切课堂都是德育的阵地, 一切活动都是德育的过程。从早晨进校开展大课间活动, 到放学道别离校, 学生进校后一天的生活, 就是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晨间, 游戏的选择体现个性, 也倡导合作;午间, 阅读可以在“幸福书吧”自由选读, 也可以进入图书馆集体座读;下午, 自修时间允许随意把玩“科普智慧墙”上的仪器, 也允许到科学探究室分组活动。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 德育与体育交互生辉, 德育与技能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相得益彰, 让学生成人又成才, 师生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时绽放。
(三) 全域德育
墙壁会说话, 花园会上课, 走廊会交流。进入学校大门, 就是进入了德育的大世界, 无空间限制, 无地域限制。课堂教学, 渗透德育内容;校园文化, 陶冶学生情操;各项活动, 传统道德能量。开放式“幸福书吧”, 自助式“科普智慧墙”, 精心种植的一草一木, 都是教育的资源。同时, 我们以家长学校为平台、家长委员会为纽带, 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在这样一个场域, 师生生命的光彩相互融合, 相互影响, 幸福绽放。
二、开展微德育创新, 让师生的生命出彩
积微成著, 跬步致远。所有有效的德育活动, 都应该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落实道德行为, 让生命因此不断地高尚起来。这样的德育, 可以是轰轰烈烈的活动, 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留下历久弥深的影响。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 我们精心组织开展的幸福入学礼、光荣入队礼、快乐成长礼、感恩毕业礼, 这些活动隆重、热烈、庄严、入心, 深受学生喜欢, 受到家长、社会的高度充分肯定。这样的德育, 也可以是潜移默化的氤氲, 让生命因此不断地润泽起来。在常规的活动内容中注入鲜活的时代元素, 在常见的活动形式上进行小改革、微创新, 则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更加喜闻乐见, 从而使他们的生命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一) 微创新最突出的是班主任工作室
班主任工作室是我们在实践中创造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的重要的德育研究与管理形式。不同于各地普遍流行的由名师领衔的学科工作室, 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室更接近工作坊的性质, 由各年级中部分具有创新意愿的优秀班主任自主组成工作团队, 发现并收集平时教育活动中的问题, 通过集体研讨提炼出值得研究的话题, 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然后由这些优秀班主任带领本年级其他班主任一起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工作模式, 这集中地呈现了教师的生命光彩。从2011年成立以来, 工作室在诸如课间十分钟的管理模式、食堂管理方式、大课间组织形式等方面, 为学校工作水平的提升, 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也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
(二) 微创新最典型的是微讲坛
道德知识要传授, 道德情感要传递, 道德实践要拓展, 道德成果要推广。这样的一个过程, 既有师生个体生命的绽放, 也有他们相互的照亮。学校定期邀请领导、专家、家长、优秀学生等走进“道德讲堂”, 分享对真教育、真教师的认识。组织干部带头宣讲, 发动身边教师讲, 通过讲他人的经历、讲自己的心得体会、讲身边的故事。主讲人自己准备主题, 其他人自愿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聆听者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来学习身边模范的事迹, 分享同伴成功的喜悦, 成为激励自己成长的动力。微讲坛讲述的是师生的故事, 传递的是师生的感动, 展现的是师生的精彩。微讲坛开讲以来, 在师德教育中, 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三) 微创新最感人的是小慈善
善的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 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植入善的种子, 让孩子的生命因善的教育而灿烂。最接地气的、最感人的, 就是从师生身边做起, 从最小的善举善行做起。小慈善, 大爱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故影响学习, 是我们最朴素的教育情怀。学校每学期都摸底排查, 了解信息, 建立专门档案, 通过结对帮扶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 通过咨询疏导来帮助心理障碍学生, 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等等, 让这些学生走出学习与生活的阴影, 走向阳光, 不再孤单。小慈善汇聚的是爱的力量, 传递的是善的能量, 展现的是生命的光华。
三、打造多层次平台, 让师生的生命升华
德育是做人的教育, 特别講究实践的体验。由于各年级学生年龄不同、道德认识不同、道德规范形成的程度不同、道德品质所达到的水平也不同, 特别需要我们重视建构各种平台, 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展示的机会和成长的机会。同时, 在学生的道德实践、师生的教学相长中, 师生的生命自然也获得了升华。
(一) 加强常规养成教育
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青少年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 强调教育形式的日常性, 坚持教育内容的层次化, 能保证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 使德育取得实效。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学校制定了《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 在双周计划中确定每周教育重点, 各班在班队计划中确定“每周好习惯”培养目标。为了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一年级组班主任编写了《好习惯三字经》;为了学会课间有序活动, 少先队组织课间游戏评比, 既评开展的质量又评学会的数量;为了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学校开展了文明用餐创优争旗活动, 安静、有序、安全用餐的学生和班级能得蓝旗, 节约粮食、“光盘”做得好的能得绿旗, 得到两种旗帜数量多的可获月度红旗。为了达到互帮互学的效果, 学校还建立了年级联谊、帮带制度, 红领巾监督岗定时监控、督查制度, 实实在在地让“常规要求”变成“日常规范”。
(二) 开展校内节庆活动
节假日都有一定的政治背景或文化内涵, 是非常好的德育契机。例如, “三八节”“教师节”开展感恩系列活动, “国庆节”开展绘画、征文等热爱祖国的活动, “减灾日”“消防日”开展逃生疏散演练活动, 一方面营造了富有文化气息的节庆氛围, 另一方面也通过活动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 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作为德育教育的“活力之源”, 我们以时间为经, 以项目为纬, 建立了一系列活动平台, 如“跳蚤市场”“学雷锋周”“队文化月”“社会实践季”以及“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安全法制宣传日”等。学生在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情操, 洗涤心灵, 健康成长;教师在活动推进过程中享受着学生发展的快乐。
(三) 建立评优表彰机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表彰的激励是深远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只要有成绩、有进步, 我们就要肯定, 就要表扬。为了增强责任感, 激发自豪感, 我们以“感动校园年度人物”“十大阳光队员”两大系列活动为抓手, 大幅度表彰奖励教师、学生, 使争先创优成为学校的主旋律。在此过程中, 评比表彰的有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感动校园十大人物, 有“十大阳光队员”“阳光队员单项奖”“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学员”等。我们不但注重师生获奖的结果, 更注重获得荣誉的过程, 特别注重师生领取荣誉、享受成功的幸福体验。因此, 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 学校都努力让师生参加活动有热情, 受到表彰有激情, 人生体验有真情, 能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健康成长, 幸福发展, 让生命不断升华。
“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 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开展关照师生生命的绿色德育活动, 是学校德育的方法也是目标, 是过程也是结果。唯其如此, 这样的德育才能被人接受, 这样的活动才能持续反复, 才能成为师生生命绽放的舞台。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