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两不怕”精神的时代思考

2018-12-13李军

政工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死观强军官兵

李军

习主席对大力弘扬“两不怕”精神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军人要有血性,鲜明指出:“军人血性就是战斗精神,核心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我们要深刻领会习主席关于大力弘扬“两不怕”精神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培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血性胆魄,激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有力的战斗精神支撑。

一、坚持从政治高度上认识看待“两不怕”精神,坚定不移筑牢忠诚看齐、“三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两不怕”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厚,核心是“革命加拼命”精神,本质是革命军人信仰、信念、勇敢、意志和气节的集中体现。这种精神体现的是对理想信念的无比坚定,是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是对使命责任的无比担当,是对血性胆气的无比崇尚,是对敬业奉献的无比执着;回答的是一个坚持以党和人民事业为第一生命的问题,是一个党指向哪里就向哪里冲锋陷阵的问题,是一个按照党的意志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的问题。对军队来说,弘扬“两不怕”精神是具体的、现实的、需要做出实际牺牲的,不是空洞的、口头的、对人不对己的,这是践行“三个维护”的内在要求,也是实践必然,更是检验标准。

要培养忠于信仰、誓死不渝的政治定力。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两不怕”精神“根”之所在、“魂”之所依、“命”之所系。邓小平同志讲,“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仰”。弘扬“两不怕”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时代精神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

要培养忠于军魂、不畏牺牲的献身精神。忠诚是党对军队最根本的政治要求,也是衡量和检视“两不怕”精神最根本的标尺。战争年代,精忠报国、浴血沙场是忠诚,身陷牢笼、誓不背叛是忠诚;和平时期,不畏艰辛、砥砺精武是忠诚,敬业奉献、任劳任怨是忠诚;改革之时,听令而行、闻令而动,不计个人得失、主动为党分忧,也是忠诚。习主席深刻指出,“我们要求部队打仗要敢于牺牲,改革动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就不能牺牲了?那还谈什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弘扬“两不怕”精神,必须坚持纯粹标准,筑牢对党的绝对忠诚,做到令出即行、铁心跟党,平时表里一个样、言行一个样、顺逆一个样,关键时刻为了党和人民义无反顾、舍生忘死。

要培养忠于人民、乐于奉献的深厚情感。习主席曾经深刻指出,要树立五种崇高情感,即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雷锋同志的幸福感、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其中追溯的是一个终极命题: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什么是价值,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何为幸福,如何赢得幸福?弘扬“两不怕”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搞清楚为谁牺牲、为谁奉献,为何牺牲、为何奉献的问题,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让“两不怕”成为官兵的崇高追求。

二、坚持从哲理层面上认识看待“两不怕”精神,坚定不移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死观

“两不怕”精神不仅是一种人性层面上的血气之勇,也不仅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无私奉献,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价值追求的战斗血性。这种血性的重要精神源头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死观,最高体现就是视死如归、置生死于度外,生死观始终是“两不怕”精神的制高点。“知死者必勇”,军人一旦树立了正确的生死观,就能在生死关头坦然面对、毫无畏惧,迸发出一往无前、锐不可当的精神力量。

要辩证对待生死。马克思主义生死观,既认同人生老病死的自然属性,更强调人献身阶级、国家、人民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培育马克思主义生死观,必须强化理论引导和政治信念贯注,从本源上端正官兵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认识,树立对待生死问题的根本态度,引导官兵真正懂得“自己死、兄弟战友生,个人死、国家民族生,肉体死、精神永生”的基本道理,自觉把个人的生命融入国家民族命运和人民利益中去,超越肉体生命的有限性和“小我”的狭隘性,为弘扬“两不怕”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民族观、国家观。

要正确看待苦累。平时不怕苦,本事才能过硬,战时才可能最大限度地生存;平时吃不得苦,本事练不精,上了战场就要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战时的生存与胜利,是用平时的苦累与血汗换来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容不得一点自欺欺人。这是弘扬“两不怕”精神的现实意义,也是和平时期练兵实践对官兵生命的最好关怀。要充分用好实战化训练这个重要平台,下大力端正训风演风考风,坚决纠治危不施训、险不练兵、消极保安全等不良现象,把真难严实要求作为“磨刀石”,把战争“残酷、流血、对抗”最本质的属性引入其中,切实在血与火、苦与难、艰与险的摔打中,让官兵砥砺血性、磨炼胆魄、练硬本领。

要准确把握尺度。军人是一个与生死相伴的特殊职业,直面生死,是军人生活的一部分;相反,回避牺牲对军人来说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也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抓生死观教育,必须把握好度,既不能抓偏了、搞“左”了,也不能看轻了、搞右了。要引导官兵深刻认识到,培育生死观,弘扬“两不怕”,不是鼓励官兵不珍爱生命、去做无谓的牺牲,恰恰相反,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对官兵生命和打赢使命高度负责的体现。要采取适当的形式、方法、载体抓好生死观教育,通过文化熏陶、仪式激励、亲情感召等多种渠道,让官兵正确看待牺牲、不畏牺牲,关键时刻勇于牺牲。

三、坚持从制胜机理上认识看待“两不怕”精神,坚定不移发挥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我军历史上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以少胜多、以劣胜优的战争奇迹,很重要的就是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在当代,尽管战争形态有了很大改变,尽管武器装备的威力有了明显增强,但人的因素仍然是带决定性的,精神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永远是我们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要不断提领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先后多次对弘扬“两不怕”精神作出专门批示或重要论述。习主席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弘扬“两不怕”精神的“魂”和“纲”,也为我们站在历史的纵深、时代的高度深刻认识“两不怕”、自觉弘扬“两不怕”提供了思想指南。要坚持用习主席关于“两不怕”精神的系列重要论述统一思想,从内涵定位、地位作用、思想内核、外在体现、培育途径、重要保证等方面,持续深化认识、强化自觉、坚定践行。

要扛起强军担当。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弘扬“两不怕”精神最根本的还是要落在提高战斗力上。要深入开展“学强军思想、讲强军故事、干强军事业”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官兵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军梦想;加强我军根本职能教育和形势战备教育,打牢“随时准备上战场、随时准备作牺牲”的思想根基;大兴研究打仗、研究战争、研究军事之风,锻造精兵劲旅,确保随时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要砥砺血性胆魄。军人最锐利的不是武器,而是钢铁一般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作风。习主席指出,战斗精神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强调无论什么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千万不能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我军战斗精神最经典最生动的概括,也是我军战斗精神的精髓。弘扬“两不怕”精神,经常的大量的是把功夫下在锤炼过硬战斗精神上,真正做到闻战则喜、逢敌亮剑,英勇顽强、敢打必胜,为了胜利一无所惜、一无所惧。

四、坚持从全域维度上认识看待“两不怕”精神,坚定不移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塑

习主席深刻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两不怕”精神总是同爱国、敬业、奉献、无畏等人们向往的字眼和价值观联结在一起,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相通的,是互为支撑的。“两不怕”不仅是军队的战斗精神,也是民族的战斗精神,支撑起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骨骼,为强国强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保证。

要培育爱国主义真挚情怀。爱国是一个人对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朴素的感情之一。弘扬“两不怕”精神,必须重视培植官兵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深入开展党史国史军史教育,引导官兵自觉把爱国情怀内化为职业道德和价值追求,外化为捍卫国家根本利益的精神风貌和行为准则,坚定自觉地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赤诚、热血乃至生命。

要锻造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雄崇拜、英雄主义是人类社会从幼年时期就萌生的精神情结,也是人类生活中最具共性的精神图腾和价值追求。军队向来对英雄主义推崇备至,把它视为军人的第一美德、军队“精气神”的魂魄。倡导和培育革命英雄主义,既是一副精神上的“补钙剂”,也是抵御种种政治微生物侵蚀的重要保证。要采取多种方式“讲战史、研战例、学战将”,广泛开展争当“两不怕”精神传人活动,通过坚强的思想引领、有力的传统熏陶、持续的典型激励,让革命英雄主义在官兵心中扎根。

要弘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我党我军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中蕴含的英雄情结、刚强风骨、尚武品德等精华,孕育形成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震惊世界、光耀千古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升华和写照,贯穿其中不变的精神特质就是“两不怕”。要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不懈用我党我军优良传统贯注部队,深化科学认识,增进情感认同,强化行动自觉,着力塑造英勇无畏的英雄品格,磨砺令敌胆寒的精神利剑。

五、坚持从文化创新上认识看待“两不怕”精神,坚定不移赋予战斗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培育形式

“两不怕”精神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英武基因,生发于我党我军艰苦创建的伟大斗争,叫响于上世纪50年代英勇无畏的进藏官兵,弘扬于60年代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的舍身壮举。从那时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在全党全国全军叫响,“两不怕”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道德符号,具有了超越时空的道德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人意志脆弱、娇骄成习,有的人自私自利、道德沦丧,有的人信仰缺失、空虚堕落,一些人信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这些心灵污染对军人的意志作风、对民族的精神境界、对国家的道德环境都造成了严重侵蚀,从根本上阻碍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两不怕”精神,就是在新时代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振兴伟大的民族文化,更好地引领时代前进。

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国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教育,高度重视网络综合治理和网络舆论建设,引导官兵增强“四个自信”,强化“四个认同”,深扎“两不怕”的思想根子。

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军人职业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全社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风向标。要抓好军人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引导官兵深刻认识军队的使命责任和根本价值所在,自觉把战功和为国家民族献身作为至高无上的荣誉和职业操守,把矢志打赢、誓死卫国作为基本道德准则,做到平时不怕苦、战时不怕死、关键时刻豁得出去。

要有力融入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坚持从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高度来弘扬“两不怕”精神,通过完善英烈优抚、荣誉制度、家属子女安置等法律体系,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英烈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英雄,让弘扬和践行“两不怕”精神成为国家意志、民族意志、全军意志。

猜你喜欢

生死观强军官兵
我的科技强军梦
Dancing for theDead
强军战歌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强军路上
强军梦——朱日和沙场大阅兵
试析日本人的生死观及其成因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