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12-12张旦旦
张旦旦
摘 要: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干预后吞咽功能均有改善,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提升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脑出血;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7.055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17-017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deglutition disorders, and to analyz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deglutition disorders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on random alphabet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erformed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are.The swallowing function recover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was improved after intervention in both group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wallowing function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67%,88.37%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deglutition disorders after cerebral hemorrha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glutition disorders,enhanc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and the effect is better.
Key words:Cerebral hemorrhage;Deglutition disorders;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Nursing satisfaction
吞咽障礙(deglutition disorders)是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有研究表明,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发病率为30%~65%,而脑出血后3 d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42%~67%[1]。吞咽障碍可引起脱水、营养不良、生活质量降低、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是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显示,常规护理干预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效果不明显[2]。因此在积极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早期全面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满足患者营养需求,增加机体抵抗力,对疾病的整体康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86例,本次研究经伦理会审核通过。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为脑出血且合并吞咽障碍者;②意识清楚且生命体征平稳者;③保守治疗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复查头颅CT显示出血量无增加者;④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标准:①口腔疾病引起的吞咽障碍者;②有精神类疾病、依从性差无法完成本研究者;③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将所有患者按照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 41~82岁,平均年龄(56.65±2.63)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2.89±1.27)个月。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43~84岁,平均年龄(56.68±2.65)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2.88±1.13)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密切观察其意识、瞳孔、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特征的变化,做好出入量的记录,做好口腔、会阴部护理,做好预防跌倒坠床等安全知识宣教,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给予呼吸与吞咽功能训练、抗阻力训练、摄食训练、间歇性管饲胃肠营养、低频电刺激及穴位贴敷等综合治疗,具体如下。
1.2.1呼吸与吞咽功能训练 让患者保持鼻部吸气与口部呼气,保持呼气末的屏气以及空咽操作,要防控误咽的出现[3]。做好舌肌功能恢复训练,将舌部顺沿口唇边缘做各角度的伸展活动,如伸舌、卷舌、左右摆动、旋转,反复练习15~20次,5 min/次,间隔10 min重复练习,每日早、中、晚餐前练习。甚至可以将纱布包住舌头后做被动的拉伸活动,提高患者舌部灵活性。脑卒中患者经过1~3个月的舌肌训练可增强舌肌力量和灵活性,明显改善咀嚼功能[4]。可以进行咽部冷刺激。让患者采取坐位,运用棉签蘸冰水后针对软腭、舌根、咽后壁等组织做冷刺激,由此来诱导患者进行吞咽反应,注意咽部冷刺激应在空腹或餐后2~3 h进行,避免引起呕吐导致吸入性肺炎。然后再用棉签对患者的金津、玉液两个穴位轻轻刺激,嘱患者做连续数次的吞咽动作,2次/d,早晚进行,保持咽喉部一定的灵敏度。做好面颊肌与颈部肌肉的活动训练,嘱患者做鼓腮、张闭颌、吹气等面肌活动,3次/d,5 min/次。帮助患者进行颈部屈伸活动可引起其咽下反射 , 预防误吸情况发生。
1.2.2抗阻力训练 患者取床上坐位,选用一个直径10 cm的圆球,把球夹在患者下巴与胸骨之间,嘱咐患者用下巴把球向胸骨柄挤压做下巴抗阻训练,或由护理人员将手掌放在患者的下巴上,向上按压以提供抵抗力,而患者则用下巴抵住手掌。抗阻肌力训练20个/组,3组/次,2次/d。
1.2.3摄食训练 做好日常饮食训练,使患者取半卧位,床头抬高45°以上,头稍前倾,该体位能使会厌部分闭合,喂食从健侧角度进入至舌的中后部,易于吞咽动作的启动。喂食选用长柄,勺体扁浅的小勺,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至合适量。食物选择首先采用最易吞咽的糊状食物,再逐渐过渡到稀流质、半固体和固体食物,以减少误吸的发生。进食后应该保持 30 min 坐位后再取仰卧位。提供宁静舒适的就餐环境,避免外在不良因素干扰,在进食中给予患者鼓励,让患者对进食保持信心,更好的接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若发生呛咳,则可做出如下处理:呛咳食物较少,拍打患者背部,使其咳出食物;如果呛咳食物较多,双手交叉抱住患者胸廓,在剑突处往上用力,使其咳出食物[5]。
1.2.4间歇性管饲胃肠营养 间歇性管饲胃肠营养法是指进食时经口腔插管,非进食时拔出管道的进食鼻饲方法,其特点是符合经口进食的生理规律,避免长期鼻饲所致吞咽系统废用性萎缩。置管时选择大小合适,软硬度适中的胃管,鼻饲量一般3~5次/d,每次灌注约500 ml,并依据患者的营养需求配置糊状食物。在治疗前期,每次插管结束后2 h内回抽患者的胃内容物,观察患者食物的消化情况。拔除胃管前,嘱咐患者做深呼吸,在呼吸即将结束时快速抽取胃管。要定时更换和清洗胃管,以免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6]。
1.2.5简易康復操 采用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吞咽困难研究所所长Reza.Shaker教授介绍的一种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具体步骤为指导患者在三餐前平躺,让自己的下巴尽量靠近前胸,让自己的眼睛能够看到脚尖,并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调节运动速度,坚持 1 min,放松 1 min,重复 30次[7]。
1.2.6穴位贴敷及穴位按摩 天突、廉泉、人迎为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主要处方穴,可用手法按摩相应穴位,每穴按摩 3~5 min,2次/d 。按摩穴位后运用相应的方剂进行穴位贴敷,持续 6 h,1次/d,6次/周,治疗周期为1个月。
1.2.7低频电刺激 使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对面部及颈部吞咽肌群进行低频电刺激,诱发面部及吞咽肌群活动,强化气道功能,从而改善吞咽功能[8]。每次刺激 30 min,2 次/d。此治疗仪操作简单、安全,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提高患者吞咽能力,患者易接受,现已成为治疗吞咽障碍的常见手段。
1.2.8心理护理 脑出血患者多数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或者语言障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易出现焦虑、抑郁、悲观等情绪,而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更因饥饿但难以进食导致食欲大减甚者拒绝进食[9],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是康复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从而获得支持,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告知患者经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吞咽功能障碍会得到改善,增强患者信心。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吞咽功能训练中 , 给予患者家庭支持。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 住院第15天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价。治愈:患者吞咽困难消失,洼田饮水试验评定为1级;有效:吞咽困难明显改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为2级;无效:吞咽困难改善不明显,洼田饮水试验评定为3级或3级以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护理满意度 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吞咽功能障碍是指固体或液体从口腔至胃的运动障碍或传送延迟。脑出血患者因吞咽障碍导致食物摄入不足,严重者会导致营养不良及脱水,影响患者身体恢复,延迟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目前,临床对于脑出血患者的康复训练主要集中在偏瘫肢体上,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不够重视,导致部分患者出院后仍伴有进食呛咳、误吸、吞咽困难,甚至构音障碍等后遗症,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要正确认识脑出血吞咽障碍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研究显示,脑出血后机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间在发病后3个月内,早期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促进功能恢复[7]。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能实施有效的早期护理康复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本研究中,实验组干预后吞咽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干预后吞咽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7.67%,高于对照组8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护理干预中,呼吸及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改善吞咽功能,配合抗阻力及摄食训练下,能提高患者舌部灵活性,预防呛咳甚至窒息。间歇性管饲胃肠营养是一种进食手段,可有效补充营养成分,维持患者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各种营养,同时也是一种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在留置口腔胃管过程能刺激舌根部,诱发吞咽反射,同时无鼻腔刺激,患者无需长期戴管,不影响外观形象。简易康复操,穴位敷贴及按摩,低频电刺激均能改善吞咽功能,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吞咽功能障碍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疾病的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曾西,许予明.实用吞咽障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15,179.
[2]闫玮娟,马修堂,薛蓓蕾,等.重度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专科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8):715-716.
[3]汪小萍,张艳.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z1):266-266,267.
[4]吴志媛,李飞,程红亮.等.冷剌激配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护理体会[J].安徽医学,2011,32 (11):1920-1921.
[5]茅俊华.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60例康复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202-203.
[6]龙耀斌,陈在娟,黄福才,等.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结合经络穴位电刺激治疗吞咽障碍[J].中国康复,2012,27(4):285-286.
[7]高靈茹,亓媛媛.中风后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与护理[J].光明中医,2012,9(27):1893-1895.
收稿日期:2018-1-25;修回日期:2018-3-5
编辑/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