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职教背景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8-12-12武静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复合型产教融合创新创业

武静

摘 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企业对复合型、创新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新时代、新职教的要求,各高职院校应基于产教融合模式,通过专业设计构建、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多元化、“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措施,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一带一路;产教融合;复合型;创新创业

当前,随着“中国制造2025”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境外竞争与合作,努力开通国际市场。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商务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委连续发布了多项跨境电商政策措施。据阿里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将超过37%。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日以宽松的政策环境,推动各类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蓬勃发展,并产生了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大量需求。由于跨境电商行业是新兴行业,开设的高校较少,跨境电商所需的实操性非常强,学生往往缺乏具体的操作能力,出现人岗不匹配的情况。因此一方面我们的大学每年源源不断地向市场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对高职院校而言,我们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改革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一) 新时代的要求

1.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需要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的推动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目前对于不少传统出口制造企业而言,一方面各要素成本逐步提高,传统制造加工的优势不再,出口企业形势似乎并不乐观。而另一方面跨境电商领域未来空间充足, 2017年1-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7.8万亿元,增长14.2%。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国海关统计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年均增长50%以上。跨境电商的发展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广大出口制造企业与跨境电商相结合,借助电商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跨境电商人才是这些企业争夺的重点。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引领企业进行海外拓展,为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13 年“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我国与6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2017年,“一带一路”国家GDP总量已达到 24万亿美元,企业在参与这些国家的投资建设空间巨大,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但是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企业与人才供需不对等,熟悉现代企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运营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缺乏,成为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

2.“云物大智流”时代,需要更多的创新创业型跨境电商人才

当前,“云物大智流”时代(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流动性)下, 学生不仅仅要具备跨境电商运营、跨境营销、跨境研发、跨境设计、跨境客服、跨境物流、跨境数据分析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学生掌握“互联网+”时代新业态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创新、创业型高技能跨境人才。

(二)国家对教育、产业的政策扶持

1.职业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2014年6月23日)中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十九大以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中指出: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教育和產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产业政策推动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

2013年9月,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八部委《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对外贸转型升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15年,国务院连续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和《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9号文件,对于跨境电商的发展做了重要部署。从2013年-2017年间,从国务院到各大相关部委,也纷纷出台针对跨境电商行业的配套政策措施。涉及的国家相关部门多达17个部门,出台的关于跨境电商以及跟跨境政策提到跨境电商的政策多达39份。跨境电商政策落实试点城市包括由海关总署牵头的“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和国务院牵头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也在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自 2012 年 12 月启动以来,已经拓展至二十多个城市。到2018年7月13日,全国共有3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也在不断推进。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对加快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究

目前,根据《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在跨境电商领域,毕业生主要来自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以及国际商务专业。尽管选择从事跨境电商行业的毕业生专业背景丰富,数量也相当可观,可是这些毕业生还是未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企业更多希望跨境电商人才来源与复合型学科人才,单一的专业可能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未来三年,兼具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电子商务、跨境营销特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将会更受跨境电商企业的青睐。对于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创业型的跨境人才是个严峻考验,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根据新职业教育的要求,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育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服务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对我们跨境人才培养提出以下要求:

1.专业设计需要跨界融合

新经济下,“云物大智流”技术的高度渗透和介入,传统职业和岗位发生巨大变化,导致专业间的边界空前模糊。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需要打破传统的商贸类专业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以及国际商务等专业间的分隔障碍,同时与新物流、新金融、新零售、新外语、新电信等新经济、新业态进行跨界、嫁接和融合,形成跨界融合的新专业方向。

2.培养“教、学、做、研、创、训”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和职业实践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全程参与。在跨境电商的教学中,学校常以办学区域企业的阿里巴巴速卖通、亚马逊、敦煌网的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和实训任务,实施做中学,做中教,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养。但仍然存在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创业欲望不强,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宽,而教师实践能力不强,企业参与不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做”一体化的基础上增加实训教学、研究开发、创新创业为一体的“教、学、做、研、创、训”教学新模式,将教学、科研场所及设施进行有效整合,将用于实践性教学的实训室改为实训创研室,将学生实训、教师科研、团队创业等任务相结合,建立服务于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体验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用创新创业思维与行动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基于“校、政、企、行、研”(五位一体)的多元化协同创业模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定》(国发(2014)19号)的指导思想: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大多是让学生在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参观实践等。而基于“校、政、企、行、研”的多元化协同合作模式,是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研究单位各方资源,通过高校、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信息类研究单位多元协同,设立五位一体的合作基地平台,由政府出台政策、資金和标准,高校整合理论及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提供实践岗位及校外指导老师,行业协会通过提供行业发展趋势、行业标准等方式进行行业指导。实现协同育人、共商、共建、共享。这种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办学为跨境电商学生创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更为真实的创业平台。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首先学校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与企业、行业协会及研究单位合作,共同开发跨境电商创业课程,为学生及社会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共建跨境电商创业就业基地,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扶助优质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并对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专业指导、技术完善和资源支撑,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总之,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下新兴的产业,未来将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为此,基于“产教融合”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翟艳. 跨境电商平台下高职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经济研究导刊,2017,(11).

[2] 陈锦阳. 构建县域背景下政行企校合作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模式 [J].人才培养,2016,(08).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产教融合创新创业
计算机公共课复合型数字档案袋的研究与开发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