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湿性对低渗致密储层自发渗吸的影响

2018-12-12

石油化工应用 2018年11期
关键词:润湿性润湿岩心

王 睿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由于低渗致密储层孔喉细小,比表面积大,渗透率小,弹性能量小的特点[1],利用天然能量方式开采这类储层时,压力和产量下降比较快,而自发渗吸作为一种驱替机理,可以应用于这类储层中。由于该类储层原油的渗吸效率主要取决于基质的润湿性能[2],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低渗致密储层岩心的润湿性来提高自发渗吸效率,实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

目前,国内外人员系统总结了改变岩心润湿性以提高渗吸效率的方法[3],也详细论述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4-6],研究了同系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对岩心润湿性的影响[7],并进行了室内岩心实验和岩心自发渗吸实验,认为可以针对油藏条件,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油层中的润湿性反转作用,使岩心表面润湿性由亲水或亲油转向中性润湿[8-11],人为地调节油藏岩石的润湿性,可有利于增加油的流动能力,较大幅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也有研究者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原油回收率随着润湿性改变而显著变化,且与断裂密度和原油黏度相关。

本文使用润湿角法研究了低渗致密储层润湿性的变化,验证了润湿角法评价低渗致密储层岩心润湿性的可行性,评价了亲水基带电类型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和渗吸能力,并通过分析岩心润湿角和自发渗吸效率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润湿性对低渗致密储层自发渗吸的影响规律。

1 实验方法

1.1 实验岩心

实验选用鄂尔多斯盆地Z区4块低渗致密岩心,J区7块低渗致密岩心进行渗吸实验。Z区主要为浅灰色细-中粒长石砂岩,其次为少量的中砂岩、粉细砂岩及粉砂岩,孔隙度主要分布在7%~11%,平均8.32%,渗透率主要分布在 0.10×10-3mD~0.55×10-3mD,平均渗透率为0.62×10-3mD;J区主要为细-中粒岩屑长石砂岩,其次为极细-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极少含泥极细-细粒长石,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16%,平均为8.32%,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01 02 mD~1.84 mD,平均渗透率为0.237 mD,总体而言岩心物性很差。

1.2 实验流体

实验流体为根据区块现场水分析配制的模拟地层水,实验煤油以及所用的三种表面活性剂配方的性质(见表 1)。

1.3 实验步骤

(1)测定岩心洗油烘干后的岩心蒸馏水润湿角;

(2)依据《SY/T5345-2007岩心中两相流体相对渗透率测定方法》油驱岩心至束缚水状态;

(3)依据《SY/T5153-2007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方法》进行束缚水状态下含油岩心渗吸实验,测定岩心对相应实验流体的渗吸效率,自吸驱油效率(渗吸效率)/%=(自吸排油体积/第一次油驱水驱出水体积)×100%;

(4)取出岩心烘干24 h后,再次测量岩心蒸馏水润湿角。

1.4 润湿性评判指标

根据石油行业标准SY/T5153-1995,绘制润湿性评判列表(见表 2)。润湿角[0°,75°]为水湿,岩石亲水性好;[75°,105°]为中性润湿,油水润湿岩石能力相当,岩石既不亲水也不亲油;[105°,180°]为油湿,岩石亲油性好。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表1 实验流体性质

表2 润湿性评判列表

对鄂尔多斯盆地ZJ区块11块束缚水状态下的含油岩心进行相应实验流体渗吸实验,得到结果(见表3)。

表3 岩心渗吸列表

2.1 储层岩心润湿性

来自同一区块的岩心物性相近,根据研究区岩心自吸相应实验流体前的润湿接触角可知,研究区岩心总体亲水,其中 Z2-30、40-J、6-J、26-J岩心亲水性较好,接近强亲水,Z3-55、58-J、60-J、17-J岩心亲水性较差,接近弱亲水。

室内实验中,常用自吸法评价低渗致密储层岩心润湿性,Z、J区块岩心利用自吸法对岩心润湿性进行评价,结果(见表4)。

结果显示,利用自吸法评价研究区岩心润湿性时,区块岩心总体亲水,与润湿角法测量结果相近,认为利用润湿角法评价低渗致密储层岩心的润湿性是可行的。

2.2 渗吸后润湿性的改变及对比

研究区岩心渗吸相应配方后,岩心润湿性会发生改变,根据研究区11块低渗致密储层岩心渗吸后的润湿角绘制柱状图(见图1、图2)。

结果显示,岩心渗吸实验前亲水性良好,渗吸表面活性剂后,润湿角均不同程度增大,增大幅度在0.05°~3.55°,这是因为表面活性剂能够吸附在岩心表面,改变岩心润湿性,使亲水表面向亲油表面转化,润湿角增大。

表4 岩心润湿性评价

对比同一区块的岩心渗吸不同表面活性剂时的润湿角的改变,渗吸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岩心的润湿角改变幅度最小,认为加入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后,低渗致密储层岩石的水润湿性增强,润湿反转程度削弱,润湿角的变化变小,且三种表面活性剂的水润湿程度: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这是因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减小液体的内聚力,使水更易于在岩石表面铺展,也能够在岩石表面形成一定的吸附层,而且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后,能够显著提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增加了与水的亲和性。

图1 岩心渗吸后润湿角

图2 岩心渗吸后润湿角的改变幅度

图3 相应配方岩心渗吸效率对比

2.3 不同润湿性岩心的渗吸效率及影响因素

对研究区11块低渗致密储层岩心用相应实验流体进行了渗吸驱油实验,根据研究区岩心渗吸列表绘制柱状图(见图3)。

结果显示,不同区块的岩心渗吸相同实验流体时,J区岩心的渗吸效率高于Z区岩心,并且岩心58-J、47-J、26-J、17-J的渗吸效率明显高于同组其他岩心,而岩心 40-J、60-J、6-J、Z3-56 的渗吸效率低于同组其他岩心;同一区块的岩心渗吸不同实验流体时,表面活性剂2#的渗吸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实验流体,而水的渗吸效率最低。

图4 渗吸后润湿角与渗吸效率的关系

各组岩心对相应配方的渗吸效率结果显示,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认为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渗吸效率最好,这是因为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之后,产生协同效应,使溶解于溶液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迁移到油水界面,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提高了渗吸效率。

根据研究区岩心渗吸后的润湿角,绘制渗吸效率-润湿角关系图(见图4)。

结果显示,Z区岩心和J区岩心的润湿角在50°~70°时渗吸效率最高。认为低渗致密储层岩心润湿角过小或过大都会降低渗吸效率,润湿角在50°~70°,即接近弱水湿偏中性润湿时,渗吸效率更高。这是因为在低渗致密储层中,强水湿状态下,水趋向于通过较小孔隙,从而使大孔道中的油被绕走;在强油湿状态下,水趋向于通过较大孔隙,从而使小孔道中的油被绕走,而在近弱水湿偏中性润湿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油被绕走的情况。

3 结论

(1)在低渗致密储层中,利用润湿角法评价低渗致密储层岩心的润湿性是可行的。

(2)低渗致密储层亲水性岩心在渗吸表面活性剂后润湿角会增大,润湿角在50°~70°,即接近弱水湿偏中性润湿时,能够表现出更高的渗吸效率。

(3)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渗吸效率最好,水润湿性能最强。

(4)针对低渗致密储层岩心,建议使用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将岩心润湿性调整到近弱水湿偏中性润湿时,能够明显改变润湿性,取得更高的渗吸效率。

猜你喜欢

润湿性润湿岩心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表征的矿物孔隙润湿规律
露 水
DBD型低温等离子体对PDMS表面性能的影响
一种页岩岩心资料的保存方法
乙醇润湿对2种全酸蚀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预润湿对管道润湿性的影响
Acellular allogeneic nerve grafting combined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repair of long-segment sciatic nerve defects: biomechanics and valid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无机盐对气藏砂岩表面动态润湿性的影响研究
利用表面电势表征砂岩储层岩石表面润湿性
长岩心注CO2气水交替驱试验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