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对策分析

2018-12-11林和

黑河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有效互动主观能动性数学课堂

林和

[摘要]小学阶段是开发智力、开拓思维的关键期,数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有利于小学生全面成长和长远发展。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对数学施教方式的探索日益加深,课堂互动产生的效果逐渐受到重视,鉴于小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高效的课堂互动可以大大提升上课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教学质量。因此,研究和探讨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有较强的实用性意义。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互动;主观能动性

课堂互动,即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根据施教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推进与学生的深入了解和交流。通过课堂互动,不仅能大幅度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及时了解教育对象的全面情况,对教学成果的改善裨益良多。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灵动,形式多样的互动能有效集中学生的精力,促进他们融入到课堂中,并积极思考。课堂互动并不是盲目进行的,只有采取科学的方式实现有效互动,才能真正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我在教学中努力研究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互动,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一、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是有效互动的起点

长期以来,传统思想影响深远,很多教师注重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自身威严,对学生不苟言笑,要求严格,所以很多学生对教师充满畏惧,听课时小心翼翼,对于教师的提问,生怕自己回答错误引来批评。这样一来,上课气氛通常比较紧张、压抑,教育双方互动不足,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较低,面对课程产生消极被动情绪,高效学习无从谈起。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是有效互动的起点,只有建立轻松的课堂环境,学生才可以没有障碍地大胆表达和交流,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从而建立高效的教学体系,改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重视课堂氛围的改善。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接受能力的差距,学生产生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教师要多用理解的心态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和表达,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其次,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能武断地否定或批评,要主动理解他们的思想,尊重他们的观点,然后适时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学习角的知识时,很多学生对于“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是否相关”这一问题的意见产生分歧,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及时出示几个角度相同但是边长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利用量角器或者重叠对比的方法加以比较,得出角度相同的结论,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学习了知识,还与他们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教育效果。

二、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是有效互动的源泉

小学生正处于精力和好奇心旺盛的年龄阶段,在课堂上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再加上数学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因此,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较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不断创新上课形式,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来安排教学活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首先,通过不同形式的数学游戏吸引学生参与互动。他们天生喜爱比赛和嬉戏,教师可以将课程中枯燥抽象的理论内容设计成有趣的小游戏,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为互动提供良好途径。例如,计算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大量单调重复的计算练习会让小学生感觉枯燥,学习兴趣降低。这时,教师可以针对计算部分的内容设计有趣的闯关游戏,由10到20个成员组成关卡,每个成员手中有不同的计算题目,闯关的成员经过关卡时需要计算完全正确才能通过,全部通关才算胜利,学生依次闯关,哪名同学用时最少就取得胜利。这种游戏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热情,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环节中,通过游戏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课堂互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教师可以将互动活动扩展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了认识时间之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和家长进行认识时间的比赛和游戏;学习了“元、角、分”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课后与家长一起去超市采购、计算总金额、付钱等,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实践,体会数学的奥妙与乐趣。

三、合理高效的课堂提问是有效互动的助力

提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通过提问,一是可以及时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二是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思考,發现自己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并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很多教师都注重通过提问来改善学习气氛,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很多教师在使用这一方法时遇到了问题。比如,提问方式不科学、提问内容不切合学生实际、没有及时开展有效追问和解答等,使课堂提问不但没有促进课堂互动,而且起到了反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提问,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首先,设计问题时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不能仅仅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而在课堂上充斥大量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中频繁提问:“知道了吗?”“会了吗?”“做对了吗?”“听明白了吗?”对于这类问题,学生不用认真思考,只需被动回答即可,这样一来,虽然课堂看起来很热闹,但是,教师提问的质量不高,与学生没有实现有效互动,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其次,提出的疑问最好是开放性的,提问后不要急于得出答案,在学生思考时可以进行适当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充分锻炼思维习惯,形成独特的数学思想。例如,在教学“掷一掷”时,可以用永辉超市举行周年庆典投骰子中大奖活动引入,设置悬念:你能从商家设置的奖项中发现什么?商家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奖项?顾客中奖的可能性大不大?这样,以问题为载体,层层推进,促使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探究,从而获取新知。再次,教师提出疑问后不要总想着得到自己想要的“标准答案”,而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给出的结果都要认真对待,了解整个思考过程,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式。

四、科学恰当的学习形式是有效互动的途径

提高课堂互动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师根据课程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选用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常见的学习形式有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选择时不能盲目,应依照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学习形式,否则教学质量和课堂互动都难以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一能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数学课程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是帮助小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习惯的良好途径。在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学习和思考,并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指导和互动方式,把握参与和教导的尺度,通过科学有效的互动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要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设置某个题目,将班级成员分成几组,每组成员进行共同思考、集思广益、筹谋划策来完成这一题目,促进课堂的有效互动。例如,在讲解策略问题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田忌赛马的故事视频,然后组织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找出田忌应对齐王时可能采取的方法,从而推选出田忌赛马的最优方法的唯一性。

五、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有效互动的支撑

当今社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先进的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到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对课堂互动的开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合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技术,可以有效促进课堂互动,改变教学模式。首先,使用多媒体改进了授课方式,增强了教学流程的趣味性。多媒体使用的方式众多,动画、视频、图片等各种形式,都能应用于课堂授课,既能提升授课内容的丰富性,又能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学习对称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对称图形,然后用动画的方式呈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更直接地看到对称图形的特点,学习和掌握对称知识。其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线上教学手段的发展,如微课、翻转课堂等,这些都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进课堂互动。以微课为例,在课程进行之前,教师可先将需要预习的内容和方法以小视频的形式发给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将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讨论和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互动的有效性。

总之,对数学教学来说,课堂有效互动是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以保证的重要途径。我会继续对如何推动课堂有效互动开展研究,从授课氛围、授课形式、授课手段、课内提问、学习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究,努力持续推进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维.构建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7,(17).

[2]严孝碧.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师版,2016,(30).

[3]陈焦红.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初探[J].学周刊,2016,(05).

[4]王雪松.让交流彰显小学数学教学活力[J].考试周刊,2016,(74).

[5]侯义昌.新课程背景下对构建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29).

[6]陆卫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3,(03).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有效互动主观能动性数学课堂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问题导引下的课堂有效互动内涵与特征
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讨论模式的研究
让互动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