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荔汤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8-12-11臧志华李静文杨晓红陈玉环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35期
关键词:盆腔炎妇科盆腔

臧志华,李静文,杨晓红,陈玉环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湖北 孝感 432100)

慢性盆腔炎是指由内源性或外源性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的炎症性疾病,包括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炎和盆腔腹膜炎[1]。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白带增多、下腹部坠胀、腰骶部酸痛及月经失调等,严重者可引起不孕[2]。本病属于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急性期失治或误治,或者素体虚弱、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病情迁延、经久不愈所致。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并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严重危害着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3]。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抗炎治疗,疗效欠佳,而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笔者运用桂荔汤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及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4]中慢性盆腔炎标准:①下腹部坠胀,或腰骶部酸痛,上述症状常在月经前后、劳累及性交后加重;②精神不振、易疲劳,月经不调,白带增多;③妇科检查见子宫呈后位,伴有压痛,活动受限或者粘连固定,或附件区可触及条索状物伴压痛,或宫骶韧带轻度触痛;④超声可见输卵管增粗,输卵管卵巢囊肿块或子宫直肠窝积液;⑤分泌物检查可检出病原菌。中医诊断参照张玉珍主编的《中医妇科学》[5]中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标准:①主症为少腹冷痛坠胀,腰骶部冷痛不适,带下量多,色白质稀;②次症为形寒肢冷,小便频数,月经错后、量少,舌质淡暗,苔白厚,脉沉迟。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盆腔炎西医诊断标准和寒湿凝滞证中医诊断标准;②年龄20~70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及临床伦理研究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①伴有严重的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及恶性肿瘤的患者;②急性宫颈炎、子宫腺肌症、结核性盆腔炎及特异性阴道炎患者;③有精神系统疾病者;④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者;⑤妊娠、准备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3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于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处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2组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商品名:信谊,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379,规格:0.2 g/片)口服,0.4 g/次,2次/d;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商品名:乳酸左氧氟沙星,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78,规格:0.1 g/片)口服,0.2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桂荔汤(方由桂枝15 g、荔枝核15 g、小茴香12 g、干姜12 g、乌药12 g、元胡12 g、苍术9 g、茯苓9 g、三棱9 g、莪术9 g、香附6 g、炙甘草3 g组成,由我院制剂室统一熬制,每剂200 mL×2袋)口服,早晚各1袋饭后温服。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刺激物。2组疗程均为3周,并随访4周。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5观察指标

1.5.1临床疗效 参照《妇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6]中相关标准评价疗效。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超声显示附件区无包块,盆腔无积液;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超声检查显示附件区包块缩小1/2以上,盆腔积液量减少2/3以上;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改善,但仍存在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超声检查显示附件区包块缩小不足1/2,盆腔积液量减少1/2以上;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好转,甚至加重。

1.5.2妇科检查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行常规妇科检查。根据附件包块及增厚、附件区压痛的轻重程度分别记以0,1,2,3分;根据分泌物的量色气味、宫骶韧带增粗及压痛、子宫压痛及子宫活动度的轻重程度分别记以0,2,4,6分。分值越高,症状越重。

1.5.3盆腔积液量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患者行超声检查,并测量2组患者的盆腔积液的最大深径。

1.5.4生存质量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WHOQOL-BREF评分量表评价2组患者生存质量,WHOQOL-BREF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4个方面,共计26个问题,总分为100分,分值越低,生活质量越差。

1.5.5血清炎性因子 分别于治疗前后取2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4 mL,2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

1.5.6血清粘连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取2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4 mL,2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水平。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妇科检查评分及盆腔积液量 治疗后2组妇科检查评分及盆腔积液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妇科检查评分及盆腔积液量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生存质量评分 治疗后2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及周围环境4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均<0.05),且治疗组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2.4炎性因子及粘连指标 治疗后2组血清IL-8、ICAM-1水平均显著降低而IL-10、MMP-2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4 2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病例剔除及脱落。对照组治疗过程中1例出现呕吐,3例出现胃痛,2例出现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治疗组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胃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所有患者疗程结束后上述症状均自行消失,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176,P=0.278)。对照组随访复发率为28.0%(7/25),治疗组随访复发率为3.5%(1/29),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413,P=0.011)。

表5 2组血清炎性因子及粘连指标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慢性盆腔炎属于中医“妇人腹痛”“带下病”“月经不调”“不孕”“癥瘕”等的范畴,临床以寒湿凝滞证较为多见。本病多因素体阳虚,或产后、宫腔术后未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以致胞络空虚,寒湿之邪内侵,客于胞中及冲任。下焦失于温煦,寒湿之邪与血搏结,致瘀阻经脉,故可见小腹刺痛或冷痛,痛处固定不移,得温痛减;寒湿之邪,下注冲任,以致带脉失约,故可见带下量多,质稀色白。因此,本病当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除湿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治疗本病最常用的方法,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不仅容易产生耐药性的问题,而且由于病变周围结缔组织的增生粘连,形成的炎性包块阻碍了抗生素药效的发挥,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7]。

桂荔汤为我科治疗寒湿凝滞证慢性盆腔炎的经验方,方中桂枝辛、甘,性温,入肺、心、膀胱经,内可温通血脉,外能发散风寒,荔枝核味甘、微苦,性温,入肝、脾、肾经,善行肝经血分,具有散寒消滞、行气止痛的功效,两药共为君药。研究发现,桂枝对急、慢性炎症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对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鲍氏不动杆菌等多种细菌均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8]。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医林纂要》中记载茴香“大补命门,而升达于膻中之上,命门火固,则脾胃能化水谷而气血生,诸寒皆散矣”。干姜温肺散寒、温经止血;乌药入气分,温散肝肾冷气,元胡入血分,活血行气散结,可入气中之血滞、血中之气滞,两者共用,可活血行气、散寒止痛,共为臣药。苍术、茯苓除湿化痰、理气通经,三棱、莪术逐瘀消癥、行气破血,香附调经止痛、理气解郁,共为佐药。炙甘草补益脾气、缓急止痛,在本方中作为使药以调和诸药。动物实验证实,三棱、莪术能够显著降低卵巢囊肿大鼠卵巢组织中IL-1β、TNF-α、C3水平,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卵巢囊肿[9]。

IL-8是细胞因子中常见的前炎性因子之一,是多种炎症性反应的主要介质。其一方面参与炎症反应中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并释放胶原酶和弹性蛋白酶等,引起组织严重的损伤;同时还能趋化白细胞并使其游走能力增强,增加白细胞产生的抗感染免疫应答能力[10-11]。IL-10是重要的抗炎因子,主要由Th2分泌,参与炎症反应的各个环节。IL-10不仅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单核巨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产生前炎性因子,还能够通过抑制粒细胞、单核细胞的活化,限制中性粒细胞的活化[12]。ICAM-1是重要的黏附分子,能够参与炎症反应,并通过其配体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和基质细胞间的黏附作用。研究发现,ICAM-1可以诱导盆腔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和组织粘连,而抑制ICAM-1的表达,可以阻滞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粘连和包块的形成,从而促进慢性盆腔炎的恢复[13]。MMP-2是由间充质细胞分泌的一种酶,在细胞外基质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与组织修复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的细胞外基质的重建和降解关系密切[14]。程静等[15]通过动物实验证实,通过增加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组织中MMP-2的表达,能够显著降解细胞外基质,从而减轻慢性炎症反应中纤维组织的增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妇科检查评分及盆腔积液量均显著减少,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桂荔汤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8、ICAM-1水平均显著降低而IL-10、MMP-2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桂荔汤不仅可以显著抑制盆腔的炎症反应,还能减少炎性纤维的生成,促进组织的修复。此外,治疗组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桂荔汤能够显著改善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体内细胞因子及粘附指标的水平实现的,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盆腔炎妇科盆腔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