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8-12-11沈羽思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35期
关键词:椎动脉基底颈椎病

沈羽思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其主要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迫或痉挛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颈椎疼痛、眩晕、视物模糊等,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使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3]。该病在中医属于“眩晕”“痹证”“头痛”范畴,常为肝肾两虚、气血不足、痰瘀阻滞等所致,且与外伤、受风寒等诱因密切相关[4-5]。因此,本研究采用针灸联合推拿疗法治疗,旨在进一步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促进中医外治法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患者知情同意,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60例,女56例;年龄35~65(51.87±10.65)岁;病程0.5~7(3.07±1.65)年。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X射线及头颅TCD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②2周内未进行任何相关西医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②合并恶性肿瘤及其他脏器严重疾病患者;③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免疫性疾病患者;④孕妇、月经期及哺乳期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8例。研究组男29例,女29例;年龄(52.56±12.31)岁;病程(3.08±1.21)年。对照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51.18±13.24)岁;病程(3.06±1.97)年。2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后进针,取百会、风池、风府、天柱、夹脊、完骨、太阳诸穴,进针深度以0.8~1.5寸为宜,以患者主诉头皮局部有酸胀感,并向四周发散为宜。留针30 min/次,1次/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疗法:首先对紧张的颈项肌肉给予5~8 min的拿捏手法放松,叩击肩背两侧各50次;其次,从患者耳后向上缓慢牵拉头部,并对错位偏歪棘突凸起处进行按压,其力度以患者即将离开座椅为佳,持续2~3 min;最后采用拿法、滚法、揉法、捏法等进行头部、肩部及颈椎的推拿,力度由轻至重,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20 min/次,1次/d。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估标准[6]:治愈为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颈椎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有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颈椎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好转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颈椎功能有所缓解,但劳累及气候有所变化时仍有不适感;无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颈椎功能均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有效率与好转率之和。②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评定依据《颈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7],眩晕16分、恶心呕吐8分,颈肩痛4分,头痛2分,总分30分。积分越高表明临床症状越严重。③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 GE 公司生产的LOGIQ C9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检测。椎-基底血流动力学包括右侧椎动脉、左侧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

2 结 果

2.1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眩晕、恶心呕吐、颈肩痛、头痛积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眩晕、恶心呕吐、颈肩痛、头痛积分及总分均降低更明显(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左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以及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左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以及平均血流速度升高更明显(P均<0.05)。见表3~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不良生活起居习惯以及颈椎的过度压迫,使得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8]。椎动脉型颈椎病作为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主要是由于机械或动力因素使得椎动脉受到压迫,导致动脉血管供血不足,对交感神经系统产生刺激而引起的[9]。临床上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常采用减压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患者的病情也能够得到有效缓解[10]。但手术风险较大,患者耐受性差,且临床研究表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经非手术保守治疗也可达到治愈效果[11]。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采用中医针灸与推拿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右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5 2组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中医理论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病因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以及劳倦内伤或风寒入侵,筋骨经络阻滞而引起的气血凝滞,脉失所养,不通则痛等病症[12]。中医针灸疗法通过对患者穴位的刺激,能够减轻因颈椎退变而造成的对颈部神经根及血管的压迫作用,进而改善神经核区的缺血状态,促进脑部血流量的增加,缓解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13]。中医推拿疗法能够对多种寒热性疾病以及急慢性损伤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主要通过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的手法,缓解患者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并对错位的关节及组织起到纠正作用,促进体内气血的运行,从而改善了颈动脉的供血状况[14]。中医针灸与推拿疗法相结合在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魏楠[15]研究报道,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变化,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患者临床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下降;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眩晕、恶心呕吐、颈肩痛、头痛积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左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以及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与石林丽[16]研究结果一致。

由此可见,中医针灸联合推拿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脑部血液流量,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椎动脉基底颈椎病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向量方法——基底建模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