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武装工作备战打仗导向
2018-12-11陶鹏
陶 鹏
国防动员系统肩负战时动员直前、兵役征集、保桥护路、服务保障等重要使命任务,必须坚决践行习近平强军思想,牢固树立武装工作备战打仗导向,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尽快把备战打仗能力搞上去。
一、备战打仗就要立足现有装备精研战法、加强实战训练
习主席在向全军发布训令讲话中指示,全军各级要强化练兵备战鲜明导向,坚定不移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作为中心工作,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一是对现有装备既要充满自信又不要盲目乐观。随着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财力的大力支援,一大批先进装备陆续列装部队。这些装备投入部队作战训练,极大鼓舞了军心士气,增强了信心,也为实现强军目标增添了重要筹码。习主席在南海阅兵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与老牌军事强国的差距仍然很大,遂行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任务,仍然有待实战检验。在一些尖端科技领域,我们的技术实力还存在瓶颈,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迫使我们既要大胆使用装备,磨砺装备,相信装备,发挥出武器的最大效能;又要精心爱护装备,挖掘潜能,立足实践,革新创新,教育引导广大民兵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达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
二是对潜在对手既要战略藐视又要战术重视。近年来,西方媒体一直在炒作我国国防军费大幅度增加,部队武器装备发展迅速,军事实力跃居世界第二等新闻。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能被西方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用,在战略上分析对手研究对手,在战术上制衡对手制服对手,做到不战则已,战之必胜。特别是区县人武部要向民兵队伍着力强化灌输战备意识,消除轻敌思想,坚决杜绝战火不会烧到所谓后方来的错误观念,做好随时参战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是对既定方案既要严格遵循又不要墨守成规。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切实做到“三个维护”,始终按照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指示抓好部队训练战备。同时,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把上级方案思路与当面实际紧密结合,加强请示汇报,优化军事决策。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形势瞬息万变,要牢牢把握首长机关的决心意志,依靠灵活多变的战法采取相应的战术打击敌人,从而谋求战场的主动权。要充分发挥我军游击战争的巨大优势,紧密依据驻地地形地貌和自然特点,结合民兵分队的数质量情况,研究制定实在管用的战法训法,把人民战争这一法宝,在新时代战争背景下创新发展,发挥作用。
四是对信息化手段既要全程使用又不要过分依赖。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当前,大量信息化装备列装部队,极大推进了部队信息化建设进程。“一体化”作战正在成为今后陆海空联合作战的主流样式,数据链系统、远程传送系统、无线电接收系统等手段,已成为作战指挥的主要手段。部队作战也因为有了信息化建设成果而发挥了更大的效能威力。但是,也应看到,未来的战场正是因为大量使用高科技手段而变得透明,兵力未动,可能胜负已分。要求我们采取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手段并重,在使用通讯、视频等载体的同时,传统手段的信息传递、情况报知等训练仍要坚持,特别是围绕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防范工作要高度重视,及时消除隐患、弥补漏洞,把作战训练的损失降到最小。
二、备战打仗就要不断砥砺战斗精神、激发官兵斗志
习主席向全军发布训令指出,全军指战员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刻苦训练,科学训练,勇于战胜困难,勇于超越对手,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一要狠抓思想政治教育。扎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要把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奋斗历程向官兵持续灌输,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官兵头脑、指导实践,切实解决新时代官兵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时代课题。要牢牢把握富国与强军的辩证统一关系,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越加富裕的今天,越是要重视武装国防工作,重视保持珍惜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腾出一部分精力用于参与国防、献身国防、支持国防,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政治责任,新时代强化备战打仗的意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二要狠抓基层训练。“武艺练不精,不是合格兵”,基层训练始终是部队训练的重中之重,习主席多次教导我们要从严从难抓好实战化训练,努力克服部分指挥员“五不会”问题。就是在告诫我们务必克服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学习战争研究战争,在接近实战的氛围下打牢部队训练根基,让官兵一招一式都能在实战中发挥作用、派上用场,增加保障手段,提高部队战斗力。现在条件好了,生活优越了,人的惰性也慢慢衍生出来,怕苦怕累的思想在一些年轻人身上体现明显。老一辈革命家的打仗本领,都是在一招一式中练出来的。毛主席说“兵民是胜利之本”,国防动员系统要紧紧依托地方,牢牢掌握广大民兵队伍,精研战法训法和保障动员模式,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努力营造备战打仗的浓厚氛围,把国防后备力量建实建强,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三是提升军人荣誉感。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参军光荣当兵光荣的理念,逐步提高军人社会地位,在军人待遇、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完善政策,让前方将士安心服役,后方家人全力支持,保证部队骨干队伍稳定,战斗力不出现明显波动滑坡。要加大拥军措施,如现役军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进入各类景区公园免费,坚持开展春节走访慰问军人家属,发放“军人之家”牌匾,“八一”为驻地部队官兵发放慰问品,等等。
三、备战打仗就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抓好后备力量建设
习主席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备战打仗,除了需要前方将士的英勇奋战,还需要国防动员系统的部队官兵投身强军实践,发挥好自身作用,做出自身的贡献。
一是持续探索国防动员体系的科学内涵。国防动员体系的构建必然是与现代战争形态样式密切相关的。前方打什么样的仗,有什么样的需求,需要哪些支持,有哪些愿望,后方就要全力给予满足实现,确保战争链条能够始终运转,形成合力取得最终胜利。在构建国防动员体系中,要加强党管武装,完善国防动员制度体系,突出第一书记作用发挥,突出军地主体责任区分,突出各项制度有效落实。要深化思想发动,完善国防动员宣教体系,大力整合宣教资源,全面服务宣教对象,科学使用宣教平台,有效评估宣教成果,提高兵役征集质量,巩固应急救援能力。要狠抓后备力量,完善国防动员人才体系,规范专武干部队伍建设,调整民兵连长规模结构,优化基干民兵能力素质。要深化军民融合,完善国防动员保障体系,畅通融合渠道,明确融合主题,规范融入程序,检验融合效果。
二是有效发挥人武部军地协调职能。区县人武部作为直接面对地方、协调开展动员工作的主体部门,在强军兴军中担负着重要职能使命,协调得好不好,力度大不大,效果理想不理想,都事关部队备战打仗的军心士气,事关打赢全局。要切实增加人武部在地方党委政府的话语权,增加工作协调中的分量和力度,要逐步理清人武部主责主业,在军地联络中责任清晰,沟通顺畅。要完善军地协调和相关法规制度,坚持依法协调,依法办事,做好人民军队在地方动员保障中的“代言人”。
三是扎实抓好兵役征集、民兵支前和军民融合等各项工作。要把抓好习近平强军思想教育,向所在地地方党委政府延伸,向基层乡镇街道延伸,向专武干部、民兵连长和全体民兵延伸。教育引导他们做好相关工作既是政治任务,更是习主席的殷切期望、强军备战的历史担当。要进一步压实责任,落实主体,一步一动,不走过场,确保上级党委首长指示要求在区县人武部不打折扣落实、高标准完成,以坚强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在本职岗位上践行习近平强军思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