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舆情:概念、特征探析
2018-12-10张冬梅李学伟
张冬梅 李学伟
摘 要:在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对高校的影响日益凸显的态势下,从掌握高校舆情导控主动权的角度出发,对于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舆情概念、特征进行分析,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舆情;“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舆情;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9-0135-03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人才的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特殊使命。在互联网迅速发展普及、高校师生日益成为中国网民中坚力量的今天,对高校舆情管理工作相应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细的要求。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利用网络手段对高校师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认识“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舆情概念、特征是此项工作的基础性前提。
一、概念界定
(一)舆情
舆者,众也。“舆人之议”用来表示人民的意见、言论。“舆”与“情”连用作为一个词,出自《全唐诗》中李中所作《献乔侍郎》一诗,诗中说“格论思名士,舆情渴直臣”,表达了老百姓渴望出现正直大臣来为其发声的美好愿望。相似的表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有记录。战国思想家庄周首先使用了“民意”一词。后来,人们习惯用“民心”“民欲”“民瘼”等词汇反映人民的所思所愿,表达来自普通老百姓的关切。在当代生活中,还有如“民情民愿”“社情民意”等与舆情概念相似的提法。
舆情是一个社会的晴雨表,它承载着民众的喜怒哀惧。给舆情下定义,应该抓住实质性的基本的东西,不可能绝对精确,只能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如果试着对舆情进行画像的话,可以发现:零散的意见、个人私事不足以形成舆情,它应该是民众具有一定一致性的倾向、意见、情绪、态度的总和,民众涵盖各种社会角色;它应该经由一些能够引起民众广泛关注、讨论的中介性事件点燃,这些中介性事件既可能是由国家管理者引起的、也可能是社会事件、社会热点、冲突、活动、典型代表人物的言行等等;它与国家、社会、单位治理状况紧密相连,因为民众有权利要求国家、社会、单位治理更清明,生活更安全,如果社会秩序存在异常、缺陷,如果还有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舆情就不会停歇,舆情的本质是各种社会角色与各级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反映,对舆情的重视、应对代表着一个国家、社会、单位的治理良心和治理智慧的高度。
(二)高校舆情
高校舆情是舆情在高校的表现形式。高校舆情关涉主体主要是高校师生,当然也包括除高校师生以外的关心高等教育事务的民众。高校师生尤其是高校学生作为高知群体,有理想、有抱负,关心国家与社会,敏感活跃、乐于表达。中介性事项包括国际国内的突发事件、热点问题、高等教育事务,这些中介性事项应具有刺激高校师生心理的作用。其中,高等教育事务外延很宽,笼统说来包括教育政策、教育行为、教育现象、教育事件等;具体来说,根据近些年来发生的引起高校师生关注的高等教育事务主要有以下一些话题:校园安全、学校管理与服务、教育改革、师德师风、教育收费、教育腐败、招生诈骗、学术不端、教育考试安全、入党争先、团学招聘、违纪处分、课堂出勤率、抬头率、大学生就业创业、价值观、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综上,高校舆情是高校师生围绕国际国内的突发事件、热点问题、高等教育事务等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以及除高校师生之外的关心高等教育事务的民众表达自己对国家、社会、高校管理者的情感、态度、倾向,并在高校内外产生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观点和言论。
(三)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舆情
从2012年“互联网+”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被提出,到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计划,紧接着“互联网+”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互联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各行各业的人们借由互联网这个平台施展拳脚、有所作为的时代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互联网作为全球性的信息系统,集通信网络、计算机、资料库及电子产品于一身,它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时空边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以数字信息生产、交换、消费使用为中心的网络虚拟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认识观察互联网除了技术、工具视角外,更要看到它对人的生存发展产生的影响。尼葛洛庞帝说:“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1]2018年1月31日,CNNIC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网络大国规模已然形成。其中20-29岁网民占比30%,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段。随着身体发育的完善和经验阅历的丰富,大学生心智日趋成熟,独立个性、不拘泥于常规,充满对知识的渴求,充满表达欲望。互联网的平等、开放、交互特性,无疑为大学生提供了极佳的表达渠道。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博客、微博、論坛、BBS等多种应用的使用统计中,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群体,网络化生存伴随着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始终。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舆情主要是指高校师生网民通过QQ、微信、博客、微博、论坛、BBS等网络平台,围绕国际国内的突发事件、热点问题、高等教育事务等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以及除高校师生之外的关心高等教育事务的网民发表对国家、社会、高校管理者的意见和评论,从而形成的某种带有倾向性的观点、意见的总和。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很容易在网络虚拟空间就某一事件引发热议并形成规模化共识,而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又是影响舆情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观察高校师生动向的风向标。
二、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舆情特征
开放的网络空间中,校外网民讨论的热点问题可能成为高校师生网民讨论的热点;高校师生的发声由于其言论的研讨性、学术性也更容易引起校外网民的关注。因舆情主体、内容、传播媒介的差异,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舆情与公共网络舆情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高校舆情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在校师生,尤其以高校学生为主。大学生处于人生中的特殊阶段,生理上已经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心理发展却不同于成年人、也不同于青少年。认知方面,大学生的注意、观察、分析、判断能力都有所提高;抽象思维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高度发展。情绪发展方面,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才学素养,一般能用理智约束情绪、欲望并进行调适;但受年龄、阅历和心理影响,仍有情绪的大幅起伏波动可能。意志发展方面,自觉性增高、理智成分增强、独立性果断性提高,但仍存在惰性、自制力相对薄弱、仍有依赖性、冲动性的一面。价值观方面,大部分的大学生价值观是客观的、积极向上的,同时因没有完全稳定系统化,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和老师、父母以及同龄人的影响。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独特的思维方式、强烈的表达欲望,使得徜徉于互联网空间中的大学生勇于质疑、乐于表达、彰显自我,对感兴趣的话题是畅所欲言,因为网络的隐蔽性、开放性、平等互动性特征,大学生网民摆脱了现实物理空间的诸多束缚,那些隐藏在心中的观点、看法能够更好地得到表达。互联网的特征与高校舆情主体的特殊性相碰撞,一旦被利用、煽动,很容易对高校师生造成恶劣影响,对构建和谐高校也是严峻的考验。回顾近些年来的重大高校舆情,都是由国际国内突发事件、热点问题、高等教育事务引发,相关事件的图片、文字、视频一经网络发布,在集中的大学生圈层中,迅速形成蝴蝶效应,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论,高校舆情危机因互联网的即时传播迅速形成,需要高校管理者、教育者第一时间把握舆情倾向,并相应采取应急机制扭转偏差的舆论风向。
(二)舆情客体的广泛性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占比达97.5%,一机在手,万物互联。高校师生尤其是大学生通过智能手机可以随时浏览各种网络信息,传统时代的象牙塔已然与大千世界打通了信息壁垒。当某个突发事件、热点问题在微信朋友圈、微博、高校BBS上出现时,立体、动态的互联网信息刺激着大学生网民的多种感官,很快会聚集大量关注者,大学生网民不仅浏览围观,还会转发、评论,引来更多人的关注。这些话题不仅仅停留在网络空间中,也会成为大学生卧谈、课堂讨论、课间休息、聚会场合中的谈资,在校园中产生持续、广泛的影响。这些话题包罗万象,上至国际国内的突发事件、热点话题,下至高校日常管理与服务,或因涉及大学生利益、或因与大学生价值观念相关,很快呈现刺激——反应规律。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大学生故意伤害事件、自杀事件、失踪事件、泄愤事件、教育改革、管理维权、师德师风、创业就业等等事件都可能成为高校舆情主体关注的对象。对国际国内时政事件的关注直接体现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如“日本收购钓鱼岛事件”、韩国乐天集团同意换地支持萨德,导致的中国民众“抵制乐天”事件。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涵盖了经济、娱乐、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受从众心理影響,跟风式关注、评论。对关乎大学生利益的高校教育事务更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比如就业创业、考研、教育收费等政府相关政策,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现象,极具高校校园特色,都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大学生网民热议的话题。
(三)舆情内容的多元性
高校舆情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媒介日益丰富多样,高校师生通过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QQ、QQ空间、MSN、各类网站的论坛、校园BBS等发表观点、言论,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拍照、录视频的方式分享身边的故事。由于高校师生的年龄、阅历、年级、价值观、心理发展水平差异,对问题的认识程度不同,不同时间关注的话题不尽相同、同一时间关注的内容也有区别,观点各异,各种各样的看法相互碰撞,更加丰富多元。有积极向上的言论表达,有灰色消极的情绪阐发,或感性偏激、或理性客观,各种价值观念、生活准则、文化类型都可以找到立足之地。加之受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影响,高校舆情表达也呈现出多元性。传统时期,人们接触到的信息传播载体主要是电视、报纸、广播,受时空限制,信息传播的范围主要在一国之内,信息传播的思想要与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而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超时空性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同时网上的海量信息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异彩纷呈。尤其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外媒有组织、有目的的以互联网为载体对中国网民进行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渗透,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就曾说过“中国不会拒绝网络,拒绝网络就是拒绝现代化,中国人只要不拒绝,我们就有武器”[2]。他们利用互联网潜移默化的作用向网民传播意识形态观点,逐渐腐蚀网民的思想信仰。特别是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诸如:自由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网络民粹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自由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网上蔓延,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冲击,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带来严峻挑战。受此多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多元复杂。受发声媒介多元化、圈层化的影响,高校舆情导控变得复杂、难以控制。
(四)舆情作用的双重性
如果高校师生通过互联网频频看到不实新闻,并群起而跟帖评论、转发,就会陷入消极灰暗的能量包围中,时间长了产生浸润性效果,陷入迷惘状态,并且可能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正如二八法则揭示的规律一样,高校师生网民浏览两个小时的网络信息,可能会抵消观看新闻联播八小时所获得的态度。因此,“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舆情有破坏性、瓦解性、煽动性的一面,从而给高校管理者导控舆情带来棘手的挑战。
另一方面,高校舆情有助于高校师生克服现实空间中的交往障碍,说出自己的看法,与人交流,有利于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因为网络的隐蔽、便捷开放,师生交流互动,可以有效地连接起师与生,以温和的方式释放长期积累的情绪,增进相互理解并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形成高校舆情管理的有效、成熟模式。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第三版)[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张亳生.利用网络加强舆论引导[N].光明日报,2001-04-18.
〔3〕李华.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信息系统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17,(07).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