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三维超声影像评价
2018-12-10余小燕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医院超声科福建福州350014
余小燕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医院 超声科 (福建 福州 350014)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影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评价。方法:共入组166例受试者,观察组为8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而致不孕的患者,对照组为83例非多囊卵巢疾病而致不孕的患者,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为两组受试者进行超声影像检查,采集所观察的卵巢形态学指标,使用成组t检验对组间相同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卵巢间质面积)、FN(卵泡数)、OV(卵巢体积)、TA(卵巢总面积)、SA/TA等指标均明显增大,最大卵泡直径明显减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V(收缩期峰值血流)、ED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RI(血流阻力指数)、PI(搏动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影像能正确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推荐该影像学方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育龄期女性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成为诱发婚姻家庭关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慢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是PCOS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该病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病率高达6%~10%,而在无排卵不孕症患者中的占比高达30%~60%。因此,PCOS是导致育龄期女性无排卵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早诊断和早治疗PCOS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经阴道三维超声影像可对卵巢形态学、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可显著提高PCOS的检出率和确诊率。文中选取本院收治的8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而致不孕症的患者与83例非多囊卵巢综合征而致不孕症的患者进行比较,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8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而致不孕症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年龄20~28岁,平均(23.5±2.6)岁,受试者发病时间均在5年内;选取同期非多囊卵巢综合征而致不孕症的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年龄22~29岁,平均(24.3±2.5)岁。两组年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符合鹿特丹制定的PCOS临床诊断标准[2]。
1.3 方法
1.3.1 检查方法
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为两组患者进行检查,选择GE Voluson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阴道探头频率设定为5MHz~9MHz。在两组患者月经干净3d~7d后开展超声检查,叮嘱患者检查前将膀胱排空,选择仰卧位和膀胱截石位,将适量耦合剂涂抹在阴道探头上并将避孕套套上,于患者阴道外口插入探头至穹隆处,分别从横切面、纵切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扫描。先以常规超声对盆腔进行检查,待清晰显示出卵巢最大纵切面后,将探头稳住,再将三维功能键启动,促使其进入到三维模式,对图像进行采集,于硬盘中保存所有图像,结束取样后重建三维图像,并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卵巢形态学指标和卵巢动脉血流分布情况并进行记录。由同一医师在同一超声诊断仪器上为完成相关检查。
1.3.2 观察指标
①卵巢形态学指标主要包括SA(卵巢间质面积)、FN(卵泡数)、OV(卵巢体积)、TA(卵巢总面积)、SA/TA、最大卵泡直径;②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主要包括RI(阻力指数)、PI(搏动指数)、PSV(收缩期峰值流速)、ED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1.3.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卵巢形态学指标
观察组TA、SA、FN、OV、SA/T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最大卵泡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所表现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卵巢形态学指标(±s)
表1. 比较两组卵巢形态学指标(±s)
组别 SA/TA TA(m2) SA(m2) FN(个) OV(mL) 最大卵泡直径(mm)观察组(n=83) 0.5±0.1 6.2±0.7 3.0±0.4 13.2±2.8 12.2±2.2 6.3±1.0
2.2 比较两组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观察组RI、PI明显低于对照组,其PSV、EDV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s)
表2. 比较两组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s)
组别 PI RI PSV(cm/s) EDV(cm/s)观察组(n=83) 0.72±0.10 0.53±0.11 31.3±5.0 15.2±3.4对照组(n=83) 0.89±0.14 0.70±0.19 16.6±5.1 6.8±2.4 t 9.0020 7.0544 18.7511 18.388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PCOS典型变化是双侧卵巢对称性增大,表面光滑,包膜增厚,包膜下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小囊泡。早期卵巢呈多囊性改变,卵巢面积和体积均增大。随着病程进展,中期囊性卵泡逐渐硬化。晚期卵巢中囊性卵泡萎缩,质间纤维化,卵巢缩小变硬。由病理改变过程判断,多囊卵巢随病程迁延,卵泡不断减小。本研究入组受试者一般发病5年内,卵泡数量多于10个,形态学指标也会发生增大性的改变,即早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改变。本文研究使用超声容积探头,三维重建静态成像和实时三维成像技术相结合,对卵巢的立体形态、表面特征及空间关系进行三维成像。SA(卵巢间质面积)、FN(卵泡数)、OV(卵巢体积)、TA(卵巢总面积)、SA/TA、最大卵泡直径等卵巢形态学指标均能在三维超声影像中清晰显示。本文针对早期多囊卵巢的形态学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TA、SA、FN、OV、SA/T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早期病理学改变。PCOS发病后卵巢血管血管数量增多,以一支纵向贯穿卵巢间质的较粗的血管为主要表现等,本文研究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随着血管增粗,血流阻力及搏动指数降低,而血流的流速相应增高,本文研究结果也符合多囊卵巢的血管改变。
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特别是三维超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经阴道超声检查已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缩小了阴道探头和盆腔脏器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用高频超声探头进行检查,扫描频率均提高,从而使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更加清晰,可对卵巢内部结构进行更准确的测量[2,3]。除此之外,三维超声诊断技术也已经在生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次实验发现,观察组TA、SA、FN、OV、SA/TA高于对照组,其最大卵泡直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PCOS患者的卵巢体积和卵泡个数处于明显增加的状态,卵巢间质面积明显增加的同时,卵泡直径明显减小。本次实验还得到如下结果,观察组RI、PI明显低于对照组,其PSV、ED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卵巢的血流特征和患者内分泌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经阴道三维超声影像能正确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推荐该影像学方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