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诗心为塑心

2018-12-08吴麟

戏剧之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吴为山传承变革

吴麟

【摘 要】吴为山先生的写意雕塑不但是植根于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之中,还从西方写实雕塑中汲取养分,解剖、透视、并参透作品中的人本主义,丰富了雕塑塑造的表现力,为人物塑像既生动又深刻创造了必备条件。所以说写意不是简单的中西方艺术技法与特色的融合,更多的是中西方精神上的一种碰撞,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精神与西方现代主义基础的相融合。吴为山先生以诗性为塑性,真正做到了雕塑的传承与变革。

【关键词】传承;吴为山;变革;传统雕塑

中图分类号:J3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9-0125-02

“吴为山既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从近两个世纪以来西方艺术的伟大革命中汲取灵感,几乎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塑造中国文明精髓的艰巨任务。”

——杨振宁

“雕塑”在当今社会这个语境,很多业内学者乃至专家会把它定义为与西方油画同等的外来艺术类型。尤其近代以来中国近现代雕塑深受西方和苏俄影响,民国时期李金发、潘玉良,建国后刘开渠、叶毓山、钱绍武、潘鹤等一批杰出老雕塑家,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浓厚的西方写实主义基因,尤其深受苏联革命写实风影响。改革开放后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当代主义影响。近现代中国雕塑的发展迹象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雕塑来源于西方,是舶来品!

国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曾在第八届中国雕塑论坛发表《论写意雕塑的文化特质》,首次在国内提出“写意雕塑”的文化概念,其根本在于融汇中华美学精神,吴为山先生自己通过三十多年对雕塑艺术的创作,身体力行,通过对中国文人的个性塑造而形象展示流淌在血脉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写意雕塑不仅是技法的问题,更是一种文化自觉使命感。在当代西方艺术语境依然强势的环境下,如何把握中国传统、弘扬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创造出新的语境雕塑——让全世界看得懂和欣赏的雕塑语言。

中国传统文化有云:“文以载道”、“以诗言志”,这与海德格尔的“诗人何为”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契合点。目前为止吴为山先生塑造的500多尊雕塑,分布于世界各地,内容涉及重大历史题材(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群)、文化名人(弘一法师、齐白石、达芬奇)、普通人物(睡童、女儿)以及作者的生活感受(春风、老人)。

笔者拙见,私下认为吴为山先生的雕塑分为六个方面:一个点《睡童》,吴为山先生回忆说道:这小孩刚刚哭闹过,睡着了。也许片刻的甜睡之后又有着一次新的游戏,泰戈尔名为《睡乡》的诗,可谓天生为他而作:

孩子们都已睡熟,

游戏全都丢在脑后。

轻柔的晚风,透过窗棂,

把舒适抹在他们的眼睑。

……

风儿一次又一次,吹起的细细发丝,

拂弄他们的面庞。

星辉微笑着,凌空降落,

一再亲吻,他们微启的嘴唇。

记得当时见到友人这可爱的孙子时,我正发烧,但天使般的形象激发起我捏一把泥瞬间塑就。我轻轻地、轻轻地说:睡吧,宝贝!梦乡里有一个美妙的梦乡……睡童寄托了的是人类最美好、最纯真的情感,这件作品也获得英国最高艺术成就奖——攀格林奖,成为首个加入英国皇家艺术协会的亚洲人。

一个空间即《天人合一——老子》,造型面部微笑,腹部镂空,老子不但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道家的创始人,更代表中国人一种虚怀若谷、包罗万象的精神。这尊雕塑向世界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同时,但是运用西方当代抽象主义的手法,是让西方人能看得懂的同时,更加能够领会中国文化的精妙。

一座山,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继往开来者,上接夏、商、西周的六礼,下开“独尊儒术”。吴为山先生将这做雕塑铸成一座山的形式纪念孔子的伟岸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匡亚明先生曾说:“世界历史三大名人,耶稣、释迦牟尼、孔子,前两者搞宗教,而孔子一生为人类,我看孔子更伟大。”尽管历代古书中对孔子的形象有不同的描写,唐代的吴道子、宋代的马远均有传世的画本,但在老百姓心中存在一尊只可意会而不可言状的孔子像!文字描述中多颇多奇像。马远描绘的孔子比价夸张,宛如民间的“老寿星”;吴道子绘画风飘逸,但如果按照吴道子的形象做成雕塑,则不能显示历史的沉淀感。若毫不犹豫地采用西方雕塑写实的手法来塑造孔子,尽管会表达得栩栩如生,却缺乏中国文化的古意,也许会做成一个古罗马、古希腊人的形象。一个民族文化人的相貌对应着这个民族文化的特征。而文化是受特定的时间、空间和人种影响的。凡哲人皆是某个民族文化的代表,不能盲从一般人体的的比例、结构。所谓古意更是历史的锤炼,是古代文脉留给我们当代的遐想。

由此,联想到了中国辉煌的石窟雕塑(龙门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体积的沉稳和精神的永恒,不拘泥于死板的生理结构,注重整体体量与环境的相融合,仿佛遥望到远古的历史与文化的静穆。这是“古法”,是我们生命中的音符,是古代大匠对天、地、人三才的一种朴素观的认知,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之情。以此阐释塑造孔子会获得文化背景与当代价值观的和谐——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仿佛穿越到古代看到了一些事物。

一条线,指的是《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为意大利国家博物馆而创作,达芬奇和齐白石作为东西方的两位艺术巨匠,可以说是跨越600年的一次对话,雕塑造型齐白石和达芬奇各站在小船的一方,代表着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尤其齐白石的拐杖尤其奇特,一根拐杖好比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天圆地方,上有天,下有地。吴为山先生从六塑齐白石到塑造齐白石与达芬奇之间两位伟人的穿越时空和历史性的对话,似乎有一种魔幻主义主义色彩,但尤为重要的事是对人类艺术发展生命思考的艺术行为。作品中写实与写意相呼应彩,点线面相结合,形意交流,能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乃至文艺复兴艺术的涌流,也是对东方原始神秘的意象造型的遥相呼应。罗马美术学院院长季拉尔多·罗·鲁索说:“当今西方艺术以抽象造型为主流,吴为山先生的雕塑所表现出的艺术性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与魅力,他的创造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通过吴先生的作品,我们跨越了东西方的鸿沟,達到了在艺术高境界上的相遇、相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他的雕塑中看到了东方写意精神与人文主义的相交汇,用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文化铸造出这个古老民族坚强不息的品格。吴为山先生的作品以流动富有诗意构建出自然生命的永恒,这种跨世纪的东西方艺术比较和艺术家的对话,使我们确信艺术不但是技法的切磋,更是是心灵思想的闪烁。

一颗心,吴为山先生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展览,与西方艺术家合展览,并斩获巨奖。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加融入世界。

一个魂,这个魂是中国文化之魂,塑造诗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塑中有诗,诗中有塑。

所以说写意是抽象与写实之间的一座桥梁,它既不会使人产生枯乏无味的单调,也不会令人望而却步的生畏,它引导着人似曾相识的心理作用下,去把玩、体味、感觉艺术品的从整体、局部、细节的和谐之美。所以说,吴为山先生的写意雕塑不但是植根于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之中,还从西方写实雕塑中汲取养分、解剖、透视、并参透作品中的人本主义,丰富了雕塑塑造的表现力,为人物塑像既生动又深刻创造了必备条件。所以说写意不是简单的中西方艺术技法与特色的融合,更多的是中西方精神上的一种碰撞,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精神与西方现代主义基础的相融合。吴为山先生以诗性为塑性,真正做到了雕塑的传承与变革!

参考文献:

[1]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25.

[2]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174.

[3]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110.

猜你喜欢

吴为山传承变革
吴为山和他的雕塑史诗
变革开始了
今天的创新,明天的经典—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塑魂鉴史
——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展
心灵对话——吴为山、克罗德·阿巴吉雕塑展在法国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