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和他的雕塑史诗
2018-03-02宝蓉
文/宝蓉
他是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大学等多家学院艺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创作的数百件雕塑作品被中国、英国、意大利等几十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陈列。他的雕塑,散发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激情,被业界称为“会说话的雕塑史诗”。
南京滋养了我
吴为山出生在江苏东台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吴耀先是语文老师,爱写诗作画。受父亲熏陶,吴为山饱读了大量的名著和诗集。11岁时,他开始尝试画画,画小镇上熟悉的老人和风景。作诗和绘画,成了吴为山青少年时期最大的兴趣爱好。
恢复高考后,连续两年吴为山都仅以一分之差落榜。1979年10月,17岁的吴为山由于绘画功底较好,被招办工作人员推荐,来到无锡工艺美校学泥塑。在学校画室,他第一次看到维纳斯、伏尔泰等石膏雕塑模型,当他用中国油性而润泽的泥土,临塑那些洁白、富有柔性的西洋石膏像时,雕塑世界里那片广袤的神秘,激起了他探求艺术的热情,他渐渐安下心来学习这门艺术。
令吴为山难以忘怀的是,1980年3月,全班去苏州东山采风,参观并临塑了两处古代彩塑:一处是相传出自宋代民间高手雷潮夫妇的紫金庵十八罗汉彩塑,一处是相传唐代杨惠之创作的保圣寺影壁的泥塑。两处彩塑气势恢弘,栩栩如生,满堂生辉。
古代匠师精湛的雕刻技艺,让吴为山惊叹不已,感触很深:古圣先贤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琼浆,能经久弥新地一代代注入给后人,皆因雕塑这门古老艺术的传承。从那以后,吴为山明确了自己人生的方向,雕塑这门艺术,是他毕生坚贞不渝的追求和热爱。这种涌动于心底的坚定力量,让吴为山对雕塑的学习异常努力并矢志创新。
1983年,吴为山再次参加了高考,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录取。最终,他选择了后者。吴为山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2年的两江师范学堂,徐悲鸿也曾执教于此。而且南京城每一块城砖都写满了历史,我热爱这座城市。”
在学校举行的一场艺术比赛活动中,吴为山与同校教育系的师妹吴小平相遇。吴小平也爱看书写诗作画,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两颗年轻的心走到了一起。
吴为山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留校任教后,与相恋几年的吴小平结婚。之后,他又去北京大学研修文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
婚后第二年,吴为山夫妻喜得爱女吴霜。一次,吴为山带着3岁的女儿在南师大美丽的大草坪上散步,邻近音乐楼里传来美妙的歌声。吴霜搂着吴为山说:“爸爸,楼上姐姐的歌唱得真好听,我好喜欢爸爸的学校。”
女儿的话,让吴为山很感慨。母校不仅环境优美,且诲人不倦,学生勤奋好学,这里是他梦的起点和依托,他创作的陶行知、鲁迅、徐悲鸿等人物雕塑作品,得到了师生们的高度肯定和赞许。那种既当学生又当老师的感觉,让他特别充实。
1996年至1998年,吴为山以访问学者身份,被派往荷兰、美国等多个国家,体悟各国不同的文化。与此同时,吴为山也面对面接触到了一些西方的优秀雕刻作品。3年多的游历,开阔了吴为山的思维和视野,让他真正认识到“创新乃艺术之本”。
1998年,吴为山回国任南京大学教授,创建南大雕塑艺术研究所。他借鉴西方现代雕塑经验,将中国传统雕塑与自己独创的写意手法大胆引入雕塑造型并开展教学。因为形与神的统一,再配以自己擅长的诗文旁白,他的雕塑作品,无论从“再现”还是“表现”的角度看,都特别传神和与众不同。
1999年,南京博物院建了“吴为山文化名人雕塑馆”;2000年,南京大学又建了“吴为山雕塑陈列厅”。渐渐地,南京到处可以看到吴为山设计制作的雕塑。
我要“复活”30万受屈亡灵
2005年12月15日,吴为山接受江苏省和南京市委领导的重托,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设计大型组雕。
吴为山心情很沉重,仿佛回到1937年那个血雨腥风的岁月。他恍惚走向南京城西江东门,这里是当年大屠杀现场之一,数以万计的男女老少就曾于此屈死在日军的残暴行径下。而如今,这里早已住宅林立,门庭若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座落在这里。他极目西望,长江滔滔,巨大的潜流声俨然30万亡灵冤魂的哀号……
如此重大的历史题材,如此重要的地点,如此壮观的场馆,应当用何种手法、何种形象以及采取何种角度和形式来表达这组群雕的主题思想呢?有人给吴为山提建议:入馆处表现出屠杀的惨烈,要尸骨成堆,尸横遍野;主建筑下面血染成河。
吴为山思考再三否决了。他认为,纪念馆处于街区,世俗的生活情感与惨痛历史悲剧之间需要有个过渡,它既要诉说苦难、悲愤与抗争的内涵,还要达到净化瞻观者心灵的效果。反复斟酌下,一个设计主旋律在吴为山脑海中渐渐形成:高起——流线蜿蜒——上升——升华。
在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以及采访了不少大屠杀幸存者后,吴为山内心迸发出一个强烈的愿望:他要“复活”受屈的30万亡灵!
承接组雕后,吴为山压力剧增,时常吃不下睡不踏实。一次,吴为山工作到很晚才回家,妻子吴小平给他端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鱼汤面。吴为山深嗅一口气说:“这真叫一个香。”吴小平笑着说:“一碗家乡的鱼汤面,依然是你心头的好。”
离开家乡多年,吴为山最喜欢吃的还是东台的鱼汤面,这种鱼汤面要经过好几个小时的煨煨笃笃。吴为山心里一直很感谢妻子。这段时间,吴小平除了帮他联系大屠杀幸存者,还给予他很多合理化建议,给了吴为山更大的动力和创作激情,让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历史的“时光机”。
常志强是大屠杀幸存者之一,他给吴为山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纵然时光过去70多个年头,忆及当年惨景,这位80岁的老人仍声泪俱下地说“噩梦难醒”。当年10岁不到的他,亲眼看到母亲和1岁大的弟弟被日本人刺死。吴为山闭上眼,一幅画面在脑海中浮现:母亲将最后一滴奶喂给婴儿,泪水与母亲的血水、奶水冻凝在一起……还有那些携家带子逃难出城的人们,被反绑着双手、跪在地上刹那间身首异处的被俘中国抗日军警,被集体活埋的妇孺和青年……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思索和整理,吴为山最终把这组群雕的主题确定为《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
让一代代中华儿女记住历史
设计方案落实,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整整两年时间里,吴为山饱含着激情,对这组群雕倾注了全部心血,数易其稿,一丝不苟地做出了全部雕塑的小样,然后带着团队,全身心投入到场馆雕塑工作中。
2006年8月的一天,连日劳作之下,吴为山发烧生病了。凌晨3点,吴小平才等到收工后被司机扛回家的吴为山。第二天,吴为山心系群雕,不顾妻子的劝说,仍坚持去了工地。
吴为山后来回忆说:“我们在创作时,仿佛进入血雨腥风的历史时空。我与我的团队刀砍、棒击、棍敲、手塑并用,在悲愤产生的力量中,仿佛看到作品在召唤我们,那些冤屈的灵魂企望我们复活他们,我要一鼓作气干起来,去告慰30万受屈亡灵。这组凝聚情感和心血的艺术,已经成为我精神的组成部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馆长朱成山介绍说,2007年12月13日四组群雕竣工,纪念馆对外开放。不到一个月,40多万观众前来参观,超过了老馆全年参观人数。人们久久站在雕塑前,默默奉上鲜花,点燃荷花灯,流下了热泪。他们对这组雕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与感动。新馆雕塑落成10年,越来越多热爱和平的外国友人来此凭吊,一些日本人士也抱着忏悔和赎罪的态度在雕塑前献花、默哀。
近20年来,吴为山塑造了很多古今中外杰出的文化名人雕像,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巴黎大学等国外很多高校收藏并陈列了吴为山的中国人物系列雕塑。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圣贤雕像立于世界许多国家,他们以温润和悦的微笑向世界问候,向世界传道。2012年,法国美术家协会在卢浮宫举行了盛大的“国际美术展”颁奖典礼,吴为山的作品《天人合一——老子》获得唯一的雕塑金奖,他也是国际美术展开办120多年来首次获奖的中国人。
2017年4月,吴为山被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授予了“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交流使者”的聘任证书,与50多位学术大家、文化名家、社会名流一起受聘担任首批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交流使者。
“现在,中国美术馆正在组织‘一带一路国家美术馆联展’和‘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这些都将长期有效地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保障。”吴为山说。
吴为山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