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古城墙的濠沟系统
2018-12-08张致政
张致政
(肇庆市博物馆,广东 肇庆 526040)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古代作为中心聚落的城市多沿江湖临水分布,而作为城市的防御设施,城墙往往具备复杂的水利系统,城濠并重,因而也常被径呼为城池。进入近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转变,绝大多数城市的城墙及濠沟系统被废弃改造,目前国内古城墙的保留已属凤毛麟角,而城墙濠沟系统大多只剩零碎的设施遗址,即便有个别城市进行了疏浚复原,但基本也只作为园林景观,而不再是以往城市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耙梳文献记载,结合现存遗址、遗迹和考古发现,我们仍然可以对古代城濠有一些初步的认识,管窥古代城防系统风貌和城市的历史变迁。本文以肇庆古城墙城防系统为例,试做探索如下。
一、肇庆城濠系统的兴废
根据府县志记载,历史上肇庆城墙有复杂的濠沟系统,城墙外有西濠、外濠、古澳,城墙内有上濠、下濠等内濠以及沟通内外濠与西江的各塘澳水窦。
明代以前肇庆城墙的城濠情况不很明晰。根据保留最早的万历《肇庆府志》记载:(宋代修筑的)肇庆城墙……南临大江,西南隅至东南隅三面绕之以濠,各深一丈,阔十丈,周四百五十八丈[1]184。这一记载可能转抄自此前的志书,数据不一定准确,从其深、广看,规模相当可观,唯有总长度四百五十八丈相较城墙长度八百七十一丈似无法绕其三面,或存在传抄失误或西北段有较长中断,实际情况不得而知,但宋代时肇庆城墙已有城濠应该是可信的。其水源可能是利用西江堤围在西门外设置涵闸无坝引水[2]5,结合自然地形与河道连接城墙内外塘澳、沥湖与古澳而成;如果外濠不是连接为一,而是为披云楼所在山岗高地隔断,那么北段、东段外濠有可能是从宝月台引沥湖水经古澳汇入西江而成。
关于外濠与西江的连接。志载宋代以前东门外有古澳,与西江相通,自古为西江驻泊舟楫、躲避风涛之处,应当也是古代高要、端州最为重要的码头,古代城东一里曾有鹄奔亭、崧台驿,正位于古澳附近(东侧),应当就是汉唐以来基于自然地形形成,我们甚至可以据此推测汉唐高要(端州)城址位置应当也在古澳附近[3]。但到宋代,旱峡彻底淤塞,西江河道河沙沉积,西江水逐渐为患端州。其时古澳停靠船只也已日见不便,宋康定至庆历初(1040年—1042年)包拯知端时将崧台驿西迁至城西一里,其后皇祐至崇宁间,城墙和城濠建成,古澳作为城墙外濠入江口,但这并没有扭转其淤塞趋势。南宋一位秦姓太守曾经疏浚,没几年再次淤塞。这时候,古澳淤塞与疏浚已经成为常态。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建立疏浚古澳的长效机制,宋乾道六年(1170年)冬,郡守曹总修复古澳后,决定设澳田数十亩,为每岁淘浚之资,并亲自作文为记[1]185。到明代,宋代所设澳田早已废弃,而古澳也湮塞。虽然当时自东门外水步头起至天宁寺前止,外濠接内濠水仍从古澳故址处汇入西江,但官船避风之所已彻底移到西门石嘴引江水入护城河之西濠处了。
关于濠沟本身的变迁,城池初建选址南临大江,即南段据西江为险。洪武二年(1369年),黄德明重修古城墙,其后千户郭纯以城南隅滨江,乃以石甃河畔高二丈与城址平,西濠接江口之石嘴(得名也当与水口濒江甃石有关)当有相应修缮。天顺间(1457年—1464年),知府黄瑜疏浚城濠(志载深阔各有尺寸,但未明确具体数据,推测仍然相当可观),植栅于周城,栅外植以刺竹,栅内环以敌楼以抗御瑶乱。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风雨连旬,城东北隅倾陷,兵备佥事皇甫涣与知府徐鹢修筑并重新疏浚城濠。从西门城外绕而向北,过北门桥至东门城外,称作外濠;自西门城内起小水通窦过南门街至清军馆后而大,称为上濠;复通窦过塘基头街下注,其阔差减,称为下濠,下濠通窦出城接外濠而注入西江;而自西门石嘴引江水入濠、作为官船避风之所处,称为西濠。其时外濠、内濠和内外塘澳通过各处水窦沟通、首尾同西江相连,这是肇庆城濠系统有明确记载最为完备的时候。到万历年间,濠沟因“岁久渐为两旁民居侵削,西城上濠日见淤塞”。[1]185
如果宋代城濠系统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河道口淤塞,明清时期则主要是城濠本体的失修淤塞和居民对濠基的侵占,为此官府时有对民居的拆迁和对城濠的不断重新修浚。
据道光《肇庆府志》:城北外濠旧从西门外绕披云楼后转东,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知府陈濂以府治龙脉自西来,命工筑塞培脉分北河为两截。这或许是借风水之说对此前强行连通北边城濠造成流通不畅进行的拨乱反正。城北内濠原有监军道左渠消水(排水),日久,居民筑铺其上,濠沟逐渐淤塞。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知府江中楠拆铺修浚。城东外街原在城脚,明天启年间(1621年—1627年)知府夏应台改出濠边至北门止;城西外街亦在城脚,夏应台改出濠边至披云楼后新基及北门止。其目的可能是将经民居侵削而缩减远离城墙的城濠强行拉近城墙,以维持城墙濠沟系统的形式完整。崇祯二年(1629年),知府张明熙再次疏浚城濠。清顺治四年(1647年),总镇罗成耀重浚外濠,从东门水步头起直循而北,复折而西,直抵西门水步,通广一丈五尺,深一丈,周九百七十二丈。深广规模较前大为缩小。顺治八年(1651年),总镇许尔显令离城一丈重挑壕堑,广八尺,深六尺,东西及北三面绕城,其深广较四年前罗成耀之外濠再次各缩减将近一半。康熙七年(1668年),督府周有德重浚内濠,由塘基头张衙巷(今中衙巷)通窦出城,接外濠而注于江。[4]据宣统《高要县志》,同治十一年(1872年),肇罗道方濬师率属内绅民捐修城墙,将城之毁坏者皆葺治完好,“城外之东北两小窦亦浚治如法。以资宜泄,而免积潦。”[5]
图1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东窦告示碑
清同光年间以后的濠沟系统在县志中未过多提及。2016年,肇庆市博物馆征集到一方光绪十二年(1886年)修浚东窦相关的告示碑(图 1)。根据碑文记载,此前东窦经地方官雇工疏通修缮,但红砂石窦墙多漏、石牙日久易腐,建议用红毛泥(当为水泥)匀土纸灰抹缝换新,并以东窦左右两区菜塘交窦夫种植作为报酬,窦夫专职负责护理水窦。碑文中同时还提到北窦。民国期间设立修理城濠公所,民国五年(1916年)曾疏浚内外濠。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高要县志》所载地图(图2)看,民国期间,城墙内南侧仍然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条带状濠塘,濠塘由城墙东段南部东窦出城向东至振龙社,再折而向南呈一小河,小河上有两三座小桥,向南到邮局处汇入西江;新街东侧关帝庙第八菜市镇龙社一线也有一细流向南汇入西江,隔东门街与北面干濠相呼应,也应当是古代濠沟系统的遗存;当时从禹门坊至旧街滨江分布着十几个码头,当是古澳不断淤积的结果,水街(今天宁南路)西侧邮局也似乎是古代驿站的近代孑遗,而镇龙、振龙两社得名也似乎与濠沟古澳有关;东门街北侧紧贴麒麟街东有一条干濠向北直通到忠勇坊聚庆社(忠勇路东口),与寺门塘(宝月台塘)一水湾相呼应,似连非连;城墙北侧自东向西有较大的塘澳,依次为寺门塘、上下聂塘,靠近城墙北门东为福隆社、福庆社左图,西边有较大面积的耕地和无名小水塘,这些大小塘澳当与之前不同时期的外濠相关。
图2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高要县志》所载高要县城图
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高要县志》所载《高要县城内外濠道全图》(图3)看,古城内南侧条带状塘澳仍有断断续续明渠绕府前街南侧与城内西南角一小塘澳连接,再向北沿府前街西段过城中路沿清泰里向北与城内西北角一塘澳(万应塘)连接;明万历前,原有内濠自监军道左渠(位于中衙巷一线)消水,日久,民筑铺其上,濠沟逐渐淤塞。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知府江中楠拆铺修浚,引丰济仓之水经塘基头入城内南侧塘澳。从《高要县城内外濠道全图》看,当时从塘基头向北经中衙巷折而通窦(方濬师浚治过的北窦)出城至上聂塘仍有断续渠道相连,也是明清内濠之遗存。
图3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高要县志》所载《高要县城内外濠道全图》
1949年以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街道民居的不断侵蚀,古城墙内外濠沟系统迅速消失,为现代地下排水系统所取代。1950年代起,逐步建成雨污合流城市排水系统,除少数干渠直接汇入附近池塘,大部分经上聂渠、解放北、建设东三大排水系统汇向跃龙涌排出西江。1962年编制的《肇庆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62—1972年)》,规划了城市排水干渠,确定了各种管线的走向和铺设原则。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同古代濠沟系统有关的渠道主要有:塘基头干渠,全长1 456米,由阅江楼西南角向西经江滨东路、青云路、水窦口、旧街、(东窦)、塘基头、中衙巷,再到左图街接上聂干渠,石砌方涵,局部渠段石拱涵;上聂干渠,分为南北段,全长1 209米,从草场路支渠入点经坛前、城北路、端州路(原高德公路)至跃龙沟,除通过天宁路与跃龙沟交接的渠段为石拱涵结构外,其他为石砌方涵;石嘴街支干渠,全长236米,始于石嘴街南段路口至西门,为石壁砖拱涵结构;草场路支干渠,全长885米,从西门经城基西北角至中衙巷南与塘基头干渠交汇,石砌方涵。[6]238-240
1961年,肇庆市建设委员会规划设计宝月人工湖公园;到1972年,规划中的宝月公园基本建成,但规模大为缩小;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又建成华侨大厦、端州大酒店,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妇幼保健院等亦逐步建成,宝月台改作他用,切断了宝月塘与宝月公园主体的联系;到20世纪90年代,公园西北片建设皇朝酒店,宝月湖公园内湖水面积消失[6]197。
二、考古调查勘探所见肇庆城濠
20世纪90年代,肇庆市政府拆迁城墙北侧东段民居,开通宋城东路,清理北门外侧斜坡,修复朝天门外立面。据有关人士回忆,当时有北门桥遗存出露,可惜限于条件,未能做进一步考古勘探与发掘。2003年,配合宋城西路开通工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宋城西路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从人民路口至城墙西北转角,共开6条探沟,并对宋城西路规划区域进行了密集钻探(图4)。根据勘探结果,六朝时这里分布较多墓葬,人类活动还较薄弱,宋以后渐趋繁盛。从地层堆积分析,六朝或之前,宋城西路一带,曾经存在自然形成的水道或积水地带,但因未发现人工开挖痕迹,判断这些水道或低洼积水地带是自然形成。不像同期中原地区对于城外壕沟之深度、宽度及与墙基的距离都有讲究,而是凭靠当时地势,加以利用而成。这些水道或低洼积水地带,沿古城墙外围均有分布,只是离墙基的距离不等。大体宋城西路东面离城墙较远,西面较近。[7]这应当与西北角接近龙顶岗余脉地势较高有关。
图4 2003年宋城西路考古勘探平面图
2016年以来,肇庆启动府城保护与复兴项目,目前古城墙周边拆迁工作接近完成,从现场踏查情况看,古城墙西北角内侧地形低洼,与民国地图中万应塘吻合。城墙西段外侧至龙顶岗山脚康乐路之间,建筑清拆后腾出宽约60米—100米的狭长地带,清除后期建筑垃圾和基础后地形与城墙底部高程相当,此处为龙顶岗和披云楼所在山岗之间山坳。明万历《肇庆府志》就记载这里多有砖石古墓[1]426,南侧在2005年曾有大片六朝古墓被发现、发掘[8],2018年3月—7月,披云楼所在山岗南麓、肇庆府署考古勘探也发现两座六朝古墓残迹,压在府署基址之下[9]。历史上景福围直接西门城墙,宋代修筑堤围和城墙濠沟时,龙顶岗与城墙之间可以就近施工取土,并被整理为较低平的区域,而施工破坏的古墓砖也有不少用于修筑城墙[10],据此推测,宋代城墙修筑以后,这里曾经存在数米至数十米宽的濠沟是可能的。回头考察2003年开挖的位于城墙西北角外侧的探沟(2003GZGTG2,图5),在探沟中间分布着一些清代和近代水沟(距离城墙大约6米至18米),清代沟残深约3米,顶残宽约3米多,底宽约2米,与清顺治四年(1647年)总镇罗成耀所浚外濠之“通广一丈五尺,深一丈”似乎接近,但因勘探范围过小,当时并无此结论,故是否清代城濠遗存暂时存疑。
图5 2003年宋城西路考古勘探2003GZGTG2南壁剖面图
三、肇庆城濠系统的历史作用
根据上文对肇庆城濠系统历史变迁的梳理,我们可以简单讨论一下其作用。
1.军事防御。说到城濠,我们首先会想到其军事防御作用,特别是在北方,面对草原民族铁骑,壕堑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御工事,故北方城墙的护城壕沟其军事防御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具体到岭南的肇庆,古城墙的初筑本也是军事需要。肇庆扼西江咽喉,屏藩上下流,历史上所罹兵祸见于记载达数十次之多,加之周围山林江湖环绕,历史上山匪水寇以及丛林猛兽也都是防御对象。城墙外绕之以濠沟对于加强城墙防御无疑颇为有益。上文所引,明天顺间(1457年—1464年),知府黄瑜疏浚护城河,植栅于周城,栅外植以刺竹,栅内环以敌楼以抗御瑶乱,正是肇庆外濠作为军事防御功能的很好例证。
2.通航运输。肇庆濒临西江黄金水道,历史上外濠在东西两头与西江相连,分别为宋、明官船避风涛之所,古代崧台驿时东时西,但基本不出这两处位置,如果万历《肇庆府志》记载的宋代城濠“各深一丈,阔十丈”属实,加之城濠连接较大面积塘澳,是具备小型船只通航条件的。地方史家有认为宋代在今米仓巷建立丰济仓,船只可经外濠驶抵丰济仓。但历史上存在民居街道不断吞蚀濠基、濠道多次淤塞并重新疏浚的情况,且府城面积狭小,江边码头众多,西江登岸到府城核心区域不足千米,无论货运客运,似乎均无必要非要直达城内。明清时期府署内有丰济仓、丰积库、仓廒六座等记载,表明当时的主要仓廒位于府署内,是航运无论如何不能直接到达的。所以整体考察,推测城墙濠沟系统作为航运的功能,如果不是没有,也肯定不是主要的。
3.防洪排涝。肇庆城南临西江,北依北岭,城墙周边沥湖塘澳星罗棋布,加之气候湿热,降水多而急,历史上大小洪涝灾害可以说年年有,甚至一年数次,因此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防洪排涝。宋至道二年(996年)始筑高要西江揽江堤,为珠江三角洲筑堤的最早记录[2]5。城墙修筑时的内外濠设计当与防洪排涝不无关系。特别是到明清时期,这一功能更加明显。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因风雨连旬导致城墙东北角倒塌,皇甫涣与徐鹢修筑并重新疏浚城濠,内濠由东窦出城接外濠而达于江。明末清初,内濠很多区段因民居侵占改为暗濠,外濠则由于侵占淤塞不断缩减与改挑,反映出城濠在明清时期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古城内外排水设施而不是航运通道。同治十一年(1872年),方濬师修缮城墙时,将“城外之东北两小窦亦浚治如法。以资宜泄,而免积潦”。光绪十二年(1886年)修浚东窦告示碑也提到“东北两窦,关系郡城保障”,“应即责成看
管,以时启闭”,可以看出清末东北水窦是作为排水防洪的设施。民国时期梁赞燊认为连肇庆城墙本身也“原以御水为重”[11]。延至建国后规划重修,现在的北窦在地上已无痕迹,东窦完全是地下排污的出口了(图6)。
图6 1964年重建东窦
四、结语
综上,肇庆古城墙城濠系统开创于宋代筑城时,包括外濠、内濠及其沟通连接的塘澳、窦闸,外濠东西段与西江相连。历史上这些濠沟系统经常面临淤塞、民居道路侵占而时浚时塞,濠沟、塘澳不断收缩直至大部分消失。近现代随着城市改造,城濠系统被现代地下排水系统所取代。肇庆古城墙濠沟系统,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防洪排涝作用,是府城安全的重要保障,战乱中也发挥过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早期还可能发挥过通航运输作用。然而,这些都已成为历史,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功能逐渐丧失,肇庆古城墙的濠沟系统已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致谢:肇庆市博物馆为本文提供了东窦告示碑照片,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了肇庆古城墙考古工作报告,告知了肇庆府署勘探发现六朝墓葬情况,广州美术学院付文军先生为本文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一并致以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