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延展性分析
2018-12-08李亚阳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文/李亚阳,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引言
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产业紧密相关,却又保持各自的特性。民族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丰富的民族文化,而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为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内在支持。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延展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开展具体分析。
1 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中的延展性
1.1 民族旅游工艺品
在民族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民族传统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包括绘画、刺绣、编织、蜡染、扎染、制陶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文化的发展,基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开发的民族旅游工艺品得以出现,制作精美且蕴藏深刻的文化内涵,承载着民族文化,受到游客的喜爱,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布依族的簸箕画、回族的陶瓷花瓶和盖碗等,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成为民族文化的寄托,将抽象的民族文化思想意识形象化展现出来,因其形态各异且工艺独特,为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增添了一大亮点,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由此可知,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1.2 民族风情旅游新模式
民族风情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种新模式,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民族风情旅游是基于民族文化开发所实现的,尤其以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服饰文化为主要代表,促进了民族文化资源向旅游产业资源的转变,将浓厚的民族风情赋予到民族旅游产业中,从而推进民族旅游产业经济的有序发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少数民族数量众多,且各自有独特的风速习惯,这就为民族风情旅游新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就民族节俗来看,苗族有龙船节、侗族有大戊歌会、回族有开斋节、傣族有泼水节等等,不同民族在不同节日活动中通过独特方式传递民族心理情感,这些都为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丰富资源。民族风情旅游新模式的形成,有助于游客在民族旅游产业中进一步感知民族文化特色,激发游客的心灵体验。宗教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也具有重要旅游价值,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了民族旅游产业的文化魅力,以其建筑的艺术性、宗教氛围的神秘性和宗教教义的哲理性,吸引了一大批游客。
1.3 特色旅游产品
通过民族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紧密融合,促进了民族特色旅游产品的形成,主要体现在民族建筑、民族饮食和民族体育等文化载体上,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受到地理位置、文化习俗及建筑技术水平的影响,不同民族建筑具有各自特色,比如苗族的干栏式吊脚楼、侗族的纯木结构鼓楼、回族清真寺等,都凸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到民族建筑中,民族建筑与其他民族旅游资源相汇集,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产业文化,令游客深切感知民族建筑文化魅力。在民族饮食方面,各民族的饮食习惯也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兰州拉面、臊子面、苦酒、腊肉、鱼干等,都代表着民族饮食特色,对于游客来说,这些饮食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民族风味,体现着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民族饮食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为民族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商机。
2 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经济中延展的限定性
尽管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但相关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实践表明,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中也受到一定限制,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2.1 民俗文化节令时限的时间限定
民族文化的延伸与传承,需要通过民俗来承载,民俗文化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是存在节令时间限定,并不是随意开发的。比如回族开斋节,是民众纪念民族独立的重大节日,回族民众在开斋节当日需盛装出席,共同到清真寺参加会礼,这是回族强调民族意识的特殊时期,庄严肃穆,不可随意调整。相类似的,还有苗族的龙舟节、赶秋节等,只能在一年中的限定时间段内进行。因此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经济中的也在延展受到民俗文化节令时限的时间限定,不可随意开发。
2.2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适度性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应当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开发,保证开发的适度性,最大程度上避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遭到浪费。与此同时,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对民族文化的应用,极易受到旅游产业发展需求而对民族文化进行歪曲或割裂,给民族文化的完整型和系统性造成严重破坏,因此要基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出发,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适度开发。
2.3 宗教文化的私密性
民族旅游产业发展中,往往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发民族文化,使得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神秘性被损害,甚至严重损伤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尤其是宗教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私密性需要维护,部分民族风俗承载着民众的文化认知,尽管它对于游客来说是新奇的,有一定旅游经济效益,但基于人理常伦出发不宜过度展示。由此可知,在宗教文化的私密性方面,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民族文化的延展受到一定限制。
3 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文化是推进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旅游工艺品、民族风情旅游以及民族特色旅游产品等,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延展。但受到资源保护、文化私密性及游客认知等因素的影响,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受到限制。因此基于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价值,并尊重相关限定性因素,从而推进民族旅游产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嘉欣.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延展性解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4(06).
[2]黄娅.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文化经济协同发展的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