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电影剧本创作特色研究
2017-05-12杜佩
杜佩
【摘 要】由于历史背景、风土人情、文化等多方面的不同,少数民族的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自己的民族特色。由于国家对电影事业进行全面的调整,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在电影的创作组织上发生了重大转折,主要体现在剧本创作上更加偏重于导演个性化的艺术追求以及对民族风情的渲染等方面。
【关键词】艺术追求;民族风情;少数民族;《鲜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137-01
影片《鲜花》是导演谢尔扎提·牙合甫执导的一部反映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是一部描写新疆阿勒泰和伊犁地区哈萨克族人民自由、愉快、幸福生活的影片,展示了哈萨克独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导演的艺术追求以及民族风情的渲染,在电影中均有所体现,地域文化的迥异所孕育出的民族文化的不同是电影所要重点表现的内容。
一、导演个性化艺术追求
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形成自己的特点,少数民族生活的特殊習俗、爱情表达、歌舞服饰和地方风光均是少数民族影片的特色所在,更多的少数民族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注重自己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一)影片追求散文风格。影片《鲜花》从创作伊始就有意识淡化传统电影强调戏剧性的模式,根据新疆四季的不同特点,好像抒情的散文一样,把影片打造几个大板块,展现新疆民族风情和人民生活状况。导演用抒情的手法描写爱情,优美的风景,多情的歌声,主人公的心境与影片的情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歌曲极大加强了影片的诗化风格。
(二)突出造型意识。《鲜花》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影片。导演和剧作者将主人公“鲜花”的爱情作为叙事主线。影片通过自然、柔与饱含情绪色彩的光线和开阔、有纵深感的运动镜头,把观众带入一个别样新奇的地方。导演还通过自觉的造型意识来表现别具特色的民俗,并以此有效地表达影片的爱情主题,使人们确信影片中主人公的爱情是存在的、可歌可泣的,做到情景交融,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电影语言运用娴熟。《鲜花》这部影片通过娴熟的电影手段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扣人心弦的气氛,设置不同悬念推进故事向前发展,紧紧抓住观众情绪。在这个单纯的叙事情境中,导演还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各种电影手段的运用,让整部影片变得充实完整。导演在情节设置上,通过少数民族独有的情歌对唱的恋爱方式,让主人公的感情得以戏剧式的强化,成为影片推动叙事的线索。
二、民族风情的渲染
影片将哈萨克民族文化风格化,不仅在民族风情上还在特有的民族文化上,给予观众视觉享受,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不仅能体会到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更能体会他们民族文化特色。影片《鲜花》的民族风情不仅体现在少数民族的着装和风俗上,更体现在少数民族的文化上,电影首先用镜头记录了哈萨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民歌,用民歌贯穿整部电影的始终,给予了大量的描写。
(一)爱情描写。极具民族风味的哈萨克音乐始终贯穿着影片的始末,女主与卡德尔汗的爱情便渗透着哈萨克民歌的美妙旋律。在这段无疾而终的爱情中,阿伊特斯的魅力被这对恋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二)音乐及歌曲。哈萨克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是佳节还是丧葬都要唱民歌,哈萨克人伴随着歌声走进世界也伴着歌声离开世界,影片使用大量民歌作为电影素材,民歌中的爱情歌曲是贯穿始终的重点,兼具着高超的技艺和艺术价值。影片中哈萨克民族的生活场景和民歌息息相关,无论是鲜花出生的比赛,还是爱情起源于两人的对歌,民歌是哈萨克族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歌声表现或喜或悲的情绪,音乐和歌曲便是哈萨克族的灵魂。
(三)异域风光和民俗。影片中导演对于环境的描写是出色的,片中美丽、辽阔、丰饶、绚丽的草原景观,像海浪似的牛羊群场面等,都使人们对新疆的美景产生由衷的喜爱。哈萨克族人民每年都要在草原上举行盛大的“阿肯”弹唱会,优秀的哈萨克民间歌曲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展,经过不断完善,广为流传。电影中的刁羊比赛、摔跤比赛、赛马、角力等活动,是哈萨克族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骑着马或坐公交来到大会场地,载歌载舞,庆祝自己的节日。电影还对哈萨克族的民俗婚嫁进行详尽的展示,异域风光和民俗风情在影片《鲜花》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总结
新疆本土电影《鲜花》依托哈萨克族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讲述了女阿肯鲜花对音乐的执着以及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电影展示了哈萨克人民的民族文化、民族特色以及神奇瑰丽的天山风光。《鲜花》也向观众展示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魅力和特色,不仅突出导演对于电影艺术的个性化追求,也展示着少数民族特有的独特风情。
参考文献:
[1]王广飞.十七年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研究[A].载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开始复苏[C].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58.
[2]王志敏.少数民族电影的概念界定问题[A].载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C].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171.